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德:願你往後的笑容都是發自心底的快樂,而不只是你的保護色

2019-07-29   籃球之樂

「魔獸」時代(2004-2012)

在天賦溢出的聯盟,「橫空出世」這個詞常會被濫用,但用在德懷特·霍華德身上,卻是再貼切不過。

2004年,「菜鳥」霍華德闖進了奧蘭多魔術的訓練營,就像是一個身體過度發育的高中生走進大學校園,初見的便是一群男同學圍著欺負一個小姑娘。

他衝進去可不是為了救人,只是大吼一聲,「放開那個姑娘……讓我來。」

只見他就那麼直直的跳起,忽的就躥在了半空中,嘴唇輕吻籃筐,任由其他男人們站在四周,齊刷刷下巴驚落一地。

這個突如其來的「籃筐之吻」,讓魔術管理層興奮的手舞足蹈。在之前的選秀大會上,他們甚至直到最後一刻,才在奧卡福和霍華德之間,選定了後者。他們差點就錯過了一頭猛獸,而成就另外一枚「水貨狀元」。

那還真的是一頭猛獸。

第一個賽季,他就憑藉賽季場均12分10板,開了高中選秀菜鳥籃板上雙的先河,隨著聯盟不再允許高中生參選的政策推行,這個記錄,從此「絕了後」。

2005年,魔術果斷而堅決的將陣容清洗一遍,把霍華德正式奉為建隊核心。

主教練大范甘迪如獲至寶般,為霍華德量身定製了專屬體系——魔術版「一星四射」,也叫「半圓形進攻體系」:呆在禁區里的霍華德為圓心,其他四個射手圍著他,成半圓形四散站位。擁有反人類身體素質的他,在那個體系之下,如虎添翼。

進攻端,4個射手牽制了大量防守火力,讓他可以在禁區里予取予求。防守端,他是聯盟歷史上罕見的單防和協防同時爆種的怪獸。三分線里宛如巨蛛橫行,禁區底下更是遮天蔽日。

2009年,他獨自帶隊拿下隊史第二的59勝,在東部決賽上與詹姆斯的騎士狹路相逢。那是他巔峰中的巔峰,儘管當時全世界都以為那只不過是他的開始。

他幾乎一個人就將騎士的整個進攻體系就給徹底摧毀,而自己則在禁區里翻雲覆雨,氣吞萬里如虎。25歲的狀元詹姆斯顯然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就被24歲的狀元霍華德掃地出門。

從那之後,「魔獸」這個綽號,就成了聯盟幾乎所有內線心頭揮之不去的——噩夢。

可魔獸終究還是沒能一蹴而就,因為他面對的,是科比和家嫂的紫金湖人。沒有一點點懸念,就像是大人戲弄3歲小孩子般,輕鬆寫意的教訓了年輕氣盛的霍華德。

2009年發生了很多事,對於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詹姆斯早已登基做了「小皇帝」,但「魔獸」卻獨力將他拉下了東部王座。而西部世界更加恐怖,在馬刺GDP碩大的陰影之下,保羅打出了巔峰數據,卻還是被科比搶走了生涯唯一那座MVP。

科比成了那個群星璀璨的年份里,最閃耀的星,他將MVP和FMVP集於一身。詹姆斯從那一刻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能夠成為騎士的答案,因為他發現自己甚至連東部都出不去,又拿什麼去和西部的豪強抗衡?

而命運,開始將兩個看起來剛剛站上巔峰,前程如漫天錦繡的兩個人,奇妙的聯接在了一起。這兩個人,便是共同出生在1985年的魔獸與保羅。

2009年夏天,魔獸錯過了總冠軍,而保羅錯過了MVP。他倆的身體都出了問題,只是,魔獸的脊背是暗傷,而保羅則遭遇了毀滅性的半月板撕裂。

曾經他們以為的天長和地久,其實在那一個夏天之後,都已經不再擁有。只是當時的他們,都還不知曉。

保羅不得不調整了自己的控球模式。

曾經他無比華麗的假動作無縫對接下一個假動作,消失不見,那些如黃蜂蜇人般的輕巧靈動,也隨之遁形。但他變成了節奏大師,他不再以速度強吃,開始主動尋求動靜之間的平衡。他的團隊意識更強了,他對場上的形勢變得洞若觀火,於是他的傳球更加神出鬼沒。

當然,因為速度的斷崖式下滑和身形的天然劣勢,他開始依賴於隱蔽性的小動作,去為自己贏得一丁點兒的出手空間,這也讓他直到今天都飽受詬病。

而魔獸只是隱隱感受到自己脊背的「阿喀琉斯之踵」,但他抵擋不住那種飛天遁地的快活。在那個賽季的全明星賽上,他表演了罰球線起跳接球的驚天暴扣。當他披著「超人」的斗篷滯空滑翔,一度讓無數人恍然以為,「超人」真的活在人間。

2008年到2001年,魔獸創下了聯盟歷史上最駭人的成就:他在DPOY的寶座上,連坐三屆。在他之前,兩連莊都是極其奢侈的。這個東西不像其他,很難靠球員主動去刷一刷,就能實現。

但遺憾的是,個人榮耀並無法跟團隊成績相得益彰,魔獸和魔術變得相看兩厭。魔術覺得魔獸空有數據,而魔獸責怪魔術引援不力。而且他對大范甘迪也生了嫌隙,他覺得教練的水平也就不過如此。

當一個人對某一種東西產生了興趣,哪怕只是粒微小的種子,都會長成參天大樹;而當一個人開始討厭一種東西,分開,就幾乎是早晚的事情。

2012年,魔獸決定跳出合同,告別彼此廝守8年的魔術。儘管他的「快樂籃球」理念在最後一兩年的時間裡沒有實踐,但對於魔術,他心懷感念。他多慶幸2004年是魔術抽中了狀元簽,而當時的魔術朝思暮想的,就是一個大中鋒。

否則,他就不會有那麼偉大的開局,不會讓他成為史上第一個全勤首發的菜鳥,而且如此迅速的就被主隊奉若瑰寶。

可他並不知道,人挪不一定活,樹挪也不一定就非死不可……

「火花」時代(2012-2016)

2012年,魔獸的「選擇一」是舉世矚目的大事件,僅次於當年詹姆斯的「決定一」。

魔獸千挑萬選,決定將渾身的天賦和他的「快樂籃球」理念,帶到洛杉磯。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同跟隨他來的,還有埋伏體內多年的傷病。

科比、霍華德、家嫂和納什組成了湖人新版F4,看上去就像是無敵號銀河戰艦。可他們並沒有盼來絕世無雙的戰績,而是享受起了輪流住進MVP病房的待遇。

新F4成了一個大笑話。他們僅僅一年就分崩離析。霍華德發現科比實在太難相處,趕緊調頭來了個「選擇二」。這一次,他領先於詹姆斯一年。儘管身體不復往昔,但他的「選擇二」還是在自由市場掀起了滔天巨浪。

庫班是追逐霍華德大軍中最兇猛的一員,他甚至為了霍華德拚命節省薪資空間,最終將2013年選秀權都交易了出去。而那個選秀權,小牛隊的總經理尼爾森原本已經計劃好了,要選「希臘怪獸」阿德托昆博——也就是2019年的新科MVP「字母哥」。

所以庫班對於跟那之後的霍華德相關的所有人或事,都恨之入骨。他遷怒起了火箭,橫刀奪愛了帕森斯,最後灰熊「躺槍」,吞下了隊史最毒辣的苦果。但那些枝節實在太繁雜,不是一個故事就能說完整。

後來的劇情就是,霍華德在給庫班的回話里,說了一句「這世界上沒有比你更好的老闆了,所以我選擇……詹姆斯·哈登。」

在庫班莫大的失落中,火箭繼姚麥之後,又組成一個表面上看起來華彩奪目的內外組合。

有人說,霍華德總是不能在對的年華遇上對的人,才悲劇了自己的「後半生」。他們這樣戲謔霍華德的中間4年——「想玩的時候,遇見了凌晨4點的科比;想贏的時候,又遇見了凌晨4點的哈登。」

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但歸根結底,卻沒有那麼簡單。

離開魔術的時候,他還是球隊無可置疑的戰術核心。但等他的身體開始式微,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那種純靠身體強吃的打法,已經在走下坡路。

他也沒意識到,當身體不行的時候,自己就需要精進武器庫。他還是不用心練習罰球,以至於被人無數次砍得鼻青臉腫,卻無法在罰球線上懲罰對手。

他最大的失誤是,他選擇的球隊,都有各自的,當仁不讓的領袖。

湖人有科比,歷史上最接近喬丹的存在,勝利的偏執狂。他的那套「快樂籃球」,肯定會被科比虐得體無完膚。

於是當科比後來再戰霍華德的時候,對他怒噴一句「軟蛋」,霍華德登時氣得火冒三丈。霍華德嘴上回懟,心裡暗自也憋下一口氣要證明自己,要扔掉「快樂籃球」。

可他始終捨不得扔掉的,是「偶像包袱」,是那個從一開始就神壇高駐,便再也不肯降下身位的往昔崢嶸。

所以他與哈登,依然不能融洽相處。

哈登需要霍華德的擋拆,可霍華德卻更願意像個老大一樣呆在禁區,拿著球一個個的鑿進去。他曾經也的確努力的去適應過他的身體滑坡,他去找奧拉朱旺學腳步,同時瘋狂減重。但可悲的是,他一邊邯鄲學步,一邊卻弄丟了噸位。他最之前擅長的背身勾手,不是被頂住,就是被切走,近乎聊勝於無。

他不再是魔獸,而變成了「火花」。有時候發出耀世的光,更多的時候則是啞火。

當天賦超群的內外線自我割裂,而火花又不能持續閃耀,哈登一看,還是放下那些不可企及的幻想,轉頭抱起卡戴珊更為實際。

他倆就這樣彼此消耗著,虛度了3年時光。他們都不是那種會主動尋求解決方案的人,所以就這麼默默的忍耐著,忍不了了,便是又一次別離。

離開休斯頓時,他說了一句無比傷感的話——「我想我,是再也不會快樂了。」

霍華德回到他的故鄉亞特蘭大,他期盼著,能從這裡重新出發,再次獲得騰飛的力量。

但他不知道是,聯盟在這四年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勇士將籃球打進了「小球時代」,他這樣的傳統中鋒,除了干點藍領的苦差事,湊齊一些常規出場時間,已經再也不被追捧和垂愛了。

「毒瘤」時代(2016-2019)

2016年,老鷹沒能讓他重生,反而是加速了他的隕落。

他只是在那裡刷了一些數據,超越了一堆歷史人名,然後,開啟了被人交易的嶄新履歷。在那之前,只有他拋棄別人,而第一次拋棄他的,竟是他的家鄉球隊。

2017年,他和31號簽,換得了黃蜂的41號簽,以及普拉姆利和貝里內利。2換3,總算是顏面尚存。他又刷了一些數據,超越了另外一堆人名。

2018年,他被交易到了籃網,換得32歲的莫茲戈夫和2個次輪。1換3,漲價了嗎?不。斷崖式貶值。因為籃網根本只不過把他當作了籌碼,一場比賽沒打,他就被裁掉了。

但那並不是最壞的,至少華盛頓奇才相信霍華德還有價值。他們給他提供了一份2年1100萬的合約。

在這裡需要插進另外一支序曲。

與他同年的保羅,在同樣的夏天,簽下了4年1.6億,那份合同,甚至比詹姆斯還要多出200萬美金。想起保羅2009年就遭遇了半月板撕裂,想起曾經他才是那個單換巔峰詹姆斯的人,他臉上那標誌性的笑容背後,是絕望般的悲從中來。

加盟奇才的記者會上,他說出了NBA歷史上最經典的開場白:

「我一開始學了8年魔術,然後去了洛杉磯旅遊,又在休斯頓造了一段時間火箭,之後學會跟老鷹一起翱翔天際,不過很快就被天上的黃蜂蟄了一下。我掉進了網裡,掙脫了許久才找到了出口。這只不過是一個玩笑,但那一切經歷,也許就是為了教會我如何成為一名奇才……」

的確,那是他到奇才之後說的玩笑,但後來玩笑成真了,他並沒有成為什麼奇才,而是又被轉賣了一邊,淪為了灰熊,然後,在2019年的仲夏夜被第二次裁員,夢醒之後,現實全面坍塌。

真的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從短短的7年時間裡,就從無所不能的魔獸,變成了神憎鬼厭的「毒瘤」。

一年一支球隊,被交易,被裁員,流浪的像「孤魂野鬼」。最後的最後,華盛頓奇才的總經理在交易完成之後,說出這樣的話——關於交易霍華德,我覺得這是我做總經理以來,最輕鬆的決定,因為我只用了15分鐘。

這些年,他真的反思過自己,但也許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人的一生,運氣總會變好,但性格不會。」

他曾經跟媒體檢討自己,說當初跟科比還有哈登鬧得不愉快,都是他性格上的缺陷太致命。

如今,等他終於明白科比為什麼當初會罵他是「軟蛋」的時候,他已經再也無法贏得任何一支球隊的青睞了,他再也無法繼續在場上證明自己不是「軟蛋」了,這是一種怎樣無力的悲愴?

時間總能讓人明白一些事,可有些懂事來的太遲,早已是物是人非萬事皆休,除了惋惜,連後悔都變得廉價,變得無人可以傾訴了。

當無數風言風語朝他湧來的時候,他才發現,人生可能有無數種模式,而他這「高開低走」的人生,最最無力消受。

了解霍華德出身的人都知道,他父親稱他是「奇蹟之子」,因為他母親在懷他之前,已經足足流產了7個。

而這些,也許在他生命中注入了太多的不安定感,以至於他會走向另外一個極端——他至少與8個女性,產下了9個私生子。也許還有更多,但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

他也許就是想要用這種方式,去保住自己的孩子,同時儘可能的不想讓他的女人,再嘗試一遍他媽媽遭遇的苦難。

我們都該懷有巨大的善意,去探求那些看起來匪夷所思的背後,是不是也隱藏著美好的初衷。

對於霍華德,我們就應該有這樣的包容。因為他實在帶給了我們太多靈魂的震顫與悸動。他的笑容是人世間最好的治癒。儘管離開魔術之後,他的笑容已經不再只是發自心底的快樂,而僅僅只是他的保護色。

有一次,別人問他,你為什麼這麼愛去夜店,他說,哈哈,你們都以為我是去嫖妓,但你們錯了,我是去拯救他們的靈魂。

霍華德,你已經擁有那麼多的孩子,你終究該長大了。就算曾經你真的只是為了拯救他們的靈魂,那麼接下來,你是不是該全身心的投入另外一個「戰場」,去好好的拯救——你自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