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回升,風力增強!防火形勢嚴峻,切莫掉以輕心!

2020-03-19     張家口發布

昨日我省多地

遭遇了大風天氣

局部陣風達到9~10級,並伴有沙塵

明日風力將再次增強

全市有5級左右西北風

局地有零星雨夾雪

張家口市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

張家口市氣象台2020年03月19日16時發布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預報:

預計未來24小時(2020年3月19日20時至3月20日20時):晴轉多雲,溫度較高,風力較大。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為四級,高度火險,需引起注意,茂密林區應注意防火,加強值班巡查。

那麼在這樣的大風天氣里

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安全事項呢?

01 要注意防火

要加強對易燃品的清理;嚴禁室外焚燒垃圾、秸稈;經常檢查居住的周圍環境有無火災隱患。

02 要避開「狹管效應」

走路、騎車時少走高層樓之間的狹長通道,因為狹長通道會形成「狹管效應」,風力在通道中會加大。

03 要小心高空墜物

有些廣告牌由於安裝不牢,在強風作用下有可能倒塌;空調機、花盆及存放在高空的其他雜物均是產生砸傷事件的高危物品。

04 開車要小心謹慎

駕駛員在大風天的視覺可見度降低,開車時應集中精力,嚴密注意行人的動向,不要突然加速、減速、轉彎,要與其他車輛保持比平時更長的距離。

05 要注意輕型車的安全

由於輕型車重量較輕,所以在高速行駛中可能被大風掀起。應在輕型車上放一些重物,或者慢速行駛。

06 要儘量少騎自行車

在大風天氣中,一旦側風向騎行,有可能被大風颳倒,造成身體損傷。

此外防範大風的同時還要注意防範火災

大風天氣消防安全提示

春季,天乾物燥且易出現大風天氣,火災風險高,稍有疏忽,極易引發火災事故。一個小小的煙頭或是祭祀焚香不慎遺留的火種,就可能引發一場火災。

大風天氣要警惕五大危險:

不亂扔煙頭。大風天氣,點火吸煙和亂扔煙頭極易引發火災,因此必須時刻注意熄滅煙頭、煙灰,務必妥善保管和使用火柴、打火機等火種;

不露天燒紙。採取燒紙、焚香祭祖時,如果余火處置不當極易死灰復燃引發火災;

不點火燒荒。一些農民喜歡在春耕前點火燒荒。其實,這些方法既不科學,又存在著很大的火災隱患;

不郊遊野炊。隨著疫情好轉,加之天氣轉暖,許多人打算外出郊遊,如果隨意亂丟煙頭或者野炊時遺留火種,都可能造成山林火災;

不違章作業。按照有關勞動操作規程,大風天氣禁止進行明火、電氣焊等危險勞動作業,但仍有人心存僥倖,違規操作進而引發火災。

春季天干、物燥,歷來是火災事故的高發期,河北省消防救援總隊發布大風天氣消防安全提示,提醒社會公眾加強火災防範。

1、落實主體責任。各社會單位要嚴格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保持「生命通道」暢通,定期演練應急疏散預案,檢查消除火災隱患,加強值班和防火巡查,嚴防火災事故發生。

2、增強防火意識。居民、村民要及時清理家中陽台、樓道、房前屋後可燃物,防止外來飛火引燃可燃物引發火災;農村家庭使用爐灶、燃氣灶時不要堆放秸稈、柴草,傾倒的爐灰應及時用水徹底潑滅,防止復燃。

3、避免遺留火種。不要亂扔煙頭,以防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災。春耕生產若需動火,要有專人看護,注意附近環境,遠離山區、林區、房屋住所和草料堆垛等區域,並做好防火措施。此外,禁止焚燒垃圾和野外燒荒。

4、嚴防電氣火災。農業大棚、養殖廠棚舍的基本構件多是易燃物質,遇明火燃燒快,加之春季大風天氣頻發,易出現火燒連營的情況。因此要規範使用電氣設備,及時更換老化線路,避免超負荷用電和違規使用電熱器具。有關單位要加強對架空電線的維護,防止風大線路碰撞打火,引發火災。

5、規範明火作業。復工復產企業進行戶外明火作業時要嚴格履行動火審批手續,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前要及時清理作業區域可燃物,並配備滅火器材,現場滴落焊渣區域要設置專人看守;遇有大風天氣,應停止一切動火作業。

6、嚴格管控火源。嚴禁攜帶火種進入倉庫、堆垛、貨場等危險區域,車輛必須加裝防火罩並在指定的地點停靠,不得在庫區臨時加油或維修車輛。進入森林、山林等地戶外遊玩時嚴禁吸煙或野炊,以免引發山火。

7、提倡文明祭祀。提倡文明祭掃,通過在網上祭祀、獻花等形式追思先人,寄託思念。嚴禁攜帶火種上山,切勿在山林草地、交通路口、廣場小區、巷口樓道等場所焚燒冥幣、冥物。社會公眾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火災隱患請及時撥打96119舉報,如遇火情立即撥打119報警。

遇有火情

請及時撥打119報警

發現火災隱患

請及時撥打火災隱患舉報投訴電話96119舉報

大風天,復工復產時

一定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來源:綜合自河北新聞網、張家口氣象等編輯:糖糖

轉載此文章請註明:張家口發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9l99HABfwtFQPkdbfMP.html


警方公告!

2020-04-22



督 查 公 告!

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