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2歲女大學生牙齒上長滿「苔蘚」!竟和她「不會」刷牙有關

2019-11-12     疑難牙齒種植時紹忠

  最近幾天,杭州的小吳同學可被自己嚇壞了,嘴裡一直在流血,刷牙時更是變成「血盆大口」,大學室友都調侃她,好像吸血鬼剛剛出去覓食過一樣,而更讓小吳害怕的是,她嘴裡的個別牙齒還出現了輕微「搖動」。昨天,她到了醫院檢查,結果醫生還發現她牙齒上結滿了牙結石,長滿了綠色的「苔蘚」,而這一切症狀正是由於她長期刷牙不到位導致的。

  小吳今年22歲,在杭州讀大學,長得白白凈凈的,打扮得也很時髦。然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口腔科姚亞男主治醫師在看到小吳的牙後,著實嚇了一跳,這哪是22歲女生該有的牙齒:只見她牙齒上結滿牙結石,還長滿了綠色的「苔蘚」。

  姚亞男解釋,這「苔蘚」是細菌長期在牙齒上繁殖出來的菌斑,就像過期的食物不處理掉,就會長霉斑一樣。牙菌斑的堆積會刺激牙齦,引起牙齦炎症,牙齦就會變成鮮紅色或者暗紅色,質地鬆軟,容易出血,特別是刷牙或者咬硬物時容易出血,還會有口臭。

  

小吳就診的口腔情況

 「小吳的牙齦炎症已經影響到牙根周圍的牙槽骨,牙槽骨有炎症會導致骨頭吸收,就像樹根周圍的水土流失,而導致牙齒鬆動。」在排除了血液相關疾病後,初步診斷小吳為慢性牙周炎,而導致小吳出現牙齦出血、牙齒鬆動的原因,和她長期刷牙不到位,口腔衛生差有關。

  為此,小吳感到很委屈:「我每天都有刷牙,也都保持3分鐘以上,為什麼還沒有刷乾淨?」醫生表示,正確的刷牙方式才是關鍵。口腔里最容易堆積菌斑的位置是牙齒與牙齒之間的縫隙以及牙齒與牙齦交界的位置,而小吳刷牙的時候,沒有仔細刷到這些縫隙和交界的位置,導致菌斑堆積。

  所以正確的刷牙方式是:先將牙刷刷毛放於牙齒上方約3毫米的牙齦上,然後自牙齦向牙齒方向輕輕旋轉,以剔除牙齒與牙齦交界處以及牙縫間的堆積物。

  他建議市民最好選擇軟刷毛或超軟刷毛的牙刷,以便在按摩牙齦的同時,去除菌斑軟垢,如果是刷毛尖端經過軟化處理的牙刷更佳;一般認為,牙齒清潔後8-12小時可以再次形成成熟的菌斑,因此應該在菌斑成熟前就進行一次清洗,換句話說,就是一天刷2-3次比較合適。

小吳洗牙後的口腔情況

由於已經形成的牙結石是無法通過日常刷牙進行清除的,必須由專業口腔醫生通過專用器械清潔乾淨。所以,小吳需要進行牙周基礎治療,也就是常說的「洗牙」。

  洗牙後,小吳的病情得到極大的改善,刷牙基本沒有出血的情況,牙齒鬆動基本感覺不到了。

  服務:洗牙小知識

  什麼是洗牙?

  所謂「洗牙」,醫學術語「潔治」,是口腔醫生用專門的醫療器械,通常是超聲波潔治器或者手動潔治器對牙齒進行全面細緻的清潔,去除一切附著於牙齒表面的牙垢、牙石和色斑等。

  為什麼要洗牙?

  洗牙是預防口腔疾病和減輕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症狀所必須的措施,也是「牙周基礎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治療牙齦炎、牙周炎的手段之一,所以洗牙既是保健也是治療。

  多長時間洗一次牙?

  成年人最好每年洗牙1-2次。我們的口腔內有大量的細菌,即便剛刷完牙,牙面很快就有唾液中的蛋白質、細菌和細菌的代謝產物粘附在上面,形成一層薄膜,我們稱為「牙菌斑」。牙菌斑在牙面堆積時間長了,唾液中的礦物質就會沉積在上面,逐漸形成牙石。這個過程如同我們燒水用的水壺,時間長了裡面會有水鹼形成。所以,如果我們刷牙比較徹底,口腔內堆積的牙菌斑少了,就不容易有牙石的沉積。但是,有些人的牙齒很難刷乾淨,比如牙齒排列不齊的人,牙齒表面不光滑的人或者抽煙的人,他們的牙齒更容易堆積牙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K5bcG4BMH2_cNUgOex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