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陽詩畫 | 陳瓏——《拾穗集》25

2023-11-19     馮曉暉

原標題:潯陽詩畫 | 陳瓏——《拾穗集》25

《潯陽詩畫》發布九江藝術家們的文藝作品,以期使本地的藝術創作得以廣泛傳播。本系列在「潯陽敘話」和「馮曉暉」兩個公眾號上首發,並在國內主流自媒體網站(今日頭條、百度、搜狐、新浪、網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轉載。歡迎投稿。

本篇節錄自陳瓏作品《拾穗集》。攝影:王毅。

480 熱愛生命的最好表達方式,就是不中斷地戀愛。

481 孩子的性格是父母期待的影子。

482 請你幫忙的人,在請你的時候,就已經把報酬給你了。

483 把那些小痛苦隔絕在孩子的門外,無異於把這些小痛苦集中起來,待你離去後,再一起降臨在他們頭上。

484 跑步的人無法傾吐心聲。

485 孩子茁壯成長的基礎,依然還是有秩序的常規生活。

486 孩子們經常在試探我們對他們行為寬容度的極限。

487 對愛沒有反應的人是不存在的。

488 精神虐待的後果遠比生理虐待的後果嚴重得多。

489 孩子一興奮,就不知分寸了。大人又何嘗不是這樣。

490 一個會走路的孩子,總在用行動來要求我們更加注意他。

491 屈服只會使孩子埋下逆反的種子。

492 恐懼造成最大的後果是思想負擔。

493 通過自我奮鬥而獲得成功的父母,時常又把孩子自我奮鬥的路堵死。

494 家長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滿信心,孩子就能學會自信。

495 第一縷春風拂來,總是由女人無意感覺到的;而第一片秋葉的落下,則是由男人們來有意提醒。

496 生活一自在,大腦就開始遲鈍。

497 我們大多數的成功,都是及時地利用了對方的失誤。

498 歸根是落葉無可奈何地嘆息。

499 研究我們理論最深刻的正是那些時刻都想消滅我們的敵人。

500 不能嘲笑自己的人,也就無權嘲笑別人。

501 不知道何時人們才能夠明白:我們處理問題的方法,都是我們自言語同自己商量的結果。

502 關心他人,具有平復心靈創傷的顯著效果。

503 自我憐憫絕不可能增強心理耐力。

504 只要對自己命運能保留一點支配能力的人,逆境中他總是會想出一些辦法來的。

505 不被難以抗拒的現實所麻醉,我們就一定可以激發出驚人的力量和智慧來指揮自己的命運。

506 厄運降臨的時候,人們首先就是不肯相信自己潛在的能力。

507 我們的日記,一半是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懺悔;另一半則是對別人內心世界的猜測。

508 我們的內心世界由兩個人組成,一個人在生活,別一個人則在指導生活。

509 激動是對可能發生的事情充滿關切。

【作者簡介】陳瓏,男,1957年12月生,江西九江人,大學學歷。做過報社記者,現為某教育集團區域總監。詩人,1987年加入江西省作家協會,潯陽區第六、七、八屆政協委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f85ccfd93a2e49b0f897a5fae6604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