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今年在拍的影視作品裡,《1818編輯部》是我最看好的短劇

2023-05-21     娛扒乩

原標題:為什麼說今年在拍的影視作品裡,《1818編輯部》是我最看好的短劇

民生新聞節目《1818黃金眼》要改編成短劇的消息一出,網絡上開啟了一波不小的討論。

許多看過節目的網友表示腦海里瞬間出現了許多畫面,開始踴躍提名經典案例和名場面,希望納入《1818編輯部》的故事裡。

還有積極推薦演員的,比如建議邀請王一博來演小吳,

讓熱心市民朱先生本色出演,

(這個節目有一種給人褪去顏色還原本真的魔力,所有人上了這個節目都是普通民眾,幾千萬幾百萬隨便出的人在節目裡也不過是小王,小林,朱一龍在他們的鏡頭下也不是什麼大明星,不過是個熱心市民而已)

喊紫金陳過來沉浸式客串,演腰痛治腰被騙的自己,(這裡忍不住引用網友的神評「任何人只要上1818黃金眼,都會變成看起來不太聰明的樣子。」想不到吧,寫出過《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懸疑推理神作的作家也會被騙)

還有盛情許願讓「1818黃金眼男團」出戰的,像被浴室玻璃門割傷手找物業維權的小張,杭州蕭山租車出問題的吳先生,投訴快遞的李先生,被月嫂坑了的寵妻好男人劉先生……這些長得有點帥的新聞當事人們。

不過也有一些網友提出疑惑:一檔新聞節目有什麼好拍的?是沒有好編劇寫不出好故事了嗎?認為影視編劇不會原創的話,改改網文或者漫畫也比改新聞要強。

如果,你也有同款不解和疑惑,那是時候隆重介紹一下這檔「新聞節目」的巨大潛力了:

靠譜的製作團隊:才華打底格局先行

有不了解這個節目的人會疑惑,這不就是一檔普普通通的民生新聞節目嗎?

是,也不是。

這檔節目2004年元旦開始播出,很多時候一本正經的播一些雞毛蒜皮和奇人異事,總能產生一些奇奇怪怪的笑點。堪稱新聞界的叛逆先鋒,內容界的快樂源泉。

其實他早已不僅僅是一檔新聞欄目,一直緊跟潮流,更新玩法。

在地方台播出的民生新聞節目《1818黃金眼》評分9.4

迎合年輕人的表達,進駐B站,打造的新聞評述欄目《bilibili@黃金眼》評分高達9.8,

2011年,節目也追著短視頻的風口,在各社交平台開設帳號,孵化達人,開始做自己的融媒傳播矩陣。

在2014年更是先人一步開啟了新媒體直播,還偶有嘗試線上直播,線上賣貨,搞錢去搞公益。

節目自己標註的是「民生新聞」,某瓣上卻給人標成了「脫口秀」,我覺得還是某網友形容的「新聞綜藝」更貼切。既有新聞真實、公開、時效、針對性等特點,又具備綜藝的娛樂性和流行性。

《1818黃金眼》立足民生新聞,內容來源於浙江老百姓的生活,能成功出圈離不開節目幕後團隊的才華輸出。

比如總能發出「靈魂拷問」的耿直前線記者,

總能從雞毛蒜皮小事裡發掘亮點,沒亮點創造亮點的攝像;

冷笑話神轉折信手拈來,腦洞大路子野的文案編輯;

通力合作之下,貢獻了諸如「美發美容成整容,紋眉紋成王小虎,天德池邊拍拍手,身邊人沒有法拉利」等讓人忍俊不禁又印象深刻的「經典」名場面。

整個團隊對於百姓熱線響應的速度和對事情較真執著的態度也是這個節目能從地方新聞破圈的不二秘訣,別看節目大部分時候都是深入理髮店,美容院,出入各個物業辦公室和走訪當地百姓人家處理家庭鄰里糾紛。事實上這些糾紛本身就是最磨人又最容易挖出「故事」的。

海量素材庫,隨便拿來都能創造一出下飯神劇

這檔節目改編成影視短劇的亮點和賣點,不是播出20年的情懷,而是他積累了20年的素材!

各種類型都有,輕喜劇是可以輕鬆滿足的,搞得好估計還能做成爆笑下飯神劇。

畢竟爆梗無數,拿來就行。

比如美容院裸眼鑒癌,說人家「宮頸癌細胞擴散到臉上了」。

爺爺買人工智慧產品「二蛋」想給孫子輔導作業用,結果「二蛋」是「蠢蛋」,問他複雜點的問題它說自己聽不到,問它簡單點的1+1等於幾,它用一首小歌告訴你等於1。

還有與「馬冬梅,馬什麼梅」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岳大姐感謝牛老師的通話名場面。

岳大姐:「你貴姓啊?」

牛老師:「我姓牛。」

岳大姐:「尤啊?哪個尤?」

牛老師:「牛!」

岳大姐:「優啊?」

牛老師:「牛!」

岳大姐:「劉啊?」

牛老師:「牛!!!牛羊的牛」

岳大姐:「有氧的有啊?」

牛老師:「牛!!!!」

岳大姐:「哦哦哦,好的,謝謝你,尤老師。」

以及天德池邊拍拍手「鑰匙只有一把,配都配不來」的鬼畜視頻原素材。

這些都是小場面了,配合在整個新聞事件里看效果才絕佳。

短劇也是劇,要改編自然還是要有故事性,好在劇情也好整,都不需要額外腦洞編撰,有些直接照搬過來也情節豐滿,跌宕起伏,隨手舉幾個例子感受一番:

走近真相之:真假「石太歲」

事情是這樣的,小王在路邊撿到兩塊東西,因為他平時就關注古玩這些「一貫有些常識」,他當下就判斷,這黑乎乎的一大塊八成是寶。

於是馬上拍了照片給專家鑑定,專家看完很激動,要他們過去鑑定,鑑定後說是「肉靈芝」「石太歲」,十萬一兩,他那一大塊估價上億。

真是好東西啊,小王也割了一小塊泡水喝,喝了七八天。但他也表現並沒有發現什麼神奇的療效,沒什麼感覺。

他們還交了些錢掛到了某網站拍賣。

後來也有公司說要收購,但是要私底下交易。小王姐弟當時信了還要交保證金,對方卻沒了音訊。

於是小王找到1818黃金眼節目組,希望他們幫忙找人再鑑定鑑定。

記者趕到小王家裡看了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說看著像矽膠人體模特,就是那個肩頸部位。

他們還用鑰匙粘了一點來燒,「記者隱隱聞到的是一股塑料燒焦的味道,但是小王堅持認為這不是塑料燒焦的味道」。

然後他們找到了有過鑑別石太歲經驗的教授,教授一開始含糊其辭,表示不好說。知道他們不是花錢買的,是撿來的後,鬆了口氣,表示可以說說,最終忍俊不禁地說「就是塑料燒焦的味道嘛」「是塑料啊」。

可怕的是,節目組在小王提供的他們入駐的拍賣網站上還看到了一個形狀讓人遐想的「石太歲」,真假不好說,還是希望這個收藏者沒有割一小塊下來泡水喝。

發現新型騙局之:「零食托」一點也不給我

杭州餘杭良渚派出所陸續接到一些男子的報警,說他們在網上交友,約見面後被女網友帶去零食店消費,可買完零食,女網友就以各種理由離開了。

後面警方研判後推斷他們是遇上了零食托,這群人的戰術就是先男的冒充女的建立一些女性帳號,去搭訕男網友,男的聊好以後就跟女的說好,然後將人約到那個零食店附近見面,見面後女的就說隨便逛逛,路過那家零食店就說要買點零食。買就緊貴的拿,結完帳把零食帶走就玩消失。事後再將零食放回店裡,循環利用。

小陳就是其中被騙的一個,他跟記者抱怨的那一句「她一點也不給我」,不甘里透著一絲委屈。

神反轉魔幻狗血大戲之:和男友去澳門豪擲2000萬」

省略實時報道的那種懸疑氣氛,簡單概括是:富家女小王找到《1818黃金眼》,說自己和男友小毛去澳門賭場豪賭,男友輸了2000萬,富家女小王就把這錢墊付了,之後男友卻躲了起來,於是小王接受好友小林的建議,來找1818黃金眼曝光。

節目播出後,男友小毛還是不肯露面,但他的朋友小張告訴記者,這個富家女小王才是個騙子,之前忽悠過自己有門路可以幫他搞項目,結果騙完錢就把他拉黑了。

小毛的爸爸毛總也出面說小王就偽裝成富家小姐,騙兒子跟她結了婚。

結婚以後,小王經常說自己懷孕,又流產,來來回回好幾次。公婆對小王也算大方,結婚買鑽戒掏了300萬。小王還曾謊稱自己的父親去世,讓毛家給她轉了500萬。

然後神反轉來了,節目播出兩期後,此前給小王出主意讓她去1818黃金眼曝光小毛的小林後知後覺,聯繫到節目組說小王也騙了自己錢。

原來小林和小王17年認識的,當時小王還是自己朋友的女友,18年小林借給小王300萬,後來小林廠子資金周轉不開小王也借了100萬給她,所以小林十分信任小王。

直到看了節目後,小林才發現自己被小王套路了,不僅父親死亡日期張口就來,和自己朋友在一起時也曾流產過兩次。

然後小林就逆襲成了輿論主角,不僅喜提「傻白甜」評價,身份也被扒了出來,畢竟三百萬隨便借的人能是什么小林,那必然是有點來頭的「林總」,果然,她就是和戚薇傳過緋聞,和周筆暢一起做過潮牌的林總本總。

家庭懸疑劇場之:衣櫃有人

林女士上班途中返回家中取東西,因為沒帶鑰匙找了開鎖匠來來看,卻發現屋內衣櫃有人。報警之後,民警趕到將衣櫃里的人拽了下來,林女士卻尷尬表示都是誤會。

原來是柜子里的男子正是林女士的丈夫,他因為不想上班在家睡覺,聽到妻子回來可能是怕引起家庭紛爭,所以躲了起來。

還有很多反響比較大,討論比較多的新聞,比如外賣里吃到鼻毛,店家提出去做化驗,

練先生被質疑買不起卡地亞手鐲,氣得要去住院了,

男子婚檢被告知他「其實是女性」,

小黃與保安起衝突,要求保安擺酒席道歉,酒席錢小黃自己出,但保安覺得要求太滑稽了表示拒絕。

當然也要澄清這個節目播的並不都是這種新聞,只是畢竟是要改編成輕喜劇,所以重點介紹了這方面的屬性。

在看這部劇的潛力的時候,有網友提到了《編輯部的故事》這種情景喜劇,但我覺得《1818編輯部》如果向《毛騙》的風格靠攏會更有突圍的希望。既接地氣又高能。

你對《1818黃金眼》還有哪些記憶深刻的新聞事件,你期待《1818編輯部》這部短劇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f543b2b732a4a8f1b586522a75b27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