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內心,再觀「斷舍離和智勇靜」,原來都離不開一個「真」字

2019-08-12     德友聚靜心齋首號

從客觀上講,人的一生,是可以用相對論來做出解釋的一個時間過程,它是一個相對值。我們從兩句話就可以看出分別。

人生如朝露。人的一生與整個宇宙相比,就如同清晨露水一般的短暫,只是太陽升起那麼一個瞬間,人的一生就走完了。

路漫漫,其修遠矣。人真的要想走完一生,就要經歷無數的選擇與磨難,還要不斷地修煉自己的內心,是一個極其艱難而又漫長的時間旅程。

所以,人一生的長與短是相對的,很多時候也是矛盾的。人,無時無刻不在面對著各種矛盾。

有矛盾,就要有選擇,就要有取捨,就會有痛苦,當然,也就會有領悟。

「斷舍離」,其實就是當面對人生中的困惑和矛盾時,我們的內心所做出的選擇。

現在,我們重新再觀「斷舍離和智勇靜」與"真"這個字之間的關係,實際上,就是要回歸到我們的內心,去尋找、去發現那個最真實的自己,去解決人生中的問題。

人生中的一切問題,都可以從我們的內在找到答案。

 我們先看看「斷舍離」與「智勇靜」之間的關係

1、我們斬斷的是虛妄的慾望,是自我內心裡的心魔,靠的是我們自身的智慧。

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的慾望。並不是所有的慾望都只是為了利己,也不是所有慾望里都包含著罪惡。恰恰是很多慾望,成為了人類前行和發展的原始驅動力,促使人類向著更高、更美好的境界邁進。

但在人生中,我們經常會由於自身的愚蠢、無知和貪婪,生髮出了許多虛妄的慾望。我們企圖通過占有原本不屬於自己,或是不應為自己所得的東西,來滿足內心裡的某種需求。我們的內心在那一刻,是被這些虛妄的慾望所掌控的,心魔也由此而生。

這個時候,我們的內心其實是矛盾的、糾結的、痛苦的。即使我們可以暫時擁有、獲得,並從中體驗到一些喜悅、刺激和快感,但它始終會有一種不真實、不踏實的感覺。人的心,是最敏感的。我們自己完全清楚什麼才是我們應得的,只不過總是抱著僥倖心理,自欺欺人,不願意承認而已。

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都具有一種靈性,一種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智慧,一種足以克制並戰勝心魔的力量。它包含了人性中至真至純的善良,也包含了人的理智與理性。

當理智和理性在我們的內心裡覺醒,我們開始用理智、客觀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慾望,用理性、清醒的思維去思考生活中的問題,慾望的心魔就無法再左右和控制我們的思想與行為。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智慧,斬斷虛妄的慾望,擺脫心魔的控制。

2、我們捨棄的是舊我,捨棄的是過去。我們在捨棄時,需要內心裡擁有一股強大的勇氣。

儘管我們會意識到舍與得之間,存在著某種潛在的因果循環,我們在捨棄的同時,也許會在某些方面有所獲得。但往往這種獲得是我們無法明確看到和了解的,它更多只是存在於我們的自我安慰和內心期盼當中。

而人對既得利益或者現實存在的放棄,總會伴有一種不由自主的留戀和不舍,我們會在現實和未來之間糾結、徘徊。因此,當我們做出捨棄、放棄的選擇時,內心裡一定是需要擁有某種強大的勇氣。

這種勇氣,不是魯莽的意氣用事,不是逼不得已的賭博,更不是盲目的孤注一擲。這種勇氣來源於我們的智慧,發自於我們的自信。我們清醒的知道,自己捨棄的、放棄的是原本的舊我,我們要做的是一種蛻變,是一種重生。即便還不能馬上看到光明或結果,但是我們有勇氣去面對即將到來的新生與挑戰。

生活中,我們隨時都會要面對取捨做出選擇,每一次的選擇,都是在和一個舊我告別。不是所有的明天都比昨天更美好,也不是每一次的決定都是完全正確。捨棄,有的時候僅僅就是一種敢於面對未來的勇氣。昨天已是歷史,無論曾經有多麼輝煌、難忘,都已經成為過去。我們內心裡,始終要有一股敢於放下昨天,迎接一個全新明天的勇氣。這才是捨得的真正含義。

所以,捨棄舊我的同時,我們內心裡必定是擁有著強大的勇氣。

3、我們真正要遠離的是內心裡的哀傷與執念,接受生命的真相,讓心回歸平靜與安寧。

離別,是人生中的常態。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伴隨著離別,我們也在不斷的離別中,慢慢走向自己人生的終點。我們不停地與時間告別,與曾經的經歷告別,與身邊的人告別,與這個世界告別。這就是生命的真相。

而真正帶給我們哀傷的不是離別本身,是我們內心裡的執念。我們只是不願意接受生命的真相,它太殘酷,太無情。我們試圖通過哀傷來表達我們的不滿、憤怒和反抗,我們通過哀傷宣洩我們的情緒、心情和懷念。

一朵花開的時間,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輪迴;一粒沙子裡,就蘊含了整個宇宙的秘密。我們的生命,不過是茫茫宇宙里的一顆微塵,好似流星划過天際,霎那的光芒已是永恆。

看清生命的真相,接受生命的真相,放下心中的執念,遠離內心裡的哀傷,讓心回歸平靜與安寧,這才是離別給我們最好的忠告。

所以,我們不必為了離別而哀傷,接受這生命的真相,讓心回歸平靜與安寧,這才是生命的本來應有的面貌。

 「斷舍離」、「智勇靜」都無法脫離「真」,只有「真」才是一切的根本。

在我們短暫而又漫長的一生中,無論我們是用手中的智慧之劍,斬斷慾望的藤蔓,戰勝心中的魔障;還是堅定信心,鼓足勇氣,捨棄每一個舊我;抑或是接受生活的真相,讓自己的心回歸平靜安寧,最終都離不開我們的那一顆真誠的赤子之心。

不管是「斷舍離」,還是「智勇靜」,在整個這個過程中,都要講真、求真,都需要清清楚楚看到最真實的自己。真誠,是一切的根本。真實,是一切的本源。任何一絲的虛偽、虛假,任何一點欺瞞、欺騙,都將會讓我們無法看清自己,都有可能讓我們自己迷失。

沒有真,我們就斷不了,更斷不凈。我們的智慧就只能是在耍小聰明,是在為我們的貪婪與無知尋找藉口。結局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反誤了卿卿性命。

沒有真,我們就舍不下,也得不到。看不清真我,我們就沒有發自內心裡的勇氣,我們的信心就會不堅定,就會猶豫不決,就沒有勇氣與舊我徹底決裂。結果通常是穿新鞋走老路,換湯不換藥,根本就解決不了原有的問題。

沒有真,我們就離不開,且逃不掉。我們只有從內心裡真正接受生活的真相,我們的內心才能夠回歸於平靜,才不會被傷感遮蔽了雙眼,才能夠看清未來的路。否則,我們始終逃不開憂傷的糾纏、籠罩,我們將會在痛苦與悲傷中沉淪,無法真正感受生活的美好。

「真」,是「斷舍離」、「智勇靜」的根基,是人生中一切的根本。

而「真」才是我們解決人生問題的出發之地。

真心面對生命,真誠面對生活,找到最真實的自己,讓我們的內心回歸真正的平靜,這可能才是人一生都在追尋的歸宿。

作者:德友聚靜心齋首號

一個喜歡思考,願意用心與朋友交流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予以刪除。

本文僅在頭條號獨家首發,版權歸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本人,盜版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nSgqGwBvvf6VcSZqLM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