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學反思

2019-12-18     畫筆專點


《慈母情深》這篇課文節選自著名作家梁曉聲所寫小說《母親》,記敘了母親在極其貧窮、艱辛的生活條件下,省吃儉用,支持和鼓勵「我」讀課外書的往事,通過動作、語言等細節描寫表現了慈母對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熱愛之情。從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現出深深的母愛。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描寫細膩,情感真摯,語言淺顯易懂。我很喜歡這樣的課文,不唯美,不矯情,不浪漫,似乎是從最平淡的生活小事中信手拈來,用樸素而又平實的語言,寫出一份人間摯情。我因為這份平凡和真實而感動,所以選擇這篇文章作為教師交流展示課。其實對於課的選擇也透露出我的心境——平淡而樸實。

回首這一堂課,談談我的個人反思:

本課教學設計,我始終努力堅守以學生為主體,以情感的教學為主線,以個性的悟讀為手段,讓學生穿梭在語言文字中盡情地讀,讀出了意,讀出了情,讀出了語文的韻味,也體會到慈母的深情。

語文課程標準標中指出:要保證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使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讀中有所感悟。

課前,關注預習中的讀。五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閱讀基礎,放手讓他們在課前進行有效地預習是必要的。學習生字,掃除障礙,讀熟課文,感知大意,尋找疑慮,設法釋疑,課前的預習自然能做到有效地讀。讀通,讀順,讀熟文本,這是於永正老師說的學習課文的「保底工程」。故在課堂中第二個環節檢查預習的情況時,我只需他們說說課文的大意即可。

課中,請學生自由地閱讀,梳理學法,然後讓學生根據閱讀提示,抓住重點詞句投入到自主品讀中,學生或圈,或點,或讀,或畫,或寫,或說……交流,品味,個性化的見解暢所欲言,不亦悅乎。對文本關鍵語段的深入理解、體會,感受慈母情深,我都大膽放手,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在感悟中閱讀。抓住「哪裡使你感受頗深?」「哪裡能夠表現出慈母的深情?」讓學生去讀,去思考、去體驗感悟;再自主學習,自主感悟,所以在之後全班的彙報交流中,學生把讀懂了語言文字背後的內容,化無聲語言為有聲語言,體會到了母親掙錢的艱難,體會到了慈母情深,也感悟到了作者對母親的那份孝心、那份敬重。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母愛的慈祥,母愛是深沉的,母愛也是偉大的、無私的。

當然,本節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說自己的情感投入得還不夠,對本文中寫法的指導還不夠。評價的語言不是很豐富等。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反思,不斷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LHxGW8BMH2_cNUglVxR.html





















異地戀攻略

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