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化的生產工藝流程之下,混凝土泵車的生產過程被分解成了很多環節,不同的工種只需要負責自己那一部分即可,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人工出錯的幾率,也能保證同一生產線下來的產品,品質如一。
泵車的生產過程,其實就是基於一台重型卡車底盤的改裝,把泵車的上裝和液壓系統融入到底盤上,最終讓泵車具備行駛功能,並且能夠讓底盤的動力提供給上裝的液壓系統,為其提供動力源。各品牌之間生產出來的產品,性能雖然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組裝過程大同小異,今天我們通過普茨邁斯特的泵車組裝流程,來了解一下,一台泵車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
整個生產過程從副車架和泵車底架組裝開始,副車架會用來跟底盤的車架連接,起到固定的作用,而泵車底架則是整台泵車最核心的基礎結構件,支腿、臂架、迴轉台都是以它為基礎而設計和安裝的。
所以,這一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副車架和底架已經完成了初步安裝,可以進行下一步流程。
接下來,工人還會對於一些連接性的部件進行安裝,包括兩側的走台板。同時,對於底架上各種固定的電氣線路和液壓管路也會進行安裝。這個過程也是批量化的生產過程,只要按照流程來,也不會出錯。
泵車的核心動力部件分動箱也在同步組裝,在分動箱上面依次安裝好主油泵、恆壓泵、齒輪泵、臂架油泵,完成之後等待備用。
泵送系統是泵車上獨立的單元,也是單獨組裝,把主油缸、水箱、砼缸、料斗依次連接起來,這就是整個泵送系統的核心結構件部分,這個時候,工人還需要對砼缸的同軸度進行檢查,確保活塞在砼缸內不會偏磨。攪拌系統、S管的組裝也一併完成。
接下來是泵送系統和底架組裝到一起,組裝完成之後,上裝部分已經初具雛形。同時,包括很多的液壓控制閥組也在同一時間安裝,主要的電氣控制線路、液壓管路,也都是在這一步完成的。
下面這一步很重要,是底架和底盤的組裝,工人需要將副車架和底盤的車架固定。底盤的承載能力和穩固性對於泵車來說很重要,畢竟整個上裝的重量是很重的。所以,副車架和車架需要牢牢地固定在一起,才能確保整台車的穩定性。
支腿安裝完成,工程師開始對泵送系統進行調試,確認泵送系統能夠按照設計要求,輸出相應的泵送壓力。
臂架的組裝單獨完成,同時,泵管在臂架組裝完成之後開始安裝。
臂架跟轉台連接,臂架作為泵車最重要的結構部件,它的安裝需要極高的精準度。同時,迴轉台的每一顆螺絲都要擰緊到位,而且要保證扭力大小一致。
臂架組裝完成之後,將車開出生產線,對臂架進行試機調試,同時對臂架做承載實驗,在臂架各關鍵部位加載重物,檢查臂架是否能夠達到設計時的強度和工作要求。
對臂架經過打磨處理之後,臂架開始噴塗,這其中包含了好幾道工藝,包括對臂架防鏽的處理工作,而且整個噴塗要持續好幾天的時間才能完工。在機器噴塗完成之後,還需要人工查漏補缺,確保臂架的每一個部位都能噴塗到位。
支腿和底架的噴塗是在臂架之後進行,其處理過程跟臂架一樣,同樣有好幾道工藝。
接下來,工人將在支腿、臂架上面加入品牌的LOGO圖案,粘貼車身反光條,或者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化的定製處理,例如加入公司的名稱、宣傳電話等等。
全部完成之後,泵車在出廠之前,還需要經過最後一道調試和檢查工作,確保泵車每一個功能都能實現,沒有滲油的部位,檢查沒有問題之後,才能獲得合格證,等待被客戶買走。
現實情況下,泵車的製造過程還會更加的繁雜,需要的步驟也會更多,比如最初期的設計師的設計工作,臂架、支腿的生產焊接過程,這些也都考驗著泵車生產廠家的技術實力,沒有一定的經驗積累,確實很難完成這樣如此繁雜的批量化生產工作。
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砼行機械」,圖片來源普茨邁斯特官方視頻,文章經第三方維權機構認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感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stwgG4BMH2_cNUgRV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