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車質網公布了2023年4月國內汽車投訴排行及分析報告,4月共受理車主有效投訴信息11777宗,連續第三個月投訴量破萬,創造年內月投訴量最高紀錄,環比上漲約6.8%,同比上漲48.4%。數據顯示,4月受理的有效投訴信息共涉及812款車型,其中投訴達兩位數(含)以上的車型173款。
4月,多款車型出現階段性投訴量異常增多,推動月投訴量再次突破萬宗,刷新了歷史同期最高紀錄,超七成的榜單車型出現投訴量環比上漲。從典型投訴問題來看,儀表台開裂、部件老化和影音系統故障依舊是出現頻率較高的質量問題,投訴多集中在部分日系品牌車型。4月榜單車型所涉及到的服務問題多集中在價格變動、變相收費和系統升級問題等,投訴集中在部分自主品牌車型。
4月,自主品牌投訴量和投訴占比雙雙提升,其中投訴量環比上漲18.4%,投訴占比超過五成,時隔16個月再次超越合資品牌。合資品牌投訴量和投訴占比均有所回落。具體數據是,合資品牌4月投訴量為5622宗,占比47.8%;自主品牌為5955宗,占比50.6%;進口品牌投訴量為193宗,占比1.6%。
4月,除美系、德系和歐系品牌外,其餘各國別的投訴量環比均有所上漲,其中法系品牌投訴量較上月大漲1.4倍,成為本月投訴漲幅最大的國別品牌,投訴增量來自於東風標緻408。日系品牌投訴量延續了上個月的增長勢頭,環比上漲7.2%,投訴仍集中在部分豐田品牌車型。具體數據是,日系品牌2304宗,占比19.6%,德系品牌1822宗,占比15.5%,美系品牌占比1039宗,占比8.8%,法系品牌343宗,占比2.9%,歐系品牌177宗,占比1.5%,韓系品牌130宗,占比1.1%。
從車型屬性來看,本月小型車投訴量迎來爆發,環比暴漲6.4倍,投訴增量來自於部分自主品牌車型。此外,緊湊型車本月投訴量也出現一定增長,較上個月上漲3.7%,排名重返第二位。相比之下,中大型車投訴量持續回落,環比下降13.9%。具體數據是,SUV投訴量為4727宗,緊湊型車2578宗,中型車2256宗,小型車992宗,中大型車842宗,微型車121宗、MPV車型120宗、微面37宗、大型車14宗、跑車5宗。
4月, 2022款車型依舊一枝獨秀,投訴環比上漲3.6%,逐步拉大了與第二名之間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本月2023款車型投訴量首次突破千宗,環比出現翻倍增長,排名躍升至第三位,投訴增量來自於某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
4月,純電動車型投訴量首次突破2000宗,環比上漲83.9%,投訴占比較3月份提高9.47個百分點。此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投訴量也出現明顯增長,環比上漲24.5%,投訴增量集中在部分自主品牌車型。具體數據是,汽油車投訴量為7768宗,占比66%;純電動車投訴量2668宗,占比22.67%,插電混動車型投訴量為514宗,占比4.37%,油電混動為447宗,占比3.8%,增程式為143宗,占比1.21%,汽油+48V輕混為177宗,占比1.5%。
4月受理的投訴主要分為質量問題、服務問題、其他問題和綜合問題,其中,其他問題出現爆髮式增長,投訴量歷史首次突破千宗,環比暴漲約18.8倍,投訴增量來自於部分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
在4月受理的質量投訴中,各系統問題的投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變速箱投訴故障數降幅最小,環比下降3.4%,但投訴占比反而提高了1.4個百分點。其中,車身附件及電器依然是投訴最多的,達到7046個,占比61.3%;發動機/電動機投訴量為1597個,占比13.9%;變速箱為1241個,占比10.8%;轉向系統為558個,占比4.8%;前後橋及懸掛系統為500個,占比4.4%;制動系統為367個,占比3.2%;輪胎164個,占比1.4%;離合器27個,占比0.2%。
在4月的服務問題中,服務流程不完善再次成為占比最高的服務問題,較3月提高7.8個百分點。本月服務收費占比回升至兩位數,投訴問題點環比上漲23.5%,具體表現為變相收費和定(訂)金糾紛。
4月的其他問題投訴量呈現爆發之勢,其中價格變動作為首次出現的投訴問題點貢獻了絕大部分投訴份額,占比超過八成,投訴集中在部分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此外,疑似減配本月也出現明顯增長,投訴問題點環比大漲約2.2倍。
4月,比亞迪旗下兩款車型海豚和元PLUS,分列投訴榜前兩位,投訴量分別為354宗、298宗,它們被投訴並未是因為質量問題,而是因為價格變動和變相收費。不少海豚車主表示,廠家變相降價要求補差價。一位2023款 420km自由版車主稱,2023年3月13日提車,買前一直說全國一口價不講價,近一兩個月不會降價,結果提車一個月就直降5800,且未對剛剛購車的車主提供任何補償,溝通4s店無果。元PLUS同樣也是因為降價而被消費者投訴,一位2022款 430KM 豪華型車主表示,買車的時候承諾說這款車不會降價,同樣是四月份提車,有的人價格就比我優惠。對於車市價格變動,小編認為這其實不僅僅是發生在純電動車型上,燃油車同樣如此,在很多地方,甚至有同一款車型不同4S店優惠不同的問題。對於有些經銷商的銷售人員向消費者承諾不降價,這其實不可以全信,因為廠家的價格調整,他們是不會事先知曉的。
東風標緻408的4月投訴量為225宗,排名月度榜第三位,它的典型投訴問題是價格變動和燒機油。很多車主表示,購車時承諾保價一年但沒有兌現。一位2022款 1.6T 追光版車主表示,廣東各大4S店優惠補貼2萬元,店鋪優惠活動滿天飛,致電神龍官方竟然說他們完全不知情,說是當地經銷商做的優惠活動,然後聯繫購車經銷商卻說是武漢當地政府給的補貼。
豐田銳志、皇冠的4月投訴量分別為136宗、132宗,分列第四位、第五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儀表台開裂、部件老化,這是它們的老問題,已經在之前多次出現。極氪001的4月投訴量為132宗,與皇冠並列第五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座椅故障和影音系統故障,它在3月也因為類似問題而上榜,上月的投訴量為279宗,排名第一。吉利星越L的4月投訴量為101宗,排名第七,典型投訴問題是與宣傳不符和後視鏡故障,一位2021款 2.0TD DCT EVO 兩驅 旗艦型車主表示,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宣傳承諾的 《最後一公里無人泊車》 《車機5G網絡》兩項功能,從吉利星越L上市至今一直沒有見到有更新,車主通過後台查到具備無人自主泊車功能,並且更新時間停留在2022年11月26日。後續再無任何更新,當初在買車時看中的是性價比,看中的是承諾有最後一公里無人泊車、看中的是車機5G網絡,但是截至到發聲明為止,車機經過多個版本疊代,均未出現上市時承諾的《最後一公里無人泊車》 《車機5G網絡》功能。還有一位2021款 2.0TD DCT EVO兩驅尊貴型車主遇到了質量問題,車主表示,從2月購車到現在已出現兩次車機死機問題,全景影像系統、影音系統無法正常使用,車輛中控台出現起包。長安CS55 PLUS的4月投訴量為84宗,排名第八位,典型投訴問題是系統升級問題、導航問題。一汽豐田皇冠陸放的4月投訴量為69宗,排名第九,典型投訴問題是影音系統故障。
長安UNI-K智電iDD的4月投訴量為67宗,排名第十,典型投訴問題是變速箱頓挫、疑似減配,它是一款上市時間不長的車型。一位2022款 藍鯨iDD 130km 1.5T 卓越型車主表示,第一次廠家召回,更換低壓過濾網時更換了舊的變速箱機油,後面出現嚴重頓挫感,經過所在當地4S店鋪師傅試駕後同樣發現頓挫嚴重。隨後在我的疑問下更換了全新的變速箱油液和過濾網,目前頓挫感稍好,但是失速的問題已經抓取了行車數據一直沒有給我回復。還有一位2022款 藍鯨iDD 130km 1.5T 尊貴型車主表示,變速箱異響,4S店更換一個全新的故障還在,4S店說只給更換一個變速器,有問題也不管了。長安UNI-K的4月投訴量為58宗,排名第十一,典型投訴問題是系統升級問題和導航問題。豐田卡羅拉的4月投訴量為57宗,排名第十二,典型投訴問題是儀表台開裂和部件老化。豐田凱美瑞4月投訴量為56宗,排名第十三,典型投訴問題是部件老化和儀表台開裂。日產天籟的4月投訴量為51宗,排名第十四,典型問題同樣是儀表台開裂和部件老化,這些問題都與用料有直接關係。
吉利星越S的4月投訴量為43宗,排名第十五位,典型投訴問題是系統升級問題和影音系統故障。比亞迪海豹、豐田漢蘭達的4月投訴量同為42宗,並列第十六位,海豹的典型投訴問題是價格變動、變相收費,漢蘭達為空調問題和後視鏡故障。長安UNI-T的4月投訴量為41宗,排名第十八位,典型投訴問題是疑似減配和變速箱頓挫。深藍SL03的4月投訴量為40宗,排名第十九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影音系統故障、行車安全輔助系統故障,這應該引起車企的重視。馬自達昂克賽拉、奇瑞艾瑞澤8的4月投訴量同為38宗,並列第20位,昂克賽拉的典型投訴問題是部件開裂和影音系統故障,艾瑞澤8是門窗漏風和影音系統故障。
奇瑞瑞虎8、寶馬X3、哈弗H6的4月投訴量同為36宗,並列第22位,瑞虎8的典型投訴問題是車內異味和影音系統故障,寶馬X3是與宣傳不符和燒機油,哈弗H6是變相收費、系統升級問題。大眾速騰的4月投訴量為34宗,排名第25位,典型投訴問題是發動機抖動和怠速不穩。本田飛度、大眾寶來、邁騰的4月投訴量為32宗,並列27位,飛度的典型投訴問題是發動機異響、變速箱抖動,寶來是底盤異響和天窗漏水,邁騰是變速箱電腦板故障和變速箱頓挫。豐田雷凌的4月投訴量為30宗,排名第30位,典型投訴問題是變速箱頓挫、輪胎開裂。
寫在最後
在本期的投訴榜單中,比亞迪兩款車型位居前兩位,它們被消費者投訴不是因為質量問題,而是因為降價,排名第三的標緻408也是因為相似的問題被很多消費者投訴。豐田依然有多款車型因為儀表台開裂、部件老化而上榜,這說明它在用料方面還需要提升。長安UNI-K和UNI-T遇到了變速箱頓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