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拯救蘇聯的將軍,在史達林死後幾經波折,後來葉爾欽給他平反

2023-11-21     千年史館

原標題:他是拯救蘇聯的將軍,在史達林死後幾經波折,後來葉爾欽給他平反

朱可夫當得起「戰神」二字,翻遍世界史,戰神能善終的占少數。但所有的戰神不管結局如何,都會在後世留下一段佳話。能像朱可夫這樣最終得到執政黨平反,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朱可夫一生被貶兩次,第一次是一位功高,第二次還是因為功高。

臨危受命,功高蓋主。

朱可夫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實質性對外第一戰是在遠東地區指揮對日作戰。這場戰役就是1939年的哈勒哈河戰役。蘇軍殲敵號稱5萬餘人,自己付出9000餘人的代價,迫使日本在領土上做出讓步。這一仗,朱可夫初露鋒芒。

朱可夫的大局觀在1941年被史達林認可,只是過程比較心酸。1941年6月,德軍550萬大軍分三路突襲蘇聯。蘇軍方面蒼茫應戰,最終損失慘重。不久,德軍南路大軍兵臨基輔城下。

史達林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死守基輔,時任蘇軍總參謀長的朱可夫強烈建議蘇軍撤出基輔,保存實力日後反攻。因為在1940年,朱可夫曾經擔任基輔軍區司令員,對基輔的情況了如指掌,非常清楚基輔根本守不住,死守只能讓蘇軍消耗元氣。但是建議被史達林拒絕,而且解除了朱可夫總參謀長職務。

兩個月後,基輔被德軍合圍,死守基輔的66萬蘇軍將士全軍覆沒,基輔陷落……。此時,史達林知道當初朱可夫是正確的。史達林也是一代偉人,並不固執,再加上當時急需朱可夫這樣的軍事統帥,於是,朱可夫重新回到蘇軍高層。

之後,朱可夫解明斯克之圍,臨危受命列寧格勒,生死存亡之際接手莫斯科。在那段蘇聯最艱難的時期,幾乎各條戰線上都有朱可夫的身影,朱可夫成為史達林的「救火英雄」。

在反攻途中,從第聶伯河到克列緬楚格,從別爾迪切夫到基洛夫格勒。再到以後的白俄羅斯、波蘭、……一直到柏林,到處都有朱可夫的身影。

戰後,朱可夫成為蘇聯人民的大英雄,風頭一度蓋過史達林,這就是朱可夫第一次被免職的根本原因。在軍方多為元帥的力保下,朱可夫才逃過被捕的命運。史達林把朱可夫免職的理由是:不謙虛、傲慢、把所有功勞都歸功於自己、網絡失意或被撤職軍官對抗追高統帥。

史達林臨終前,曾把朱可夫叫到身旁想要說點什麼,但沒等說出來就去世了,為後世留下了無限遐想。

東山再起,起而復落。

史達林去世的第二天(1953年3月6日),朱可夫被任命為國防部第一副部長。1955年,擔任國防部長。

1957年,赫魯雪夫受到嚴重政治危機,中央主席團中有七人要求赫魯雪夫下課。這時候,朱可夫站出來力挺赫魯雪夫,成功保住了赫魯雪夫。不誇張的說,如果不是朱可夫的力挺,就沒有赫魯雪夫的第一書記。

當政治危機過去後,赫魯雪夫對朱可夫就不放心了,因為朱可夫軍功太高,在國內過於德高望重,在國際上影響力也很大。於是,又到了朱可夫下課的時候。

在朱可夫訪問南斯拉夫期間,蘇共中央指控朱可夫陰謀奪權,免去朱可夫一切職務,禁止他參與一切政治軍事活動。

朱可夫在家中整整思考了十五天的時間,之後向中央提出療養的請求,從此退出政治舞台。1958年,朱可夫正式退休。

赫魯雪夫下台前夕,曾和朱可夫通電話,帶有後悔語氣的說:「你是被誣陷的,我們應該見一次面」。但歷史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戰神隕落,光輝永存。

朱可夫的晚年並不幸福,曾經想沾他光的那些「朋友」都離他而去,甚至背叛。只有巴格拉米揚、華西列夫斯基、羅科索夫斯基等幾位元帥冒著很大的風險繼續和他交往。這些在戰場上保存下來的友誼可能是朱可夫晚年唯一的欣慰。

從退休後的那一刻起,朱可夫始終沒有離開過克格勃的視線,甚至一度失去過自由。就連和夫人在臥室中說的私房話都會被人一字不差的記錄,彙報給最高當局。

1974年6月18日,蘇聯一代名將朱可夫逝世,享年78歲。

朱可夫「奪權未遂」的罪名直到1995年才沉冤得雪。在反法西斯勝利50周年之際,葉爾欽親手剪裁位於紅場附近朱可夫的大型青銅像,以此還給這位蘇聯英雄清白。

有人說,葉爾欽之所以為朱可夫平反,是葉爾欽借平反朱可夫向蘇聯人民贖罪。因為,連英雄都忘記的國家是不會長久的,這可能是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ed92164cae1e8c05c3733797ff4a1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