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這一天,法國著名時裝設計師、紀梵希的創始人于貝爾·德·紀梵希先生去世,終年91歲。
對此,網友紛紛感嘆:他帶走了一個時代。
要說紀梵希,他這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應該就是為奧黛麗·赫本在電影《蒂凡尼的早餐》中設計的黑色連衣裙了,這個造型至今仍是教科書式的經典。
從1953年延續到90年代,「奧黛麗·赫本」式晚禮服就一直是紀梵希服飾的象徵與標誌。
紀梵希與赫本在1953年的夏天第一次相遇,那時候奧黛麗·赫本想為電影《龍鳳配》找個戲服設計師,於是就找上了他;那時他聽說「赫本小姐」要為電影尋找新戲服,當時的他還以為是凱薩琳·赫本。
對於赫本的首次登門拜訪,紀梵希是打算回絕的,因為當時他的工作室剛成立,員工非常少,而他又在準備新一季的時裝秀,要在短時間內未赫本制出10到15件戲服,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赫本卻不放棄,堅持要看看紀梵希正在做的服裝,最後他不忍心拒絕美麗的赫本,於是就讓她第二天再來。
紀梵希和赫本的緣分就此結下,當時她24歲,他26歲。
兩人因戲服結緣,卻由此成為了一生的摯友,此後赫本在很多電影和場合里都只穿紀梵希設計的衣服。
電影《龍鳳配》白色絲綢上繡黑花的無肩帶晚裝以及深灰色的羊毛套裙。
電影《情歸巴黎》中的白色禮物。
電影《甜姐兒》及腿的芭蕾舞圓裙和「勝利女神」雪紡裙,在羅浮宮前的台階上驚艷了世人。
《蒂凡尼的早餐》中那個經典的開場,奧黛麗赫本穿著紀梵希為她設計的小黑裙,就如一個優雅又俏皮單純的精靈。
……
這一個個經典又迷人的造型,讓赫本的每一次亮相,都大放異彩。
1957年,奧黛麗·赫本這幾個字,出現在了紐約時裝協會推選的「全球10位最迷人的女性」之列。從那以後,赫本幾乎每年都出現在最佳著裝女性的名單中。
他們強強聯手,互相成就,創造了無數人心中的經典--「奧黛麗·赫本」風格。
紀梵希去世了,很多人感嘆:「他去天堂與赫本重聚了。」
赫本曾說過:
「是紀梵希創造了我。」
紀梵希說:
「赫本是我的繆斯。」
他們,一個因為穿他設計的衣服而成為經典,一個因為給她設計衣服而成為傳奇。
他們之間不是愛情,卻勝似愛情,紀梵希稱之為柏拉圖式的愛情,美好而簡單。
赫本在接受時尚雜誌《Vogue》採訪時說道:
「只有紀梵希設計的服裝,我穿著才感覺是我自己。他已經遠遠超過了高級時裝設計師,他塑造了人的性格。」
赫本晚年在非洲國家做慈善的時候,紀梵希特地給她設計了一件藍色襯衫,寄過去給她。
當她穿上這件藍色襯衫的時候,她打電話給紀梵希,說:
「你知道嗎,當我穿著你為我設計的衣服時,我有一種被保護的感覺。」
對於赫本來說,愛情會讓她失望,但她和紀梵希的友情,卻永遠不會。
紀梵希說:
「再沒有一個人能夠像奧黛麗·赫本那樣了。她能給我一種非常強大的情感能量。每當腦海中浮現出她的翩翩倩影,我總能挖掘出新鮮的奇思妙想。」
紀梵希一生中為赫本設計過無數件衣服,包括她的兩次婚紗,就連赫本去世時,陪著她走完最後一程的抬棺人,除了她的至親以外,便是紀梵希了。
奧黛麗·赫本曾說過:
「有一些人是我深愛過的,紀梵希是我所認識的人裡面最正直的一個。」
他們共同走過了42年,讓我們知道,這世間,還有一種深情叫紀梵希與赫本。
紀梵希1927年2月21日出生在法國諾曼第的一個藝術世家。
因為深受了家庭藝術氛圍的影響,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決定要成為時尚設計師。
從小爺爺就喜歡搜集一些關於時尚服裝方面以及製作的材料的東西,紀梵希看著這些東西很感興趣。有一次他就問奶奶:
「能不能給我一些漂亮的材料,看看我有沒有設計方面的天賦。」
在他的印象里,他的堂姐們做的衣服並不好看,但他會跟著他的堂姐們去雜誌店買服裝製作圖解的時候,他會買下幾乎所有的雜誌,去了解其他服裝的款式,除此之外,他還在書里感受到了所謂的巴黎情調。
於是,他在17歲時就離開家鄉前往巴黎,去接觸離他夢想更近的地方。那時候他的媽媽是唯一一個支持他的人。
到了更接近夢想的地方,紀梵希就開始在服裝學院學設計,學習許多有關服裝設計的知識,他也當過學徒,甚至有一次沒有一分的工錢,但他不後悔,因為他說:
「在這裡,我可以學到別處學不來的東西。」
他覺得很快樂。因為真正的夢想,可以抵抗一切的困難,即使是當一個沒有工錢的學徒,也能激起心中那一份對服裝設計的喜愛。
之後他也在許多有名的工作室上工作,受到了許多藝術氛圍的薰陶,學到了許多有關服裝的更專業的知識,他也開始設計服裝,也出過展覽。
他有許多個人的觀點與他對潮流的見解,並且收到了極大地歡迎。
所以在他30歲的這一年,迪奧先生想和他簽約,但是這個時候他卻想建立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品牌工作室。
但作為朋友的迪奧先生覺得他這時候建新品牌太冒險了。
因為當時的他還是個新手,沒有什麼經驗,可是儘管如此,他仍讓不放棄。於是1952年,紀梵希服裝設計室成立了。
在巨大的夢想面前,困難和壓力都會變得微不足道,相反,這一切未知的挑戰和冒險都讓他興奮。
紀梵希曾說:
「在那個時代,是什麼推動了我?」
「是美、新潮和優雅。」
對他來說,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能是他的靈感來源,他說:
「要不斷去發現、去創新,而不是關在設計室里閉門造車。」
他認為:身邊的每一件事,都可能讓你靈光一閃,從而誕生一個新的時裝系列,更或是一場時裝革命。
他有一個很突出的優勢,他知道具體是為誰來設計服裝,會根據每一個人的喜好和氣質,設計出不同的衣服。
他對待工作很較真嚴謹,在設計中,他會關注每一個細節,在設計成稿前他會一直不停地畫,每一個時裝都有差不多200多個的設計模型,嘗試不同的材質,不同的顏色,窮盡設計一天裙子所有的可能性。
因為熱愛,所以較真。
但他在工作中卻從不擺架子,他關心每一位員工,因此他的員工也都很敬佩敬重他。
紀梵希品牌現任設計師Clare Waight Keller也表示:
「他不僅僅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時尚人物,至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時裝設計師,而且他還是我遇見過的最優雅、最有魅力的男人。」
他是20世紀高級定製服裝業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時尚界大亨 LVMH 集團的總裁先生說:
「紀梵希是讓巴黎在 50 年代登上時尚界之巔的設計師之一。」
他不忘初心,對服裝行業數十年始終如一的熱愛與追求,成就了他,也成就了紀梵希這個品牌。
他說:
「我一生都在追尋兒時的夢想,現在,它實現了。」
「我這一生很幸福。」
他一生留下無數經典,如今,大概是天堂也需要他去添加美。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