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與免疫力最相關的一些營養素,點我查看,這次介紹具體飲食法。
到底日常生活中怎麼吃,可以幫助提高免疫力、提高抗炎能力呢?
只吃7、8分飽
「不要吃太飽」,這是保護好免疫力,減少炎症的第一條,大人孩子都適用。
因為我們的體內每天都會產生衰老的細胞,食物消化的代謝反應過程也會產生大量副產物,如果這些「垃圾」沒被及時清理,就會影響正常細胞活動,引發炎症;
而孩子又因為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吃太多消化不過來,容易積食,腸道產生很多代謝廢物,就會加重炎症。
所以,一定要控制進食量,每餐吃7.8飽,要讓身體有時間清除自身垃圾,減輕身體負擔,減少炎症。
吃多少合適呢?下面給出食量參考圖,實際請以孩子的飽腹感為準。萬一不小心吃撐了,可給孩子吃助力消化的營養素。
抗炎飲食是什麼
怎麼吃,有利於身體提高抗炎水平,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醫學教授安德魯·威爾博士研究出的「抗炎食物金字塔「,可以給到我們很好的參考。
(抗炎飲食寶塔)
「抗炎食物金字塔「一共有12層,每一層食物從上往下逐漸增多。它們分別是:
第1層:健康甜品。代表食物【不加糖的乾果,黑巧克力等】每周吃2~4次,每次28克。
第2層:紅酒,每日不超過1~2杯,但不建議滴酒不沾者開始喝酒。
第3層:膳食補充劑,膳食不規則者可以每天食用。
第4層:茶,代表食物【白茶、綠茶和烏龍茶】,建議每人每天喝2~4杯茶。
第5層:健康藥草和調味品。代表食物【咖喱、生薑、大蒜、辣椒、肉桂、迷迭香和百里香等】,這類食物最好每天食用。
第6層: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代表食物【高品質天然奶酪,酸奶、雞蛋、去皮雞肉和瘦肉等】。這類食物富含優質蛋白,建議每天攝入1-2份(每份相當於28克奶酪、1杯227毫升牛奶、1個雞蛋或85克去皮雞肉)。
第7層:蘑菇。代表食物【香菇、松茸、金針菇、平菇、猴頭菇等】。蘑菇中含有可 增強免疫力的多種天然物質和菌類多糖,能減少炎症的發生幾率。建議每天食用。
第8層:大豆食品。代表食物【豆腐、豆豉、毛豆、豆皮和豆漿等】。豆製品中的大豆異黃酮具有抗氧化屬性,而且可預防癌症建議每天攝入1~2份(1份相當於1杯豆漿,半杯熟毛豆)。
第9層:魚和海鮮。代表食物【三文魚、沙丁魚和鱈魚等】,這些魚富含具有抗炎屬性的歐米伽3脂肪酸。建議每人每周攝入2~6份(1份約113克)。
第10層:健康脂肪。代表食物【優質初榨橄欖油、有機菜籽油、堅果(如核桃)牛油果以及亞麻籽等】。這些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均有一定的抗炎屬性,建議每天攝入5~7份(每份相當於1茶匙核桃油、1湯匙亞麻籽或28克牛油果)。
第11層:全穀食物每天攝入3~5份(一份等於半杯),麵食每周2-3份 (1份等於半杯), 豆類每天1-2份( 1份等於半杯)
第12層:蔬菜+水果。建議每天至少攝入4-5份蔬菜(每份約80克) , 3-4份水果(1份相當於一個中等大小的水果)
「抗炎食物金字塔」,與「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不同。「中國居民膳食寶塔」強調的是「均衡營養」,而抗炎食物金字塔則是在「均衡」的基礎上,強調食物的營養價值要能發揮「抗炎」作用。
從寶塔可以看出,抗炎飲食的大原則是:食物種類儘可能多,顏色儘可能豐富,要選擇天然有機食物,多吃新鮮蔬果、全谷豆類、健康油脂,減少精製糖和加工食品攝入。
(注意:並不是說孩子只能吃寶塔出現的食物,也不是說孩子必須要喝茶、喝紅酒,寶塔給的只是一個大方向,大家明白大原則就行)。
下面,我們一起解讀「抗炎」飲食秘籍
——蔬果、全穀類養腸道
新鮮蔬果和全谷雜豆類,在寶塔的最下面兩層,占據的面積最大,也就是告訴大家吃的量要足。
它們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對抗炎方面的作用主要是:
1、抗炎抗氧化
比如寶塔里蔬菜這一欄展示的胡蘿蔔和西蘭花 ,前者富含β胡蘿蔔素,後者富含蘿蔔硫素,都是抗氧化抗炎的好幫手;水果這一欄展示了草莓、藍莓、桑葚等漿果類,它們富含多酚,而多酚又是植物營養素中抗氧化能力最強的;菇類富含菌菇多糖,可支持免疫、減少炎症。
2、控糖
穀物這一欄強調的是全穀類和豆類,麵食占比不多,相對白米白面來說,全穀類血糖負荷更低,不會引起血糖大範圍的波動;而蔬菜、漿果類水果都是低血糖負荷的天然食物。要知道,血糖如果不穩定,會引起肥胖、葡萄糖耐量降低等問題,它們都會引發炎症[1-3]。
3、養菌
「養人先養菌」,胃腸道的菌群失調是全身炎症的來源[4-7]。人,就是一個與細菌、真菌等多種微生物共存的超級生物體,這些微生物的數量是人體自身細胞的10倍,且90%都集中在腸道里,腸道菌群可以調節免疫、降低炎症水平。
這些食物還含有的可溶性的膳食纖維(還有部分不可溶膳食纖維)又叫「益生元」,可以促進腸道內益生菌生長,是「養菌」不可或缺的原料,像洋蔥、韭菜、蘿蔔、大蒜、豌豆、火龍果、裸燕麥、土豆、木薯、山藥等等,都含益生元。
如果孩子飲食暫時難做到,可以額外補充益生元製劑。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聚葡萄糖,這些都是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常添加的益生元成分。
(常見食物重量參考)
總結
抗炎飲食中,推薦吃全穀物(比如藜麥、燕麥、玉米),多選擇深顏色的、十字花科類蔬菜(比如西蘭花、花椰菜、紫甘藍),深顏色的漿果類水果(比如藍莓、草莓),必要時可補充益生元製劑。
——健康脂肪類穩黏膜
油脂是細胞膜的組成成分,細胞膜對活化細胞,增強免疫力有很重要作用,在抗炎寶塔的第三層就是攝入健康油脂的食物。
看上圖脂肪酸對應的油類,由於大部分中國家庭習慣用歐米伽6的油脂來烹飪,比如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所以歐米伽6不僅不缺,反而是過多的,過多的歐米伽6脂肪酸會增加炎症。所以日常我們要減少歐米伽6攝入,增加歐米伽3和歐米伽系的油脂。
歐米伽3油脂,就是亞麻酸,和媽媽們都非常熟悉的DHA和EPA,它們減輕炎症的效力是公認的,在亞麻籽、紫蘇籽和三文魚、鱸魚、鱈魚、帶魚等含量較高。
歐米伽9系列的油脂是抗炎的好油脂,存在於特級初榨橄欖油、菜籽油、山茶油、牛油果以及大部分堅果中,其中,特級初榨橄欖油因為其出眾的酚類抗氧化成分聞名世界。
因中國家庭烹飪不習慣涼拌,非沿海地區的孩子,魚類海鮮也吃得少,導致這兩大類脂肪酸都容易缺乏。
(常見食物重量參考)
總結
在抗炎飲食中,推薦孩子常深海魚、堅果、牛油果、亞麻籽等,日常炒菜用歐米伽6系列的玉米油、花生油和歐米伽9系列的特級初榨橄欖油、茶油,再加上涼拌用歐米伽3系列的亞麻籽油、紫蘇籽油,這樣均衡獲取豐富優質的脂肪酸。
——優質蛋白類強免疫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物質的基礎」,人體內的各種酶、血紅蛋白、部分激素以及抗體等免疫細胞,本質都是蛋白質。
如果把人體的水分去掉,蛋白質的乾重可達50-60%,也就是說,人是由蛋白質「堆成的」有機體,足可見蛋白質的重要性。
肉蛋奶中含豐富的優質蛋白,在蛋白家族中,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谷胱甘肽、N-乙醯半胱氨酸、精氨酸、谷氨醯胺等也都是抗擊病毒重要的蛋白質。
其中,乳鐵蛋白是眾所周知的廣譜抗病毒營養物質,存在於乳製品中;精氨酸、谷氨醯胺是腸壁細胞修復重要的胺基酸,存在於水產、豆製品、瘦肉以及部分穀類中;大豆及其製品富含大豆異黃酮(也是多酚的一種),抗氧化、調控血糖。
均衡足量攝入優質蛋白的,是保證擁有好免疫力的基礎。
(常見食物重量參考)
總結
總結:抗炎飲食推薦吃大豆及其製品、高品質的天然奶和發酵酸奶、雞蛋、去皮雞肉和瘦肉來獲取優質蛋白質。
——減少精製糖、加工食品、調味品
精製糖,就是指高升糖指數、高血糖負荷的白米飯、白饅頭、白面等,還有各種含添加糖的飲料、巧克力、糖果、蛋糕等加工食品,這些食品往往也添加了很多化學添加劑、反式脂肪等,促進炎症反應,這類食物是對免疫發育是起反作用的,要少吃,
具體如何分清各種糖,請看我這篇文章:【各種糖怎麼選,低聚糖,白砂糖,糖醇,葡萄糖....都是糖,孩子適合吃哪種呢?】
最後再總結下抗炎飲食的食物選擇
蔬菜類:多選十字花科類蔬菜(如西蘭花、花椰菜、紫甘藍、芥藍)及深顏色蔬菜(如胡蘿蔔等);
水果類:多選富含多酚的深色水果,如藍莓、桑椹、草莓等漿果;
穀類:增加粗雜糧,即燕麥、玉米、蕎麥、藜麥等粗糧,白芸豆、紅豆、腎豆等各種雜豆及升糖指數低的麵食,像義大利面、魔芋絲等;
肉蛋及水產類:可選去皮雞肉、雞蛋、三文魚、沙丁魚等。減少豬肉、牛肉等紅肉類(吃瘦肉);
奶及奶製品:高品質天然奶、自製的無糖酸奶;
大豆及堅果類:豆腐、豆漿、核桃等。
油脂類:優質初榨橄欖油、山茶油、亞麻籽油、沙棘油。
調味品:生薑、大蒜、百里香等。
以上食物應根據抗炎飲食寶塔量由少到多,合理安排在每一天。
保持健康,還需要良好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再配合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遠離人員密集場所,就可以讓孩子遠離病毒的侵害哦!
參考文獻:
[1] Temelkova-Kurktschiev T, Siegert G, Bergmann S, Henkel E, Koehler C, aross W, et al. Subclinical inflammation is stronglyrelated to insulin (esistanice but not to impaired insulin secretion in a high risk population for diabetes. Metabolism (2002)51(6):743-9.
[2]Yudkin JS,Stehouwer CD, Emeis jj. Coppack sw.c-reactive protein in healthy subjects: assaciations vith obesity. insulinresistance,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 potential role for cytokines originating from adipose tissue? Arterioscler ThrombVasc Biol (1999) 19(4):972-8.
[3]Muiller S, Martin S, Koenig W, Hanif-Moghaddam P, Rathmann W, Haastert B, et al.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s associatedwith increased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interleukin 6 and co-regulated acute-phase proteins but not TNF-alpha ort receptors. Diabetologia (2002) 45(6):805-12.
[4] Erny D, Hrabe de Angelis AL, Jaitin D, Wieghofer P, Staszewski O, et al. Host microbiota constantly control maturation anofunction of microglia in the CNS. Nat Neurosci (2015) 18(7):965-77.
[5]Andersen K, Kesper MS, Marschner JA, Konrad L, Ryu M, Kumar Vr S, et al. Intestinal dysbiosis, barrier dysfunction, andbacterial translocation account for CKD-related systemic inflammation. J Am Soc Nephrol (2017) 28(1):76-83.
[6]de Jong PR, Gonzalez-Navajas |M, Jansen N). The digestive tract as the origin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 Crit Care (2016) 20 (1) : 279.
[7] B. Yan, H. Chu, D. Yang, K.-H. Sze, P.-M. Lai, S. Yuan, H. Shuai, Y. Wang, R. Y.-T. Kao, J. F.-W. Chan, K.-Y. Yuen,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ipidomic Profile of Human Coronavirus-Infected Cells: Implications for Lipid Metabolism Remodeling upon Coronavirus Replication. Viruses 11, 73 (2019). doi:10.3390/v11010073 Med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