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會計那些年 41 被舉報與被稽查

2019-07-22     健哥他說

對G公司的余料感興趣的這家內地企業,本身也是屬於新能源行業,雖然有一定的生產能力,但銷售不是很好。而G公司的情況卻剛好相反,有非常強大的銷售團隊,但生產能力卻相對較弱,如果公司要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的話,生產能力會是一個瓶頸。

總經理得到的建議是這樣的,G公司把余料賣給這家內地企業,對方把相應的貨款以投資款的名義分批付給G公司;同時把一批閒置的設備低價賣給G公司,並派出包括生產經理在內的幾名骨幹人員來公司幫助提高生產管理水平;作為交換條件,付給公司的名義投資款就成了對方公司真正的股份,公司也在收到每一筆貨款後都進行了驗資,一切都看似毫無破綻。

然而問題卻恰恰就出在這些驗資報告上。

我也是在後來公司出了問題,才注意到這幾份驗資報告上對方企業匯入的投資款都是帶有元、角、分的,而國內以貨幣資金投資入股一般都是整數金額,譬如八十萬、一百萬等。這就留下了對公司非常不利的記錄,因為這些投資款收到的日期和倉庫的出庫記錄都是基本一致的。

當然,在公司里是沒有幾個人知道這件事情的。

所以,當海關稽查人員突然來到公司的時候,我們都還以為只是例行檢查,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加上總經理剛好在國外出差,也就沒有好好地接待他們,只是按照要求提供了一些保稅物料的台帳。

誰知道第二天,海關稽查人員又是沒有通知就直接過來了,並點名要見公司法人代表。知道總經理不在國內後,就要求我們馬上和他取得聯繫,並讓總經理確定一個日期,他們需要直接找總經理談話。這次是我和副總經理一起接待海關稽查人員的,他們明確告訴我們,這次是被人舉報才來稽查的,要我們全力配合好他們的工作,儘快把問題查清楚。

我們都意識到這個事情的嚴重性。

總經理可能是在國外待得時間長了,對國內如何處理這種事情不是很了解,也不善於處理和政府部門之間的關係,回國後並沒有主動去找海關稽查人員進行解釋。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把公司管理人員都召集起來開會,主題是職業操守問題,大家都知道總經理要表達什麼意思,至於這個事情是誰舉報的,已經不重要了,但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當海關稽查人員再次來到公司的時候,看得出他們都有些不耐煩了,態度也明顯不一樣。他們和總經理的談話並不是很愉快,對於總經理慢條斯理的解釋,他們並不買帳;對於他們來說,可能見慣了那些遇到海關稽查人員上門就點頭哈腰、迎來送往的企業,而現在卻第一次碰到總經理這樣拎不清的愣頭青,心裡自然是非常的不舒服。

事態越發變得嚴重,海關稽查人員暫時查封了公司所有的保稅物料,並聲稱這個事情如果不能妥善解決,他們會申請聯合稽查。如果那樣的話,事情可能就真得無法收拾了。

沒過幾天,總經理又按照原來的行程計劃去國外出差了,他可能覺得這個事情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

那段時間整個公司的氣氛變得非常得沉悶,大家都不知道總經理的真實想法。

公司的前景充滿了很多不確定因素,車間裡的工人甚至在傳總經理這次出國就不回來了的謠言。這種情況不是不可能發生,公司雖然是盈利的,但只是帳面利潤,公司的客戶都是直接和美國總部結算,美國總部收到貨款後,並不是全部把貨款付給國內的公司,而是根據實際開支再安排劃款,公司真正的利潤是在美國總部。所以,如果總經理真要是像車間工人說得那樣不回來了,對他其實沒有多少損失,只是把一個爛攤子扔在國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fPiHWwBmyVoG_1ZTx8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