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是一定要生的,即使沒錢也要生,過30年你就明白了!」

2020-06-04     西紅柿媽媽

原標題:「二胎是一定要生的,即使沒錢也要生,過30年你就明白了!」

文|西紅柿媽媽

對於生不生二胎的話題,一直都是眾說紛紜,很多父母還在猶猶豫豫中,驀然發現身邊的二胎隊伍越來越龐大了。

「困難都是暫時的,兩個孩子剛剛好」

我們這代人是計劃生育下的產物,90%的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如果遇上家裡有兩個孩子的,他們還會不好意思的遮遮掩掩。

同學小黎有個小自己兩歲的弟弟,可她一直覺得同學們都是獨生子女,自己卻不一樣,從沒跟我們提過自己的弟弟。直到畢業數年,我們才知道她弟弟的存在。

三年前她隨老公公派到歐洲某國,預計今年就可以回國了。誰知道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暫時不能回國了。在我國疫情最嚴重的階段,小黎也非常從容,因為她的父母還有弟弟在身邊照顧著,生活很有保障。

倒是小黎的老公特別著急,老公是獨生子,4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獨自撫養他長大,雖然自己事業小有成就,可母親一個人在國內,總讓他特別擔憂。

如今遭遇了疫情,婆婆成了社區的空巢老人,小黎的老公更是常常徹夜難眠,憔悴不堪。

隨著疫情全球發展,此時我國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小黎的父母開始很擔心女兒,幸好小黎的弟弟可以每天讓父母和姐姐視頻,一家人心總是連在一起的。

可小黎的婆婆卻獨自在家抹眼淚,她不會給兒子視頻,只能偶爾接到兒子的遠洋電話。這段時間,她茶不思飯不想,一下子瘦了許多。

曾經讓小黎遮遮掩掩的弟弟,如今讓她很有安全感。以前她堅決不要二胎,可經歷這次疫情後,她親歷了老公作為獨生子的難處,發出了一條朋友圈「 困難都是暫時的,兩個孩子剛剛好。」

隨著人生閱歷的不斷增加,很多年輕的父母們紛紛認識到:「二胎是一定要生的,即使沒錢也要生,過30年你就明白了,困難都是暫時的。」

因為,二胎家庭有這些無可比擬的優勢:

1、父母不容易成為空巢老人

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全國甚至全球的學習交流非常有必要,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為了發展自己的事業,一旦定居外地,甚至定居國外,那麼父母難免晚年非常寂寞。如果老夫妻倆,有一人先離開人世,那麼剩下的那個老人便顯得特別孤單無依。

父母年輕時可以有底氣地說:「一個孩子挺好的。」可老了幾個人又能扛得住空巢老人的寂寞呢?

2、兩個孩子有商有量

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們遇到任何事情都只能獨自面對,甚至為了不讓老人擔心,常常瞞著老人,自己單打獨鬥。

而兩個孩子的家庭就大不一樣了,孩子們長大以後,他們成為了彼此年齡上最接近的親人,心靈上最親密的戰友。

二胎家庭的孩子們什麼事情都有商有量,之前網傳的一個段子,就連老人病危時,要不要拔掉氧氣管,兩個孩子也能有個商量。

3、兩個孩子性格更圓融

獨生子女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他們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唯吾獨尊的生活,性格上難免有些自我和自私。

可二胎家庭往往促進了孩子們競爭意識,他們在互相陪伴,互相幫助的成長過程中,也互相競爭著,這樣的家庭的孩子們性格往往被打磨得更圓融,更容易適應社會。

4、父母在壓力下自我提升

俗話說「化壓力為動力」,毋庸置疑,二個孩子無論在經濟還是在精力上壓力都會比一個孩子要大得多。但是二胎父母們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往往能化壓力為動力。

他們在養育二胎的道路上,不但育兒能力趕幫超,還會不斷爆發自己心中的小宇宙,為了給孩子們更好的生活,發動自己的內驅力不斷學習和提高,賺錢能力也會節節高升。「 二胎家庭的父母都是很拼的」,大家紛紛這樣感嘆著。

二胎雖好,可父母也不要盲目追求,在生二胎之前一定不能逾越這樣兩個紅線:

年齡的紅線。

女人的內心再強大,可在衰老面前不能不低頭。一旦過了35歲的女性,就成為了高齡產婦,再生孩子就會困難係數就會明顯增加。筆者建議,女人即使身體再好,一旦超過40歲最好不要考慮再生二胎了。

精力的紅線。

大多數二胎家庭的老大都有老人幫忙帶娃,可老二出生後,老人往往身體上已經力不從心。生二胎前,父母一定要評估下自己的工作性質,外出工作一天的父母還有精力陪伴兩個孩子嗎?如果一人辭職,另外一方可否承擔全家的經濟壓力。這些硬指標很難改變。

寶爸寶媽們,你們打算要二胎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NQIf3IBfGB4SiUwY2y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