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哪些病會找上你?大家千萬要注意

2019-07-26   北京國醫源

又到了一年一度最難熬的日子——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這種「邪」很容易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健康。三伏天,是一年中最容易生病的時候,所以大家要格外注意養生。

入伏後,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讓我們來看一下今年的三伏天時間表!

三伏天時間表

2019年三伏天時間:共40天

7月12日-7月21日,初伏,10天7月22日-8月10日,中伏,20天8月11日-8月20日,末伏,10天

現在已經進入中伏,天氣一天比一天熱,我們仿佛置身於一個大蒸籠里,動彈不得。在這種悶熱的天氣里,是我們最脆弱的時候。熱浪襲人,酷暑難耐,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

三伏天容易患哪些病

1、心腦血管病

每年最熱的7~8月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高峰期。受夏季出汗多、血液黏稠度增高以及高溫心煩等影響,夏季心腦血管病一旦發作,就多是心梗、腦卒中等急症,更需警惕。

2、胃腸病

三伏天因為天氣炎熱,冷飲成為很多人的「救星」,恰恰夏日裡最受歡迎的冷飲是胃腸道疾病主要誘因,大量進食冷飲後,胃腸道血管因冷刺激而急劇收縮,血流量減少,造成胃腸功能紊亂,甚至出現腹痛等。

3、中暑

夏天最常見就是中暑,別小看中暑。中暑嚴重可導致各種疾病,甚至昏迷、猝死等。三伏天酷熱,更容易引發中暑。中老年人或者室外勞動就很容易中暑,導致頭暈、出汗等不適症狀,嚴重的還會出現血壓下降、脈搏增快。

4、空調病

三伏天裡,許多年輕人幾乎所有時間都在空調房裡待著,這樣雖然很涼快舒適,但是長時間在空調房裡待著會使身體各項機能下降,抵抗力越來越低,出現過敏現象。而且長期在密閉的空間裡空氣也得不到流通,容易滋生細菌。

三伏天我們應該怎樣養生呢

夏季以養心為主,三伏天尤其要注意養好心臟。要保持心平氣和,多做一些平和、安靜的事情修身養性,比如練練毛筆字,下棋,聽舒緩的音樂等。

除了養心,三伏天還要注意防寒,大家會有疑問這麼熱的天為什麼要防寒呢?因為三伏天開始,人體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頂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腠理開泄,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人們在夏季多喜食冷飲,愛吹空調,這些過度貪涼的行為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很多病都是由於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或過於貪涼致外邪入侵所致。

所以,三伏天要防寒!要少吃冷飲,多喝溫水。不要等到口乾舌燥時在喝水,平時就要多喝水,並養成睡前半小時和清晨起床後喝水的習慣。少吹空調,無論是開空調、吹電扇還是窗邊納涼,都要避免長時間直吹。夜晚睡覺時,門窗別開小縫兒,以防虛邪賊風。

小貼士

三伏天體力消耗增大,會損失不少蛋白質胺基酸,適當吃些雞肉等高蛋白的食物,有助補充體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