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積極探索解決醫養結合難點堵點問題

2019-10-12     隴原健康

近年來,甘肅省緊緊圍繞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採取多項措施加快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積極探索解決醫養結合難點堵點問題。截至目前,全省73.76%的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開設老年病科,96.38%的醫療機構開通為老服務綠色通道,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67%以上。

01 構建「網際網路+」醫養結合服務體系。

針對老年健康底數不清、服務不精準等問題,一是啟動建設甘肅省老年健康信息服務系統,開發全省醫養結合服務監測平台,全面動態掌握60歲以上老年人基本信息,摸清老年人健康狀況,為老年人提供精準化、分類別、針對性服務,探索實現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有效解決為老服務「最後一公里」問題。二是著手開展老年健康需求調查,依據調查結果健全完善醫養結合政策和服務體系,積極探索為老年人提供居家期上門、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一體化的健康養老服務。三是推進智慧健康養老,聯合甘肅省工信廳、民政廳印發《關於開展第三批智慧養老應用試點示範申報工作的通知》,指導和支持蘭州市城關區創建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蘭州市選取4個城市社區,積極整合醫養信息資源,以信息化、智能化等技術手段,為轄區內居民提供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城關區康樂醫院發揮省級醫養結合示範單位先行先試作用,組織研發醫養結合智能養老可視化系統及遠程探望平台,動態監控在院老人的血壓、心電等生命體徵及活動軌跡,實現入院老人與親屬全天候無障礙視頻互動,讓家屬及時了解和掌握老人在院期間生活狀況和費用明細。

02 優化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流程。

針對過去各類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中存在的障礙,一是解決機構准入堵點問題,加大醫養結合「放管服」改革工作力度,聯合省民政廳、省市場監管局制定印發《關於做好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工作的通知》,簡化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流程,實行「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讓申辦人只進一次門、最多跑一次。二是支持養老機構舉辦醫療機構,對申請內部設置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的,到所在地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備案;對申請舉辦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的,實行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對申請設立三級醫療機構的,按照相關規定指導做好規劃審批和機構許可。三是支持醫療機構內設養老機構,對具備法人資格的醫療機構申請設立養老機構的,不再要求另行設立新的法人,不再進行法人登記;對社會力量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申請設立養老機構的,到相應級別的民政部門進行備案;對社會力量舉辦的營利性醫療機構申請設立養老機構的,到相應級別的市場監管部門和民政部門進行社會服務機構備案;對公立醫療機構申請設立養老機構的,到相應級別的民政部門備案,並向所屬編辦提出主要職責調整和變更登記。

03 啟動安寧療護試點工作。

為讓疾病終末期患者從容、有尊嚴地走完生命最後一程,近期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啟動安寧療護試點工作。一是增加安寧療護服務供給,制定《關於開展安寧療護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按照「年內啟動,兩年見效,有效覆蓋」的總體部署,遴選確定蘭州、白銀、金昌等3市為國家安寧療護試點城市,兩年內在其他市州各選取一個縣市區和一個醫療機構,開設安寧療護床位,重點為疾病終末期老人提供臨終前疼痛及其他症狀控制、舒適照護等服務,並對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二是加強安寧療護服務體系建設,依託甘肅省腫瘤醫院啟動建設省級安寧療護中心,在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開設臨終關懷科,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探索建立安寧療護病床或居家安寧療護病床。逐步形成以省級安寧療護中心為龍頭,市州、縣區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安寧療護病區(中心)為依託,基層醫療機構安寧療護病床為基礎的服務體系。三是完善政策保障體系,要求各地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和財政支持,將安寧療護工作納入健康甘肅戰略布局,納入老年健康和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建設重點任務,積極發揮衛生健康部門牽頭、研究、協調、督促作用,協調發改、醫保等部門,確定試點地區安寧療護收費項目和醫保支付方式,推動安寧療護服務費用逐步納入醫保範圍,納入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完善安寧療護政策保障機制,逐步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參與、部門協作、各司其責、合力推進的良好工作格局。

04 突出居家社區醫養結合。

醫養結合服務面向的主體是居家老年人。今年以來,各級基層醫療機構積極推進醫養結合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相結合,為居家養老的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費提供1次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健康指導、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等服務, 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67%以上。制定《醫養結合與失能老年人評估指導項目管理工作規範》,確保1年內對居家養老的65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兩次醫養結合服務,主要包含血壓血糖檢測、康復指導、護理技能、保健諮詢、營養改善指導等內容。嘉峪關市建設社區建立了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責任團隊、家庭醫生團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主體,社區志願者為補充的「3+1」健康團隊,對轄區內老年人開展無盲區、全覆蓋健康服務,覆蓋人群5.6萬人。為轄區65歲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通過主動上門、預約上門和急診上門等方式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到老年疾病的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和早治療。突出醫養融合,與轄區內9家居家養老服務機構、7個日間照料中心結成「對子」,通過醫養資源互補共用,提高老年健康服務的便捷性和可及性。

05 推動重點人群醫養結合。

醫養結合服務面向的重點人群是失能老年人。圍繞失能老年人照護需求,省衛生健康委正在依託信息化手段建立失能老年人個案信息庫,啟動建設省級失能老年人綜合評估與康復指導中心,著手制定失能老年人評估標準,指導蘭州市城關區、七里河區開展國家失能老年人綜合評估與健康服務試點,組織實施失能老年人綜合評估與健康指導項目。各級基層醫療機構對轄區內提出申請的65歲及以上失能老年人上門進行綜合評估,並對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及照護者每年提供至少1次的健康指導、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心理支持等精準服務。蘭州市城關區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由甘肅百合物聯科技信息有限公司開發「百合智能健康管理雲平台」,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轄區內的500多名困難、失能老人提供上門健康管理服務,確定健康巡視員每周一次上門對老人進行健康管理,將採集到的血壓、血糖、體重、血氧、脈搏、心理慰藉等健康體徵數據,上傳至線上平台進行數據存儲、分析,並由健康管理師進行健康干預,使老年人健康管理由被動應對轉變為主動服務,截至目前上門服務已達6萬餘次。

製作:甘肅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Hspwm0BMH2_cNUghXX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