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進行「哭窮教育」,致使孫子變班級髒小子,沒朋友還遭排擠?

2019-09-04     話梅的媽媽

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窮養兒子富養女」這個觀念影響了不少人,很多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都踐行這個原則,養兒子的時候「窮著養」,但是這種教育觀念可能並不完全正確,也有家長對這一理念的理解是有偏差的,適度的窮養可能會讓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等好習慣,但是如果過度窮養,在孩子面前哭窮,孩子的心理就會發生變化,可能變得自卑、消極,孩子的格局、眼界都會受影響,在班級里可能還會遭到排擠與嘲笑。

童童今年上四年級,家裡的經濟條件屬於中等水平,雖然童童爸媽都是普通的員工,但是家裡的環境還是很不錯的。可是童童的奶奶卻堅持要「窮養孫子」,孫子穿的都是別人家孩子穿剩下的衣服,有的衣服都很髒,但是奶奶卻一點都不嫌棄,告訴孫子要節省,這些衣服還能穿就別浪費錢再買新的。

看到別的孩子都穿的光鮮亮麗、很時髦,童童免不了有些自卑,自己穿的都是舊款式,有的根本不合身。班級里的同學也發現了這一點,嘲笑童童是「髒小子」,童童在班裡沒有朋友,經常遭排擠,中午站排打飯,大家都離他遠遠的。老師為此還找了童童的媽媽,詢問家裡是不是有什麼困難,媽媽這才發現兒子穿的又髒又差,自己明明每個月都給婆婆生活費,孩子卻吃穿都不如人。

堅持窮養的家長,不少都在對孩子進行「哭窮教育」,告訴孩子自己家裡沒有積蓄,讓孩子勤儉節約,能用舊的就不買新的,適當節約是好,但是如果過了尺度,就容易給孩子的發展造成隱患。所以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不應該過度「窮養」。

在教育方面不能「窮養」。

教育是長效投資,家長要為了孩子的長遠發展考慮,對孩子有益的教育活動都應該讓孩子參與,鼓勵孩子多多學習知識,增長孩子的見識,讓孩子的基礎學識修養可以得到提升。有素質、有學識的孩子才能有前途。

在待人處事方面不能「窮養」。

孩子待人處事的方式多會接近於自己父母,所以父母、家人要讓孩子學習正確的待人處事的方法,要讓孩子學會感恩,大方對待其他人,不要顯得自己很小氣、很摳門,你對別人有多好,別人就會反過來對你有多好。

孩子的眼界和見識不能「窮養」。

孩子的眼界和見識會影響孩子性格、能力、心胸的成長,所以家長在開拓孩子視野方面不要吝嗇,要鼓勵孩子多出去走走,假期也可以帶著孩子去旅遊,拓寬孩子的眼界,讓孩子的見識可以更加豐富。

家裡有兒子的別再「窮養」了,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家長應該掌握正確的育兒方式,兒子也同樣需要「富養」。

您在育兒中堅持什麼樣的原則呢?會故意「窮養」或者「富養」孩子嗎?

------------------------------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擅長嬰幼兒護理知識、兒童營養搭配、幼兒衣食住行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4dWC20BJleJMoPMOf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