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芙蓉學名水芫花,拉丁學名:Pemphis acidula,主要分布於東半球熱帶海岸,包括亞洲和大洋洲的熱帶地區。而在中國的分布範圍非常有限,僅分布於海南島、西沙群島和台灣地區。
海芙蓉屬熱帶海濱植物,一種看似非常普通的植物,卻生長在珊瑚礁岩上,採摘過程極其危險,曾有人失足隕命,因此海芙蓉又被稱為「奪命芙蓉」,並有「得海芙蓉一束,勝得金銀滿車」的說法。
芙蓉也是難得的可以保有舍利的少數樹種之一,枝幹曲曲折折,仿佛龍騰蛇舞一般,給人一種很強的震撼力量。
海芙蓉喜通風、貪水好肥,生長在礁岩上之根群必喜歡透氣良好的粗砂或海砂做為培養土。冬天的北風及霜害靠著海水及鹽霧來消除,如此就可以安穩過冬(鹽水的冰點低可化解霜害)。
每一種樹種的培養,需儘量仿造原生地給它一個近似天然的環境,如此才能培養出強健旺盛的樹勢,有健康樹勢才能達到創作之目的。 培養海芙蓉失敗,依經驗歸納出以下幾種原因:
一、培養土透氣不佳(種植時忌土,應以米粒~菀豆大小之海砂或山砂改善之)。
二、秋天所儲存的養分不足,葉太薄。(多施秋肥,應採用有機肥料)
三、樹身含鹽量不足,無法抵抗10℃以下之長期寒流。(鹽份的補充以海水的濃度為標準,不可用海鹽直接灑在盆面,國內有很多因此枯死的案例)。
四、介殼蟲為害,在小枝上可以發現粉狀小白點即是。介殼蟲害是枯枝一大主因,常在枯枝後才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