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56三劍客」之56式輕機槍和84式手槍

2019-07-30     軍旅警營

原創:方學武 軍旅警營

關注軍旅警營公眾號

閱讀更多軍旅美文

56式輕機槍,是中國引進蘇聯RPD輕機槍仿製的,是我軍裝備時間最久、裝備數量最大的一種輕機槍。

口徑7.62毫米口徑,空槍重7公斤,初速每秒735米,射速每分鐘700發,採用100發彈鏈供彈,不明就裡的人,僅從外觀判斷,還以為此槍採用彈鼓供彈,是100發彈鏈裝在似彈鼓的鐵盒內。

此槍裝備我軍以後,取代了捷克ZB-26、歪把子、96/99式、布倫式、白朗寧M-1918等參與過二戰的輕機槍,使得我軍的輕機槍實現了制式化,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進步,與56式衝鋒鎗、56式半自動步槍同時裝備我軍步兵班,一下子使我軍的步兵槍械位居世界先進水平。

由於「56槍族」中的56式衝鋒鎗、56式輕機槍和56式半自動步槍,都發射7.62毫米× 39毫米子彈,屬於中間威力步槍彈;而同期歐美的軍隊還裝備著二戰的大威力步槍彈,事實上我軍步兵槍械歷史上第一次領先了歐美軍隊。

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的56式輕機槍,能夠有效殺傷1000米以內的有生目標,彈丸在1500米處依然有殺傷力。

此槍無單發功能,全槍只能實施連發射擊;不能使用步槍的彈匣供彈,是此槍的與生俱來的缺陷,有經驗的射手,能實施點射,即提高射擊精度,同時又節省子彈。

56式輕機槍,是我軍參戰最多的一挺輕機槍,顯示出了可靠的戰場生存能力,先後參與了西部、北部和南疆三場與外軍的衝突戰,是我軍步兵班最主要的火力輸出單元,特別是在南疆邊境衝突中,彌補了我軍自動步槍少,大都數是56式半自動步槍導致火力稀薄的缺陷,打贏這三場邊境衝突戰,56式槍族中的56式輕機槍功不可沒。

隨後,我軍又裝備了81式和95式輕機槍,但都已被命名為班用機槍,但這兩挺事實上的輕機槍,火力都不如56式輕機槍來得猛烈,來得動作可靠,性能非旦沒超越56式輕機槍,尤其是95式輕機槍,射擊距離打擊精度和56式真的沒法比,可謂每況愈下,都不如56式輕機槍。

同為75發彈鼓供彈的81式和95式班用機槍都無法撼動56式在軍中的地位,彈鼓供彈的輕機槍,都不是主流,國外先進輕機槍都採用了彈鏈和彈匣雙路供彈機制。

都什麼年代了,中國軍工還在研發笨重、結構複雜、供彈不暢、故障率高的彈鼓,真的讓軍方和軍迷無語,落後與時代,落後於戰場實際需求。

95式由於發射5.8毫米彈丸,有效射程僅為600米,其實這個指標還是人為拔高的,否則,軍工顏面不好看,機槍的有效射程竟然不到600米,都不好意思說出口,小口徑槍族化結出的碩果並不完美。


關於84式手槍:就是一把微型反恐用槍

方學武

中國人對影視劇中無處不在的德國毛瑟C-96軍用手槍非常熟悉,但真正接觸過把玩過打過這把槍的人畢竟少數。

除了駁殼槍以外,國內有許多人真玩過54式手槍,這把軍用手槍原先是我軍的制式裝備,警察包括國企人武部幹事都裝備此槍,當過基幹民兵的應該大都打過這把8發彈匣供彈,25米立姿射擊都極難上靶的手槍,所以手槍50米有效射程對大都數人來說都是扯淡。

至於84式微型手槍,除了軍迷在軍事類科普雜誌上看到過以外,真的許多人不清楚還有這把手槍存在,此槍並未真正裝備部隊,網絡上也說僅裝備了警衛人員和保衛人員。

據網上可公開收集到的資料,84式微型手槍,採用7.62毫米口徑,6發彈匣供彈,槍重僅0.38公斤,槍長0.121米,有效射程不詳。

說是「最佳射程40米」,此話並不可靠,微型手槍打40米,不是扯淡是什麼,稍微有手槍用槍經驗的人都知道。

84式微型手槍,說是「用以對付在狹小空間或近距離內出現的單個有生目標」,純屬屁話,等於沒說,因為可以套用在所有手槍。

此槍,原名84式7.62毫米保安專用手槍,發射84式7.62毫米微型手槍彈,初速只有每秒200米,且發射的子彈、彈匣等,不能和當時流行的54式軍用手槍通用,事實上並未配備所謂的警衛員和保衛幹事。

84式微型手槍,本身存世量極少,是否大面積量產,都是個問題,因此,後改名為84式保衛手槍,主要用於機組和反劫機人員。

此槍具有體積小、質量輕、易隱藏攜帶、安全可靠等特點,在近距離上,可殺傷劫機分子,卻又不會傷及周遭人員,且打不裂穿不透蒙皮和機艙玻璃,保證飛機的飛行安全,因此,可將84式手槍視作一把反恐特殊用手槍。。

此槍,極少生產,但由於體量非常小,現在,製成了工藝槍,成了饋贈外國元首和政府重要人物的國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w-OYGwBUcHTFCnf6ql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