新加坡本地學生髮出質疑:過多留學生搶占本地學生教育利益和資源

2019-08-06     新加坡教育網

近年來,歐美等國家的留學市場,已經接近於飽和,留學門檻也不斷升高;而同時,隨著亞洲教育、經濟的飛速發展,一些亞洲國家以其高質量的教學、良好的生活條件、低廉的留學費用、多種語言環境、社會文化習俗相對接近及國際化的教育體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

新加坡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擁有著優越的教育體系和獨特的雙語環境,還有人性化的「母子陪讀」政策,所以很多人都很願意將孩子送去新加坡留學。

國際留學生是否會搶占本地學生教育利益

當留學生越來越多的情況下,當地學生忍不住提出質疑:

留學生太多,是否會擠占美國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會否會對新加坡的納稅人不公?

新加坡的高校,不管是私立還是公立,是否應該首先將更多的資源用來招收新加坡學生,然後才應該考慮從海外招收留學生?

大量招收海外留學生的政策是否有點得不償失呢?

面對眾多質疑,我們來看看新加坡教育部部長王乙康是怎麼回答的

王乙康:以本地學生為主要考量

他說:「從來沒有一名本地學生因為學校錄取國際學生而無法入學,這是因為我們在策劃學額時,以新加坡人為主要考量。」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

教育部長王乙康昨天在國會答覆議員有關提問時強調,新加坡教育制度的主要服務與受益對象是新加坡人,頒發獎學金給國際學生前來就讀對本地生沒有負面影響,反而能為新加坡帶來實質益處。

王乙康指出,為了確保學府所提供的課程具挑戰性並維持學府所享有的名譽,本地高等教育學府在篩選並錄取本 地學生後,會上調入學標準,才額外提供學額給國際學生。

看來新加坡本地的學生可以把心放到肚子裡了~新加坡教育的主要受益人當然是新加坡本地的公民啦。並沒有因為國際留學生失去獎學金或者是大學名額哦~

不僅如此,新加坡給國際留學生的獎學金也在逐年的遞減.

國際學生獎學金等成本過去10年跌一半

政府每年撥款約1億3000萬元作為國際學生的獎學金,相等於教育部年度總預算的約1%。王乙康說,發給國際學生的獎學金及學費津貼的費用過去10年來下跌了一半。

他說:「1億3000萬元的獎學金開銷其實微不足道;政府頒發獎學金給國際學生的成本實際上要低得多……

倘若我們把所有國際學生都送走,教育部實質省下的預算比這個數字要少得多,因為我們已經承擔了種種相關開銷與成本,包括學府的建築、實驗室、器材以及人力資源等。」

他補充說:「獲獎學金的國際學生畢業後須留在新加坡工作至少三年,他們很多過後落地生根,成為我國永久居民或公民,在這裡成家立業。為新加坡的經濟作出貢獻。

王乙康也指出,不僅新加坡積極頒發獎學金給國際留學生,其他國家也以同樣的方法吸引新加坡學生,而我國有不少學生也在類似計劃下受惠,到各國大專學府進行深造和學習。

就算他們最終決定離開,他們也會成為我們在全世界可貴的聯絡網及朋友,能為新加坡發聲,促進我國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

王乙康說,如果新加坡不錄取國際學生,那麼本地學生將會失去同其他國家學生建立關係的機會,也沒有機會擴大社交圈子。此外,新加坡也會失去一群能為新加坡做出貢獻的人士。

留學生競爭愈加激烈

新加坡給留學生的獎學金雖然越來越少,但是留學生的鬥志可是越來越充足,他們不僅要和新加坡本地的學生進行競爭,還要和同為留學生的國際生進行競爭,在學業上競爭,拿到獎學金!

工作上競爭,經過多年的奮鬥和磨礪,在新加坡慢慢的艱難的落地生根,才能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新加坡政府重視教育。因為重視人才發展。

當然,和中國及其他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一樣:

終究也難以掙脫競爭的緊箍咒……

希望意向新加坡留學的同學與家長們一定要!記!住!:

「新加坡是一個競爭之地,唯有參與競爭,方能生存於獅城!

如需了解更多,請點擊下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G0u9cmwBvvf6VcSZGEu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