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的「草」與「黃」之辨

2019-07-26     正華黃花梨

大果紫檀俗稱緬甸花梨,是清朝時花梨木的主要原材,不少傳世的古典家具都是用大果紫檀製作而成,其中不乏精品。

大果紫檀主產於緬甸、泰國和寮國。其木紋清晰,心材呈桔紅、磚紅或紫紅色,常帶深色條紋;劃痕可見至明顯;木屑浸水後水呈淺黃褐色,有少許或無螢光。木纖維壁厚,結構細密而均勻。因大果紫檀有一種悠長醇厚的香氣,人們還贈與它一個美譽——香花梨。

在明清家具中,有大量的花梨木家具存世。乃至故宮中的一些宮廷家具,也以花梨木為材。筆者在游賞故宮時,曾親眼所見。然而,無論是名稱還是外觀,花梨木與黃花梨都有幾分相似,乍看之下難以分辨。

業內對於一些老家具材質的鑑別,也常常為此出現爭議,皆因花梨木和黃花梨樣貌相似所致。尤其是一些對木材不甚了解的消費者,若要做出準確的判斷更是非常困難。

花梨木,在明清之際並沒有和黃花梨區分開來,進口的紫檀屬花梨木類的木材與產于海南島的黃檀屬的降香黃檀均被稱為花梨,二者同科不同屬、不同種,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木材。

花梨木,豆科紫檀屬樹種。紫檀屬約有30個樹種,除檀香紫檀歸為紫檀木外,另有7種為花梨木。而按照《紅木》國標氣干密度未達到0.76g/cm3的其餘木材,不屬於紅木範疇,統稱為亞花梨。

市場上有個別不良商家,通過對亞花梨染色、做舊以及表面塗抹硬化劑等手段以冒充黃花梨或紅木標準中的花梨木在舊貨市場、家具城進行銷售。這類木材的共同特點是比重普遍較輕,材質疏鬆、棕眼較長,顏色以紅或淺紅為主,一般是80cm-160cm的大徑材。

黃花梨的木性極為穩固,無論寒暑都不易變形、開裂、曲折,有一定的韌性,適合製作各種家具;花梨木顏色鮮艷,肌理細膩,紋理清楚;亞花梨木質更為粗疏,棕眼過大,色土黃乾澀而無光澤。

鑑別一件老家具是花梨木還是黃花梨,可以通過以下幾點:

黃花梨花紋細膩生動,清晰可辨,不雜亂無章。黑線花紋居多,偶爾能見到深褐色和紅線花紋,有「鬼臉」。好的黃花梨油性佳,製成家具不易變形;

花梨木的花紋相較黃花梨來說變化較少,花紋略顯散亂,沒有章法,且紋路不夠細密,棕眼較粗大。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若一件老家具的造型和紋飾呈現晚清民國時期的特點,則這件家具為花梨木的可能性較大,要仔細甄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9dONmwB8g2yegNDXs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