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莊園手游》能成為下一個《動物森友會》嗎?

2020-05-26     情報姬

原標題:《摩爾莊園手游》能成為下一個《動物森友會》嗎?

「情懷滿滿,童年回憶再次上演!」

《摩爾莊園》是由上海淘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社區養成類網頁遊戲,於2008年4月28日發布。

在遊戲中,玩家將扮演一隻小鼴鼠,與小夥伴參加莊園內的各種活動、在遊戲內打工以及種田來賺取摩爾豆、為自己的角色以及寵物換上新服裝等等。

這是一個夢幻的、美好的世界,承載著那個年齡段的玩家的美好回憶。

隨著時間流逝以及各種各樣的原因,《摩爾莊園》於2015年在無數老玩家的嘆息中宣布停止更新。這其中種種道理不足為外人道也,也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

正當廣大玩家為之嘆惋時,淘米公司於2019年宣布「摩爾莊園IP全面重啟」!一時之間,所有玩家沸騰!

終於在2020年5月22日,無數老玩家翹首以盼的《摩爾莊園》IP重啟之作《摩爾莊園手游》(以下簡稱《摩爾》)開啟了第一次技術性內測。

作為《摩爾莊園》的核心老玩家,筆者第一時間便參與了遊戲測試並獲得了第一手《摩爾》的詳細資料。

本次評測將著重從遊戲的畫面、音效、故事性、玩法等方向來評價《摩爾》。

那麼就請跟筆者一起來品一品《摩爾》究竟是一部怎樣的遊戲吧。

遊戲畫面

《摩爾》這一次選擇的是3D的開放式世界的模式,所有人物建築均為3D建模。本次測試中並未發現調整畫質的選項,故以實際遊玩到的遊戲畫面為基準。

遊戲畫面整體風格為卡通風,色彩鮮艷、對比明顯。與其它頂級的3D遊戲相比,人物模型的精細程度較低,模型面數較少(雖然摩爾身體構成本來就很簡單),場景建築的細節非常精美,不過建築的材質貼圖質量一般。

實際遊戲畫面較官方給出的遊戲引擎渲染畫面簡陋,光影渲染效果較差、在白天時有過亮的丁達爾效應……

場景還原

《摩爾》在已經開放的場景中完美復刻了《摩爾莊園》網頁版的場景。尤其是以開放世界的模式將原本孤立的各個場景連接在一起,基本上所有剛進入到公共地圖的玩家都會被這些美麗的場景所吸引。

畫面右邊是摩爾城堡,中間是愛心教堂,愛心教堂後面是消防署,左邊是摩爾報社,而這些建築的位置其實就是原網頁版《摩爾莊園》地圖上的建築位置。

(這裡附上一張網頁版《摩爾莊園》的地圖供讀者對比)

每個場景應該擁有的彩蛋都有,一些細節更是令老玩家稱讚。

比如漿果叢林的場景中一眼就能看到的紅色漿果籃子、樹洞、摩爾雕像。

其中整個畫面的前半部分(樹洞部分)對應著網頁版《摩爾莊園》漿果叢林的第一個場景,後半部分(雕像部分)對應著網頁版漿果叢林的第二個場景。

(手游版漿果叢林與網頁版漿果叢林對比)

走進去一點還能看到捕捉嘟嚕嚕的場景和道具。

(手游版看到的嘟嚕嚕捕捉提示紙)

(彩虹瀑布的網頁版對比)

比如在摩爾拉雅雪山上的釣魚冰池,可見形狀基本與原版相同的釣魚冰池和數量剛好為4個的釣魚坐墊,魚池旁邊便是進入漿果叢林的隧道。

雪山頂上還能見到遊戲內經典場景滑雪跑道以及環遊莊園的火箭飛行器起飛場。

(雪山頂部對比)

最令筆者稱讚的還要數服裝店中的少女畫作和寵物店的大玻璃溫室場景。

進入服裝店一幅少女畫映入眼帘,簡直不能更贊了!

寵物店的牆壁則是寵物店最初版本的玻璃材質,從內往外看能看到商業街的場景。雖然只是貼圖,即使這只是貼圖,但給人感覺非常驚艷。

雲霧迷橋也做了出來,對面就是黑森林,隱約可見一些古代遺蹟和一棵巨大的樹(這裡走不過去了)。

可以說《摩爾》的製作團隊在場景還原方面是用心了的,非常好評。

玩法和遊戲性

目前《摩爾》的玩法主要是農場種植、動物養殖和釣魚。

這些玩法一方面農場和釣魚玩法與遊戲的「訂單」系統關聯,上交一定量的農副產品和魚類完成訂單以獲得摩爾豆和農場主經驗。從而解鎖更高級的種田工具,更加高效的種田……

另一方面這些玩法還與好友系統即社交系統掛鉤。每個玩家都有自身角色的「特產」,特產作物不需要解鎖。

這樣一來有些玩家可以直接種植一些等級特別高的農作物,有些玩家的池塘里可以產出稀有的剛需水產。

當玩家做任務需要一些自己無法種植的作物或水產時,就可以去好友家看看……

(訂單.jpg)

關於偷菜,玩家需要先給好友的作物澆水,澆水可獲得愛心值,消耗愛心值就可以偷菜,而每天玩家可獲得的愛心值是有上限的,好友每天能被偷菜的數量也是有限的。

(偷菜.jpg)

不過在好友家池塘釣魚則沒有限制,就如同在公共場景釣魚一樣,只需要玩家自己買足魚餌。

(釣魚.jpg)

另外還有《摩爾》的寵物系統——拉姆,不過目前來看拉姆只能跟隨玩家,沒發現其它用處……

遊戲還新增與現實同步的晝夜系統。隨著時間的改變,莊園內的風景也會改變,晚上可見莊園建築的燈光,讓玩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欣賞莊園美景。

(晚上寵物店外)

音樂音效

音效方面,《摩爾》的大部分按鈕和動作都有音效,這一點很不錯,不過也只是有而已,給人印象並不深刻讓玩家的每個動作都有「觸感」。

(愛心教堂內部)

音樂方面,一襲網頁版的《摩爾莊園》,《摩爾》的場景音樂有一些為網頁版《摩爾莊園》場景音樂的變調。另一些則為原創音樂(至少筆者沒聽過)。

除了每個場景都會有獨特的場景音樂外,遊戲內的音樂還會隨著晝夜的改變而改變。

白天,莊園內的音樂充滿活力,給人以欣欣向上的感覺;晚上,莊園內的音樂則是悠閒輕揚,讓人心神放鬆。

總體上個人覺得《摩爾》的音樂與網頁版《摩爾莊園2》(已關服)的音樂等級相近,較網頁版《摩爾莊園》更加富有深度。

NPC與劇情

從官方給出的信息來看,他們有介紹3D渲染的NPC將有更生動的表情和靈活的動作。而作為一款情懷向的遊戲,玩家對於遊戲內的NPC是有感情的,甚至一些NPC在現實中是有現實原型的!

但是在這一次測試中,玩家除了能跟NPC做出非常有限的對話外,並沒有看到官方說的「更生動的表情和靈活的動作」,再加上NPC的建模並不精細,所以筆者略感失望。

(奸商.jpg)

但好在這只是一次技術性測試,能看得出遊戲有許多功能並未實裝。所以在「NPC是否將會有更生動的表情和靈活的動作」這個問題上,筆者認為還是有進步的空間的,不過這要看下一次測試了。

(勸花嬸不要再貼小廣告任務)

劇情自然也不必說,目前的主線任務無非就是跑腿任務和製造道具任務,遊戲並沒有實質性的主線劇情的「實裝」,頂多是為了產生任務而出現的有限對話。主線劇情也要等到下一次測試的實裝。

(跑任務,送了一隻拉姆幼崽)

結語

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剛連上網的筆者漫無目的地在一個個充斥著「非主流」與「火星文」的網頁之間徘徊,在那些充滿著暴力元素的小遊戲中發泄著一個小學生憑空而來的壓力。

找不到有共同話題的小夥伴、找不到一個屬於孩子的網絡樂園,這是那個年代網際網路的真實寫照。

直到有一天,班上的小夥伴們在聊起上網「衝浪」的話題時,一個小夥伴問了一句——「你玩《摩爾莊園》嗎」?所有的一切都改變了。

對於筆者這樣一個老玩家而言,這一次測試收穫的最大感動還在於能看到這樣一個開放世界下的摩爾莊園。小時候筆者曾幻想筆者能進入《摩爾莊園》,在那個美麗的世界與拉姆和小夥伴們勇闖黑森林,探索神秘與未知。而這一次能看到這樣一個3D版的《摩爾莊園》,可以說是美夢成真。

另外個人認為《摩爾》最大的潛力還在於社交系統上。雖說不是同一部手機,但卻是同一部遊戲,尤其是這種開放世界的地圖,再加上偷菜的玩法,《摩爾》是有著一定的社交潛力的。

(點擊螢幕下方的對話窗口可以看到全服、本服和附近的人的對話,點擊頭像就可以申請添加好友。)

不過目前而言本作玩家之間的交互還是很少,好友之間的互動也僅限於給對方農田澆水和偷菜……這種形式可能會將玩家的社交局限於某種程度,要挖掘遊戲社交方面的潛力還需要遊戲製作團隊的努力。

(也有雙人動作,只不過……)

另外官方在官網上宣傳的「SMC」體系完美移植,在這次測試中也只實裝了農場主職業,沒有其它的職業,所以筆者在正文中也沒怎麼提及。

(所謂SMC是超級摩爾俱樂部(Super Mole Club)的英文縮寫,可以直接理解為職業系統,每隻摩爾可以身兼數職。)

其餘的細枝末節和各種bug就不再提了,總的來說從這一次《摩爾》遊戲體驗來看,我們可以看得出製作團隊的用心,在場景中添加各種彩蛋和細節,讓筆者這個老玩家非常感動。

那麼這一次評測大致就是這樣了,目前《摩爾》也只是第一次技術性測試,內容並不多,所以這一次評測僅針對《摩爾》的測試版本,並不適用於《摩爾》的最終版本。

但在這一次測試中,我們也看出遊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在正文中提到,希望製作團隊能積極改進這些問題,讓還沒玩上《摩爾》的老玩家們在玩到正式版或者下一個測試版時能收穫更多的感動。

以上就是本次評測的全部內容。摩爾莊園?快樂童年!

---- End ----

關注公眾號 情報姬(paperji),得到更多遊戲推薦測評、更多ACGN有思想有意思的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u2jU3IBnkjnB-0zLJ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