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小學在入學時要求提供房產證?看完這篇就懂了

2020-01-10   青春校園新鮮事

只有房產證才有能證明你就在附近住

我們這裡小學入學,不僅要有房產證,而且還要有戶口本,還有其他硬性規定,比如買房過晚也不行,因為孩子實在是太多了,不可能都實現就近入學,所以學校會設很多門檻,比如你的房子是2017之前年買的,那可以選擇在附近的學校入學,如果你的房子是2017年之後買的,那沒辦法,即使你有房產證,也得選擇到離家較遠的學校去上學。

現在好多學校都是人滿為患,還要設很多分校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特別是實行二胎以來,城市裡孩子的數量變多,學齡兒童相對也就變多了,所以入學困難的問題,就顯得更加突出了。

因為優質的教育資源太少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由於「供小於求」,優質的教育資源太少,而適齡學生太多。在我們這,優質的教育資源很稀少,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每當新生入學,家長們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托關係,請客吃飯,送禮送溫暖,為的就是讓孩子能進個好學校。好學校也有煩惱,這個得罪不起,那個也得罪不起,收了這個學生不收那個,勢必要得罪人,學校沒辦法,只能卡各種各樣的條件。

因為學校都是劃片分配的

現在小孩去城裡上學,都需要提供房產證或者購房合同。因為學校都是劃片分配的。你的房子劃分到那個區域,就到哪個區域上學。其他區域就不會讓你入校。還有一個就是租房子讓孩子上學,讀私立學校了話費用比較高,但是公立學校沒有房產證,能上學的可能性比較小,有些地方要求沒那麼高,就是劃片區域學校招生不夠也會考慮租房者。

小編總結

這是各地區在城區小學教育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教育局對學前適齡兒童入學採取劃分片區的措施,各片區所屬地的戶籍適齡兒童可以在片區範圍之內的小學入學報到註冊,以緩解適齡兒童入學的壓力。

現在的小孩上學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地區啊,房子啊等等。這就會讓國內已經是教育資源的短缺的情況更加嚴峻。雖說現階段國家和當地政府都在不斷的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但終究遠水解救不了近火,現如今還是無法滿足源源不斷湧入的生源。這就是為什麼會有的小學需要家裡提供房產證的原因之一。

最後

大學生如果想加入有外國人、留學生的社群(英語角)練口語,搜索公眾號「豎起耳朵聽」即可加入,英語角里會美音、倫敦腔、印度腔的小夥伴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