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比對了近五年以來的北京,上海,天津三個城市一本的錄取率。
全國高考最難的三個省份,河南,湖北,江蘇的一本錄取率基本都在10%左右,有的還不超過10%。
再來看一下這三個城市的本科錄取率。
大家可以查詢自己所在省份的高考錄取率,相信對比過後對於天津高考的容易就有所感知了。
拿我一個朋友舉例,她是山東人,文科生,13年的高考分數是627分,本想報考山東大學,但無奈那一年山東大學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是640,差了13分。而山東大學那一年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是597。雖然這倒不至於說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是就讀一個更好的學校至少可以抬高一個人在職業發展上的起點。
人在學習生涯中的兩道關卡,除了高考外還有中考,我們比較了一下各個省市的中考錄取率,普遍都在40%-50%之間,天津超過60%,而北京和上海則在70%左右,這個數據不像高考差距那麼大。
中考和高考就像兩把篩子,每一次都會篩掉一些人。想要高考就必須先過了中考這一關,如果沒有通過中考的話可能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命運。對於高考難度大的省份來說,其實是已經在把很多人在中考這一關刷下去之後,基於此再用高考刷下去很多人。大家可以查一下自己所在城市中考和高考的錄取率,兩個數字對比後,對於孩子學習競爭的程度會有一個比較詳盡的了解。
之前也聽到一些人會說,想要高考容易給孩子弄個西藏、內蒙古戶口就行。孩子的高考的成績,就讀的大學固然重要,除此之外,孩子從小生活的環境,接受的教育水平也很重要,有些地方雖然高考容易些,但地方的經濟發展程度和教育水平都要差很多。
況且你不可能等到孩子上了高三才辦理那裡的戶口,只為享受高考福利,這樣的途徑早就被政策堵上了。假設你是河北人,把戶口落在西藏,十幾年的過程中你辦任何跟戶口相關的事情都要去西藏,顯然很不方便,也不值得。
越來越多的人落戶天津,以後天津高考會不會很難?
這是很多人都會擔心的問題,物以稀為貴,天津現在高考之所以容易,除了直轄市的單獨政策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參加高考的人少。17年天津的高考人數還不到6萬,這個數值比北京還要低。
但過去的都是歷史,我們更關心的是未來,對於年輕人來說,以後怎樣才關乎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談到天津以後的高考情況,我們來看三個數據,一個是天津的人口流入率,一個是人口出生率,還有天津現有的人口數量。
天津的戶籍人口是1049萬,人口出生率為7.37‰,這個數據比北京和上海都要低,在全國排第28位,而且近幾年呈現一個下降的態勢。
另外對於天津未來的人口增長,可以參考兩個主觀因素:第一是去天津落戶的人群特徵,據說大多都是北漂,這部分人不屬於特別喜歡生孩子的群體;第二是天津的城市發展情況,在上文中我拿一財的數據列舉了天津在高考之外其它方面的一些表現,其實在其它方面天津的優勢並不大,相比較杭州、成都都要弱一些。
- 新一線城市的總體排名中,天津位於第7位。
- 在反映城市對於畢業生的吸引程度方面,天津的畢業生留存率為57%,位列前五位。
- 商業資源聚集度,天津位列第六位。
- 在大型購物中心數量上,天津有13.5個,位列第六位。
- 人均夜間活躍度反映了一個城市的夜生活,這個指標天津在一線城市中排第6位。
- 很多年輕人都比較注重生活的多樣性,咖啡店、健身房、體育場、電影院等這些場所為人們生活的多彩提供著服務。在生活方式多樣性方面,新一線城市中天津排名第七。
但如果你的家鄉發展比較落後,而你又鐵了心不想回去那可以考慮。如果你的家鄉出生率很高,而你又在天津工作,以後打算留天津,那就沒理由等待了。
天津落戶也確實挺適合那些北漂的人,通過這樣一種「曲線救國」的方式能夠讓自己在北京工作的更踏實,也縮小了自己跟北京戶口的人在待遇上的差距。
我以後準備把孩子送出國,有沒有戶口無所謂?
很多想留在北京的外地人都持這種觀點,對於因無戶口孩子沒法上學這件事,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等到孩子大了,直接送出國留學。
如果你是有錢那就另當別論了,用錢確實能解決很多問題。但對很多人而言,這更像是一句氣話,如果是普通家庭個人的收入和家庭條件並不足以支撐起孩子去讀私立學校。
雖然某些國家的教育確實要領先於國內,但現在國內的企業也逐漸改變了意識。如果你不是去的國外比較好的學校,拿到的學歷在企業主看來含金量還不如國內的學校。所以保險起見,如果有機會你也不妨在國內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基礎。
從歷年高考數據來看,天津高考的優勢不言而喻。
首先看下歷年全國高考錄取情況:
一本錄取率前五:北京、天津、上海、寧夏、青海。天津第二名;
211高校錄取率前五:北京、上海、西藏、天津、青海。天津第四名;
985高校錄取率前五:天津、上海、北京、吉林、青海。天津第一名;
天津本地一本院校的情況。可以看到天津有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兩所985高校,有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三所211高校。而且整體上,一本學校的實力差距不大,所以子女高考後就讀天津本地一本院校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不過落戶新政對於天津高考考生們的衝擊大約會在8-10年之後才會到來。
越來越多的人落戶天津,以後天津高考會不會很難?這是很多人都會擔心的問題,物以稀為貴,天津現在高考之所以容易,除了直轄市的單獨政策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參加高考的人少。17年天津的高考人數還不到6萬,這個數值比北京還要低。
但過去的都是歷史,我們更關心的是未來,對於年輕人來說,以後怎樣才關乎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談到天津以後的高考情況,我們來看三個數據,一個是天津的人口流入率,一個是人口出生率,還有天津現有的人口數量。
天津的戶籍人口是1049萬,人口出生率為7.37‰,這個數據比北京和上海都要低,在全國排第28位,而且近幾年呈現一個下降的態勢。
另外對於天津未來的人口增長,可以參考兩個主觀因素:第一是去天津落戶的人群特徵,據說大多都是北漂,這部分人不屬於特別喜歡生孩子的群體;第二是天津的城市發展情況,在上文中我拿一財的數據列舉了天津在高考之外其它方面的一些表現,其實在其它方面天津的優勢並不大,相比較杭州、成都都要弱一些。
2019年天津高考最新政策
2020年,天津實施新高考,目前的高一學生是新高考首批考生。新高考不分文理,除語文、數學、外語必考外,考生還要依據嚮往的高校和專業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自選3門參加考試。
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要指導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第二批試點省份制訂出台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並發布《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指導高校在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優化選考科目要求。
此外,今年還將深入推進中考改革,建立地方中考改革動態跟蹤機制,以及推進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
天津新高考:主要有三大變化
取消文理分科: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新一屆高一年級開始,取消文理分科。2020年將實施「3+3」高考新方案,統一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由考生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中任選3門。
英語一年兩考:在原有高考英語聽力兩次考試基礎上,實行筆試兩次考試,取筆試和聽力各兩次考試中較高的分數,計入高考總分。
合併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從2017年高考開始,在錄取批次中合併本科一批的A、B兩類院校,統一為本科一批,並將本科三批與本科二批合併進行招生。增設藝術類專業市級統考,在部分美術類專業招生中試行平行志願。
2018年,市教委將積極推廣第二南開學校、天津二中等學校的試點經驗。同時,全面落實高中課程設置、課程建設、選課走班、學生髮展等相關配套政策,以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為重點,實施高中學科特色課程建設項目,推進特色高中、品牌高中建設。
支持有條件的學校開展普職融通實驗探索。用好高中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化管理平台,開展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確保高考改革和高中課程改革穩步有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