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大喇叭讓黨的好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0-06-19   中國張掖網

原標題:山丹:大喇叭讓黨的好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年來,山丹縣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村入戶為首要政治任務,充分利用原有的農村廣播電視網,全面實施村村響「大喇叭」廣播工程,以鮮活、接地氣的方式將黨的好聲音傳到千家萬戶。

打造政策宣傳「無死角」

「每當廣播響起,我都會特別留意地去聽聽,裡面有黨中央的聲音,有一些民生政策,還有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我挺喜歡聽的。」李橋鄉下寨村60歲的村民肖滋文說,這樣的廣播內容,村民都愛聽,尤其對他們這些上了年紀、智慧型手機玩不轉,眼睛還不好使的老年人,有了大喇叭,在散步、做家務或在田間勞作時,都可以聽到廣播,及時了解各項時事新聞、政府動態及惠民政策,感覺特別方便。

該縣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教育群眾,有力傳播黨和政府的聲音,全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分時段轉播中央和省廣播電台時政新聞和農業農村節目,精心編輯法律法規、惠農政策、農業科技、健康知識、招工信息等,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傳播黨中央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彌補了微信、微博、APP等移動平台無法覆蓋到農村中老年人的不足,使輿論宣傳工作在農村地區真正做到了全覆蓋、無死角,使廣大群眾潛移默化地知曉國家的方針政策,讓黨的最新理論政策與基層群眾實現了「零距離」接觸。

唱響脫貧攻堅「最強音」

「每年的合作醫療一開始交,大喇叭就開始通知了,不用擔心錯過時間,真真是方便。」「從村裡大喇叭得知,現在有慢性病的扶貧政策,我到鎮上的中心衛生院就直接辦理了慢性病卡,看病方便多了。」「每天坐在院子裡就能聽到縣上的新聞,有啥好政策,明明白白的。」「現在有啥新的、好的政策大喇叭都會播報,邊幹活邊聽,啥都不影響。」說起大喇叭的作用,岸頭村村民七嘴八舌的說起來。

據了解,該縣將鄉村大喇叭作為了傳播山丹脫貧攻堅工作動態的窗口,縣委縣政府關於對脫貧攻堅和農村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最新工作安排和掛牌作戰工作動態,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的最新文件精神和上級部門的決策部署,各行業和相關部門關於脫貧攻堅的有關公告通知。縣農業農村局關於農業種植養殖方面的最新注意事項和管護知識,縣衛健系統關於健康扶貧、合作醫療的最新繳納報銷政策通知,縣教育部門關於教育扶貧的最新獎補辦法等等,各行業各部門的關於農村工作的所有信息都通過鄉村大喇叭及時傳到了山丹縣各個村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該縣充分利用村村響廣播平台的獨特宣傳覆蓋優勢,成功清除了農村中老年人對疫情防控信息接收的盲區,將防疫工作進展和疫情防治方法傳遞到了每家每戶。

築牢播放管理「安全網」

「我們的村村通大喇叭每天分三個時段播出,早上6:55播出至8:30結束,中午11:58播出至13:00結束,下午17:55播出至21:00結束,覆蓋全縣各行政村和移民搬遷點,時間一到,都會準時響起。」該縣大喇叭技術員宋積功說,各行政村的大喇叭有任何問題,他們都會及時處理,第一時間確保大喇叭運行正常。

該縣堅持黨管媒體不動搖,制定了廣播室管理制度、值班人員崗位責任制、檢修測試製度、安全制度、服務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進一步明確了節目製作、運行維護等工作職責,確保「設施有人管、節目有人播、服務有人做」。縣融媒體中心與鄉鎮、村簽訂了設備使用維護管理協議,相繼配套出台了《山丹縣廣播安全播出管理制度》《山丹縣鄉鎮廣播設備維護管理辦法》,並與鄉鎮村核實設備清單,對每套設備的編碼和負責人進行詳細登記,建立電子檔案,完善了村村響廣播的管理、使用、維護和保障機制,保障農村廣播長期響、優質響、安全響。嚴格按照上級部門的技術方案把好質量關,對各村負責人面對面、手把手培訓指導,保證每個村有一位比較熟練掌握廣播播放、保養、維護的人員。對參與廣播維護技術的人員和機房播出人員分別進行了多層次的培訓,確保工作人員能熟練操作廣播播出控制系統。(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