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區上腦膜瘤,看醫生如何既保證不偏癱又完整切除腫瘤

2019-09-16     首醫大三博腦科醫院

供稿:重慶三博江陵醫院

腦膜瘤是顱內第二常見的原發性腫瘤,位於硬腦膜與蛛網膜之間;其發病率與年齡和性別有關,好發於40~60歲的中老年人,其中女性居多。

家住在綦江某村的劉婆婆,一個月前開始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肢體顫抖、麻木症狀,在家人的陪伴下,到當地醫院就診,考慮腦缺血,予藥物口服後症狀緩解,但仍有間歇發作。為進一步尋求治療,慕名來到重慶三博江陵醫院。

入院後,副主任醫師李雲查體及完善相關檢查發現,劉婆婆患有高血壓病3級(高危),一直服用降壓藥治療,頭顱核磁共振提示:左側中央區占位性病變,伴周邊水腫,考慮腦膜瘤,大小約4.0×4.0×3.5cm,雙側額葉、半卵圓中心及側腦室周圍白質缺血性改變。

三博癲癇與腦功能疾病診療中心重慶分中心主任、神經外科主任劉長青教授認真查看了劉婆婆的檢查結果,考慮腫瘤位於左側大腦中央區,術後並發右側肢體偏癱可能性極大,又因腫瘤緊鄰後矢狀竇,術中出血量可能較大。於是,劉主任立即組織相關科室討論,決定先行控制血壓,在血壓正常以後可行左側額頂開顱左側中央區腦膜瘤切除術。手術的目的主要是切除腫瘤,解除壓迫,防止腫瘤繼續增大損傷腦功能及危及生命,但是也要最大可能保護其功能,減少偏癱的可能。

就患者目前病情、手術治療方案、手術風險及相關併發症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說明,患者有強烈手術願望,在取得家屬同意及血壓得到控制且無其他手術禁忌後,於2019年8月22日由劉主任主刀,在李雲副主任醫師和蘭飛醫生的支持及手術麻醉科的配合下,歷時4個小時,完整的切除了腫瘤,並對腫瘤基底附著大腦鐮硬膜予燒灼滅活處理,瘤周腦組織等均保護完好。

術後一周,劉婆婆恢復良好,四肢可自行活動,右側肢體稍差,可下床走動。

劉教授提醒大家,如果有頭痛、肢體麻木、癲癇、視力下降、嗅覺消失、走路不穩等症狀,應及時就診明確病因;特別是一些病人看似無症狀或症狀較輕,但有可能隱藏著生命危險。隨著影像技術(特別是CT和核磁共振)的普遍使用,腦膜瘤在相對較小時就可以被診斷出來。若在腦膜瘤較小時採取積極的治療方式,可避免長大了壓迫功能區,減輕臨床症狀,可降低手術風險,提高預後效果。因此,每年健康體檢時,40~60歲的中老年人可增加頭部CT檢查項目,特別是女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sxkRm0BJleJMoPMh1k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