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的偶像劇,真是沒一個能打的。
人設都是鹿小葵式無腦傻白甜和不接地氣的霸道總裁。
劇情都是又臭又長、又雷又土、又懸浮又做作。
可大陸偶像劇,真的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2000年前後,有一大批都超好看,文青質感秒殺現在八百條街,演員還特別養眼。
那真是90後的獨家記憶。
當年李亞鵬憑《將愛情進行到底》一躍成為內地一線小生,但我更愛他和吳倩蓮的《京港愛情線》。
李亞鵬飾演體操運動員程揚,正直善良的北京大男孩,最看不慣「你們香港人講什麼都離不開錢字」。
帥的天崩地裂還痴情到死,不僅一心一意等著拋棄他的前女友,還帶著她不知道爸爸是誰的孩子。
吳倩蓮飾演香港女強人方明,工作上嚴苛下屬都埋怨,婚禮前新郎又落跑了。
看起來是典型的拜金港女,天天說著「香港女孩的男朋友,多的和錢包里的信用卡一樣」,可實際上比誰都嚮往簡單純粹的愛情。
兩個水火不容的人住到同一屋檐下,漸漸成了彼此的人生導師。
程揚親看看到前女友被物質腐蝕,渾渾噩噩痛苦不堪,方明安慰他,「愛情的苦就在於一方改變另一方卻至死不渝」。
方明接連失戀又失業,曾軟弱得想通過結婚來逃避,是程揚用一張張鼓勵的明信片和一頓頓溫暖的飯讓她恢復了活力。
和《悠長假期》一樣,我太喜歡他們自然的、生活的、水到渠成的感情。
可以肆無忌憚地爭吵,也可以在天台上一邊喝酒聊天,一邊看著香港的夜景
方明用牛奶泡餅乾只吃餅乾,程揚就一點不嫌棄地喝光剩下的牛奶
在一起久了生活習慣都變得一樣:一個不在家另一個就心煩意亂地看電視
開玩笑時程揚曾答應方明:
「你49歲時,我45歲,要是那時候還沒人娶你的話,嫁給我好不好?」
表白時他這樣說:
「到你49歲,還有18年9個月零14天,這是我每天心裡都會想的事。」
也許香港永遠繁忙,也許天長地久早已不流行,也許所有人都認為錢比愛重要,但程揚和方明是這個城市的例外。
而對於更多人來說,第一次真情實感追CP就是《真情告白》里的胡兵和瞿穎啊!這部劇真的又洋氣又經典,職場戲也拍的特別贊,滿滿的大都市精英感。
胡兵和瞿穎都是模特轉型演員,那個年代的金童玉女
造型都是灰色米色,剪裁感好的大衣+各種質感內搭,放到現在除了妝容和一些細節外也不算過時
特別喜歡他們從大公司辭職後,坐在街頭各自聊夢想,人生本來就不只有談戀愛啊!
我的第一部大陸偶像劇《都是天使惹的禍》,因為古靈精怪的林小如到現在都對李小璐黑不起來,還有任泉,那張臉不演戲了簡直暴殄天物!
外表高冷的學霸醫生不甩白富美偏偏愛上平凡小護士,天知道我有多吃這種設定!
記得邵建波找了一天,最後發現林小如在麥當勞給孩子們過生日,然後他們在噴泉邊接吻,啊啊啊我的少女心!
還有金海心唱的主題曲《那麼驕傲》,隨時哼出聲啊,「別那麼驕傲,我隨時可能走掉,我的手還沒有牽到~」
說起來,那時候的偶像劇不僅劇火演員火,歌也特別火。比如陸毅林心如的《男才女貌》,誰不記得阿杜嘶啞的聲音「我應該在車底,不應該在車裡」呢!
央視播出後收視率直逼《新聞聯播》,每年暑假各大衛視輪播,男女主集齊了所有小言橋段,副線CP也超好看。
我最喜歡的是,男主設定是富一代而不是富二代,女主不瑪麗蘇也不依賴別人,有自己的理想和堅持。男主的大男子主義和女主的獨立發生了碰撞,最後相互理解融合才走到一起,真的是一部浪漫與現實結合得很好的偶像劇。
還有一些風格另類的。
《非你不可》里陳坤中二的台詞當年好愛哦:我不怕死,但是我怕我死了以後再沒有人像我這麼愛你,結局竟然是他和林心如在紅綠燈口擦肩而過!
《十八歲的天空》是日式的熱血和燃,超想要這種前衛的老師和同學。
《白領公寓》雖然不火但真心是董潔的顏值巔峰,當時超級迷她的丸子頭,還記得劇里的台詞,「人一生只能愛一次,剩下的就只是戀了」。
《夏日裡的春天》《夏日戀語錄》《相約青春》《一網情深》《海洋館的約會》《北京夏天》《青春的童話》……真的只要好看什麼都記得清清楚楚,小學那會兒真是大陸偶像劇的巔峰年代!!!
而後來,台灣偶像劇走紅,我們就走上了山寨之路,堆砌肉麻兮兮的台詞,場景是不切實際的樣板間,再加上流量花生們的演技,反而變得不倫不類。想想真是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