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肺主一身之氣,內蘊其精,外合其氣,合為呼吸。肺為「嬌髒」,喜潤勿燥,又易感外邪,寒熱皆所不宜,故肺系病最為常見,亦為民眾所困擾。肺腑之言專欄將定期推送肺系疾病的預防、治療、調護及肺康復等科普知識,為您的「輕鬆呼吸每一天」保駕護航,歡迎持續關注!
肺腑之言 第一百五十五講
捱過了悶熱的三伏天,哮喘患者李叔總算盼來了微有涼意的立秋時節。但是,隨著涼意而來的,還有皮膚乾燥、瘙癢、起皮屑,嘴唇起皮、口乾咽干、擤鼻涕還有血絲,時不時覺得乾咳,呼吸道不適感明顯增加。
李叔很擔心,找到小肺為他支招,哮喘患者如何才能告別秋燥,舒服度過秋天呢?
小肺教大家一些小妙招,告別秋燥!
01
內外兼修,科學補水
秋天天氣乾燥,皮脂腺分泌減少,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感覺皮膚乾燥、脫屑,也會伴隨瘙癢。小肺建議塗抹身體乳等潤膚品減少皮膚水分的蒸發,尤其是在洗澡後需要認真的全身塗抹潤膚品減少乾燥不適。
另外,洗澡不宜過勤,亦不宜使用強力去除油脂的沐浴露。洗澡時可以調節水溫,不宜過燙,避免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保護層,加重皮膚乾燥。
內外兼修才能更好的補水。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導,輕體力勞動者每天的飲水量建議在1500-1700ml,可根據運動量增加、身體狀況變化適當調整飲水總量。單次飲水量建議在50-150ml為宜,控制在400ml以內。儘量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再去飲水,可在晨起時、飯前半小時、午睡後、下午三四點鐘定時主動飲水。
此外,秋季氣溫降低,最好喝溫水。古代醫家也給了「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對應秋燥的方法,早晨起床可飲淡鹽水,晚上睡覺前喝點蜂蜜水,具有抗衰老、促進排便之效。
02
環境加濕,告別乾燥
對於環境的乾燥,如果是空調房或者暖氣房,溫度避免過低或者過高。
需要間斷的開窗通風,讓戶外相對濕度比較高的空氣和室內空氣對流。
另外,綠色植物可以從葉片中蒸發部分水分,增加室內濕度,可以適當地放置一些綠植,比如紅掌、綠蘿、仙人掌、吊蘭、富貴竹等。但不宜太多,一般一個房間一兩盆即可。
除了給身體補充水分外,要想改善呼吸道乾燥的症狀,給環境補水也很重要,最有效和常用的方法就是加濕器。
一般空氣濕度維持在50%-60%身體最為事宜。如果沒有濕度計,也可以每加濕2小時停用10-20分鐘,如果感覺室內空氣有異味時,需開窗通風后再繼續加濕。此外需要注意,加濕器的用水最好使用純凈水或蒸餾水,減少微生物滋生。
03
規律作息,適當運動
民間還有句老話,「夏過無病三分虛」,這句話在老人身上尤其明顯。
中醫認為夏天重「暑」,秋天重「燥」。夏秋交接之後,人極易倦怠、乏力等,導致脾虛、胃虛、氣虛,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因此,秋季也要適當地鍛鍊和運動,可選擇散步、慢跑、八段錦等鍛鍊方式,但切忌過度鍛鍊、帶病鍛鍊。
儘可能保持夜間充足的睡眠,並且要堅持午睡。做到勞逸結合,有助於預防和緩解秋乏。
此外,調攝精神亦為秋季養生之要務。對中老年人來說,要收神斂氣,保持內心寧靜,情志平和。
其次要儘量多曬太陽,入秋後,日照時間減少,褪黑激素相對增多,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的情緒處於低沉狀態。所以要增加陽光的照射,晴天時多到戶外散步,每天保證半小時以上。
04
飲食調節
秋天氣候乾燥,容易發生燥咳。秋季五行屬金,對應五臟為「肺」,所以肺是順應秋季變化的重要臟器,也是最容易被秋燥傷害的臟器。又因肺與大腸相表里,秋季還可出現大便燥結。
為防止秋燥, 飲食上亦當「清潤」,少食煎炸辛辣之品,比如蔥、姜、蒜、韭、花椒要少食,以免耗散肺氣;適當多吃酸味的水果,來增加人體收斂之性,如梨、大白菜、冬瓜、銀耳、百合、鴨肉、蘿蔔、蓮藕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
過敏體質患者可選擇平和、補肺氣的白色食物,如白蓮子、山藥、百合等。煲湯以平補潤肺,如西洋參燉竹絲雞、秋梨牛尾煲、南北杏燉瘦肉等,也可以煲酸梅湯、甘蔗馬蹄水等飲料潤肺養陰。在藥膳調補中可以採用沙參、百合、玉竹、川貝等滋陰潤燥之品,例如川貝燉梨。
小肺在這裡推薦兩款秋季特色飲食:
01
百合蓮子粥
材料:鮮百合30g,粳米100g,蓮子20顆,白糖適量。
做法:提前泡好蓮子,將鮮百合洗凈分瓣,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上火燒開,熬煮至米粥軟爛後摻入白糖即成。不喜甜食或者糖尿病患者,可以不加白糖。
01
五汁飲
材料:蘆根20根,荸薺12個,麥冬10g,梨4個,大藕1段。
做法:藕片洗凈去皮切段,荸薺洗凈切塊,蘆根洗凈後清水浸泡30分鐘,梨洗凈去皮切段。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加入沒過食材的水,大火煮開後小火慢燉2小時。
肺腑之言丨反覆發熱為哪般?元兇竟是「鸚鵡熱」!
肺腑之言丨咳嗽為何總不好?先來看看你是哪種咳
肺腑之言 | 秋天適合養肺,教你一招「懶人」養肺
咳喘病慢病管理門診
咳喘病慢病管理門診位於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研修樓八樓,每周二至周五均有專家及專科護士團隊出診,並專設肺康復門診,為慢阻肺、哮喘、支擴等慢病患者提供藥物治療、肺康復、飲食指導、健康宣教等全程指導及管理,為咳喘病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註:未標註為研修樓八樓慢病門診出診
【本期作者】
景玉婷
主治醫師,博士研究生。
擅長: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診治,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咳嗽等,以及肺栓塞、肺動脈高壓、間質性肺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部結節等疑難、危重症的診治。作為項目組主要成員參與國家級、廳局級項目2項。
供稿: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PCCM) 景玉婷
醫學指導:許銀姬
執行編輯:王軍飛
審核校對:張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