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最大的評估報告指出:過去30年里昆蟲數量少了1/4

2020-04-27     煎蛋

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調查評估顯示,過去30年里,昆蟲的數量下降了近25%,歐洲地區昆蟲損失的速度更快;這一令人擔憂的趨勢使科學家震驚不已。

評估報告結合了來自近1700個地點的166次長期調查,同時發現存在某些昆蟲正在逆勢增長。特別是在採取行動清理污染的河流和湖泊之後,淡水中的昆蟲每十年增長11%。但是,相關昆蟲數目僅占總量的10%,且不具備為農作物授粉的功能。

研究人員說,在許多地區,對昆蟲的研究仍很稀缺,南美、南亞和非洲的數據很少或壓根沒有。農業和城市化使野生生境迅速被破壞,可能大大減少了昆蟲的數量。

昆蟲是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動物,總質量比人類多17倍,對於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至關重要。它們為植物授粉,是其他生物的食物,參與有機物垃圾的降解過程。

科學家們警告說,如果不阻止當前的勢頭,就會「對人類生存造成災難性後果」。有專家估計,在過去的50年中, 50%的昆蟲滅絕了 。

之前有研究顯示,昆蟲的數量大幅減少,如德國損失了75%而波多黎各為98%。但最新的、更廣泛的研究發現,損失率沒有那麼誇張。但是,領導這項研究的萊比錫德國綜合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Roel van Klink表示:「24%這一數字足以令我們警惕。人們應該永遠牢記的事實是,我們的生存依賴於昆蟲。」

他們的研究發表在《科學》上,同時估算了損失率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歐洲似乎變得越來越糟——令人震驚,但是原因未知。」范·克林克(van Klink)說。在北美,下降趨勢趨於平緩,但降低幅度很小。

在其他地方,數據稀疏得多。范·克林克說:「但是從我們的結果中知道,城市的擴張對昆蟲不利,因為所有地區都曾是自然棲息地……毫無疑問,城市化對昆蟲和那裡的所有其他動物有害。」

范·克林克表示,自然保護區里的昆蟲只比保護區外的略好。「我們的發現令人震驚——這意味著那裡也出了問題。」

棲息地被破壞、殺蟲劑和光污染推動了昆蟲的流失。儘管有明顯的局部實例,但氣候的影響尚不清楚。范·克林克說,氣溫和雨水的變化可能會傷害某些物種,同時會助益於其他物種。

但他強調說,另一項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正在減少植物中的營養成分,同時大大減少了美國堪薩斯州草原上蝗蟲的數量。

薩塞克斯大學的Dave Goulson教授指出:「人們應該關注昆蟲。好消息是,一些水生昆蟲的數量似乎在增長。但是大部分昆蟲是陸地昆蟲。」

環保慈善機構Buglife的負責人Matt Shardlow說:「許多昆蟲物種都面臨滅絕的威脅,這項研究表明昆蟲的數量也在以不可持續的速度下減。儘管最新估值低於之前的最糟數據,但仍非常陡峭。飛行昆蟲的大量減少仍是正在發展的生態災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LlDunEBnkjnB-0zhe9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