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育兒分享來自:葫蘆媽
小葫蘆是鼻炎患者,早些年醫生說孩子要做手術,後來葫蘆媽去學習中醫育兒,老師告訴我,手術並不能治療孩子的根本,如果生活習慣不改變,還是要繼續復發的。
這兩年,很多父母問我,如何治療孩子鼻炎呢?確切的說,鼻炎是一個慢性疾病,是長期錯誤生活累積而成的問題,根源還是調整生活。
但是鼻炎來了,孩子晨起打噴嚏、晚上睡覺鼻塞、鼻癢、眼癢等問題,看起來那麼令人心煩,中醫講「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所以我們需要用簡單的推拿減輕孩子的痛苦。
中醫講鼻炎
中醫講鼻炎。首先,中醫認為「肺為嬌髒,外和皮毛」。而寶寶的生理特點常常是脾肺氣虛,腠理疏鬆,很容易被風寒等外邪襲擊而引起發病。而且發病不分時間,一年四季都會發作,常見症狀為間歇或交替性鼻塞,常常是運動出汗時鼻子很暢通,一靜下來或者吸入冷空氣時鼻塞就會加重,尤其是到了夜間,鼻涕較多,會有明顯的鼻塞狀況發生。
而過敏性鼻炎,主要表現為鼻癢、打噴嚏,少則一次幾個,多則幾十個,其他症狀和鼻炎很像,間歇性或持續性鼻塞,還可以出現暫時性嗅覺減退、頭痛、耳鳴、流淚等症狀。
我們發現很多外感也好,孩子脾氣暴躁也好或者鼻炎也好,扁桃體肥大也好,都會發現是脾胃不好引起的,什麼意思呢?就是孩子吃多了,積食。
身體的營養攝入,它本身就是熱量。我們叫吸收熱量,這個熱量有兩種意思,第一個是食物本身是熱量,但是身體為了消耗這個熱量,也需要用熱量去消耗它。
舉一個例子,煮一杯水,你發現小火短時間可以煮開,但是你要煮一鍋肉,就需要大火長時間去消耗他。吃的東西營養太高了,身體就要發出大量熱量去消耗它,這時候熱就是因為火,中醫講火性是延上的,往上面走的。
我們養孩子就沒思考過自己家孩子什麼體質??完全照辦人家老美那套思路養,人家什麼人種,什麼體質?!他們的食物營養度你扛得住的?扛不住麼,就激發她變化,變化麼,就這樣嘍?過敏性問題增多,積食增多,什麼鼻炎,扁桃體,腺樣體,濕疹就來了!
預防敏感的同時我們也要從源頭做起,提升孩子自身的抵抗力。葫蘆媽一直說,脾胃好,身體就好,養娃還是不能慣著孩子,孩子想吃啥,家長就買啥,什麼冰激凌、薯條、漢堡,統統往孩子嘴裡塞,脾胃怎麼受得了?
鼻炎的預防和緩解手法
緩解鼻炎的手法一有4個步驟,每個步驟均用指揉36下。
步驟1
穴位叫迎香穴,位於鼻翼旁。把鼻子一頂,旁開0.5寸的地方,用食指在這個地方揉36下或1分鐘。
步驟2
在鼻翼往下有個鼻軟骨,往下有個凹陷的地方,就是法令紋的終點處,叫做鼻通穴,也用手指揉36下,通常對這個地方的刺激量比迎香穴少一點、但重一點。
步驟3
黃蜂入洞法。鼻塞流涕的孩子,這邊兩個鼻孔有一個很典型的症狀:流清涕會流到這裡來,這時候可以在正中間鼻孔的位置,拿食指和中指兩個手指,做一個黃蜂入洞法(也就是食指中指輕揉鼻孔正中),一共做36次。
步驟4
很多鼻炎患者的一個典型症狀是鼻炎引起的眼癢,頭痛,尤其是眉棱骨頭痛。這時候就要找到兩眉頭的中間的印堂穴,在這個穴位往下與眼睛連線的這段跟這段之間,揉36次。
正確打開生活方式
運動
讓孩子多到戶外中運動,動則昇陽,孩子的氣血運行更好,食物更好消化,骨骼得到更好的發育。現在是夏天,每天至少要有2小時的戶外自由奔跑時間。
睡眠
沒有良好質量的睡眠,何以談健康,所以每個孩子晚上儘量在9點左右入睡,讓五臟六腑得以休養,熬夜傷陰,孩子容易陰虛火旺,而且專注力差、脾氣暴躁。所以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是調理健康的關鍵。
曬太陽
地球如果沒有太陽,生命將會消失,曬太陽對於孩子來說也是至關重要,有太陽的時候,一定要多帶孩子曬太陽,特別是曬後,後背有督脈、膀胱經,只要不再烈日下暴曬,正常曬太陽,可增強孩子的體質,特別是體寒的孩子。
接觸土地
多接觸土地和自然,不僅能放鬆身心,最重要的是給脾胃一個同氣相求的能量場。在中醫的五行中,脾胃屬土,如果我們經常不接觸土地,生活在鋼筋水泥之中,脾胃就失去接受大自然的這股重要的能量滋養。別小看了大自然的能量,中醫講世間萬物(包含我們人)是秉天地陰陽二氣而生,我們人的九竅五臟都是與自然之氣相通的。
經過葫蘆媽一年半中醫育兒的堅持,小葫蘆的鼻炎明顯改善,其實養孩子貴在堅持,哪怕是一個簡單的推拿,我相信:所有的爸爸媽媽都堅持中醫育兒,我們的孩子身體一定會棒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