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我們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設《發生在撫州紅土地上的100個經典革命故事》專欄。
全市各級黨組織要組織廣大黨員認真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黨員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回望過去守初心,直面未來擔使命,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精神力量,遙問先烈前輩、敬問人民群眾、叩問內心靈魂,以新擔當新作為汲取新的歷史榮光,推動我市傳承紅色基因走深走實,奮力譜寫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
撫州篇章」。
除夕巧退敵
樂安獨立團除夕退敵
群山環抱的招攜,是樂安蘇區的腹地,也是樂安縣委、縣蘇維埃政府駐地。1931年春節前夕,招攜蘇區廣大貧苦農民,家家備年貨,戶戶添新衣,到處張貼謳歌共產黨領導打土豪分田地、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楹聯。
招攜大地主董錫六躲至流坑村,反攻倒算心切,備厚禮懇求駐樂安的新編第13師師長兼第5旅旅長路孝忱發兵進犯招攜。招攜赤衛隊長董型山偵悉這一敵情,心急如焚。他想:主力紅軍粉碎敵人第一 次「圍剿」之後,眼下正集結在寧都、廣昌一帶待命。招攜赤衛隊雖有100 多人,但除3支套筒槍、50發子彈外,其餘都是一些鳥銃、梭鏢、大刀之類的武器,若與國民黨正規軍較量,猶如以卵擊石。
2月10日,正當招攜群眾卷被蓋藏糧食、扶老攜幼上山躲避敵軍時,在永豐、樂安邊界打游擊的樂安獨立團團長廖丕文率300餘名戰士趕來。原來,獨立團也偵悉到敵第5旅欲進犯招攜的動向,不顧嚴寒,日夜兼程開回招攜。廖丕文、董型山與縣委、縣蘇幹部,共商除夕退敵計劃。
獨立團戰鬥圖
2月12日上午8時許,路孝忱在縣城集合隊伍,操著陝西西安口音,命令官兵直奔招攜。董錫六在眾嘍囉簇擁下,乘坐轎子,隨第5旅向招攜進發。他得意忘形地揚言:「我董某回到招攜,茅廁要過火,石頭要挨刀,殺盡窮光蛋,收回租和債……」
他們從流坑村西進五六里,眼前出現了一條河,隊伍沿著河坎小路悠悠地走著。廖丕文一聲令下,頓時殺聲震天,槍炮齊鳴。敵軍多為新兵,把土炮聲誤判為大炮聲,把煤油桶里放鞭炮的聲音誤判為機槍聲,以為遇到紅軍主力伏擊,所以盲目地掃射一陣後就慌忙撤退。路孝忱一聽緊密的「洋槍」、「洋炮」聲,怕做「第二個張輝瓚」,也掉轉馬頭往回跑。此時,山頂上滾下石頭、樹段,截斷了敵人前進、後退的路,山上傳來一陣陣「你們被包圍了,繳槍不殺」的喊聲,敵人更加驚慌失措。幾位團長多次組織反擊,無奈地勢險惡,山高路狹,武器發揮不了威力,只有爭先恐後地逃命。董錫六爬出轎子,抱頭鼠竄,被一匹受驚的戰馬撞入河裡。這真是:
地方武裝巧布陣,
擊退敵人三千兵。
老路怕做張輝瓚,
掉轉馬頭先逃命。
張牙舞爪董錫六,
霎時成了落湯雞。
賣字畫的先生
袁國平在黎川搜集情報
1931年春天,紅軍打勝仗的消息傳遍了黎川城鄉。窮苦百姓心裡暗暗高興,駐紮在縣城的國民黨第23師、24師官兵卻嚇得慌了神。
一天,街上來了個賣字畫的先生,年紀三十歲上下,臉形瘦長,穿一身黑色粗布長衫,待人和氣。凡是來他身邊看字畫的,他都客客氣氣打招呼,談家常,噓寒問暖,親熱得就像老朋友一樣。他不僅白天在街上擺攤設點、張掛字畫,晚上也扛個字畫捲兒挨門串戶,一邊招攬生意,一邊走訪閒聊。他還專門與那些干粗活重活、賣氣力、穿破衣的窮人來往。
起初大家對他不太熟,聊天也只講些生活小事和當地風俗人情。過了些時候,混得熟了,彼此就談起社會現象和當下時局來。賣字畫 的先生順便打聽哪裡駐了多少國民黨兵、哪裡築了碉堡、操練時帶了 什麼槍炮武器等。
他也把外地的情況告訴當地人:聽說彭德懷帶了一萬多紅軍,就在隔黎川不遠的鄰縣,馬上要打進黎川來了;紅軍不打人,不罵人,專門幫助窮人打土豪、分田地……
有人感到奇怪,問他:「你怎麼知道紅軍的事呢?」
他笑笑說:「什麼事瞞得過老百姓呢?人家紅軍本來就是老百姓的隊伍,他們的事,老百姓當然清楚。我東走西串,總是和老百姓打交 道,自然眼睛明、耳朵靈囉!」大家覺得這話有道理。
袁國平雕像
時間一長,黎川的反動政府對這位外地來的賣字畫先生漸漸起了疑心,經常派人暗中監視他。他並沒有害怕,仍然從容地賣字畫,爽朗地同人談天說地,只是談話的內容更含蓄、謹慎一些。
過了一段時間,這位賣字畫的先生忽然不見了。大家都為他擔心,生怕他被反動派抓走了。也有的私下議論,說他恐怕是找紅軍去了。
這年6月上旬,彭德懷帶領的一萬多紅軍,經過幾天激戰,浩浩蕩蕩地開進了黎川縣城。原先駐守在黎川的國民黨軍第23師、24師吃了敗仗,退到南城縣的硝石去了。
紅軍在黎川縣城天主教堂召開群眾大會,宣布成立黎川縣臨時革命委員會,紅軍幹部向老百姓宣傳共產黨和紅軍的政策、主張,講解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那天去參加大會的群眾很多,人們一進會場,就被一位穿著紅軍服裝站在主席台上的人吸引住了。
大家輕聲議論著:「這個人好面熟,好像在哪裡見過?」「對呀對 呀,是見過,見過……」大會開始了,一個年輕的紅軍幹部走到台前宣布:「老鄉們,現在請紅三軍團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同志給大家講話。」這位早為黎川群眾熟悉的年輕軍官走到台前,親切地和大家打招 呼:「老鄉們,我們是老相識了!我就是幾個月前在黎川街上賣字畫的人哩!……」大家才恍然大悟。
人物簡介
袁國平(1906—1941),湖南邵東人。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 主義青年團,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先後參加了北伐戰爭、南昌起義、廣州起義、五次反「圍剿」和紅軍長征。抗日戰爭中任新四軍政治部主任。在皖南事變中率領部隊突圍,激戰中身負重傷,舉槍自盡。
編輯:徐晴燕、方玉成
審核:王 黎
來源:撫州發布
送你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