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協力 預防微生物耐藥

2023-11-18     健康報

原標題:齊心協力 預防微生物耐藥

11月18—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聯合舉辦以「齊心協力、預防微生物耐藥」為主題的「2023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

「2023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活動啟動

11月18日上午,由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和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聯合主辦,國家衛生健康委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與耐藥評價專家委員會與中國獸藥協會協辦,健康報社承辦的「2023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啟動儀式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舉行。這標誌著今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正式拉開序幕。活動將匯聚多方力量積極應對微生物耐藥帶來的挑戰,攜手提高社會公眾對微生物耐藥的認識水平。

形勢總體平穩向好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副司長 李大川

「監測結果顯示,我國多項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指標持續改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耐藥形勢總體平穩向好。」啟動儀式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副司長李大川表示,當前,遏制微生物耐藥已經上升到國家安全和重大戰略高度,不再局限於某個行業或某個專業領域。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 陳光華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光華表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健康。這些年我國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推進應對微生物耐藥和保護抗微生物藥物等工作,彰顯中國責任擔當。目前,獸醫領域抗菌藥使用總量呈現下降趨勢,動物藥細菌耐藥得到了較好控制。2023年,農業農村部持續加強動物藥細菌耐藥性監測,在畜禽養殖領域有針對性地重點抓好多項工作。比如,強化獸用抗微生物藥物質量監管,監督抽檢抗微生物獸藥4500多批,總體合格率在99%以上,保障了用藥源頭的質量安全。

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數據顯示,抗菌藥物專項整治以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標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合理化趨勢。2011年以來,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核心數據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明顯下降,從2011年的59.4%下降到2022年的31.9%;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從2011年的70.4DDDs下降到2022年的41.7DDDs;核心數據醫院門診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從2011年的16.2%下降到2022年的5.7%。部分省份已達到或接近國家要求控制指標,但各省份之間還存在差異。全國醫院感染監測網調查顯示,監測單位醫院感染現患率從2012年的3.2%下降到2022年的1.6%。另外,監測數據顯示,兒童抗菌藥物在門診處方使用率和住院患者使用率及住院患者使用強度等指標呈下降趨勢。但也提示,要加強兒童用藥管理,減少兒童抗菌藥物尤其是重點藥物的過早、過度暴露。

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數據顯示,耐藥細菌的檢出率存在時間及地域性的差異,三代頭孢菌素耐藥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黴烯類耐藥肺炎克雷伯菌及鮑曼不動桿菌在某些地區、某些特定病區及某些人群中較高的檢出率以及較快的增長應引起重視。應加強重點區域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監管及醫院感染防控。全國真菌病監測網數據顯示,熱帶念珠菌對唑類抗真菌藥物仍存在較高水平耐藥,應繼續加以關注。

武漢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林麗開

在真菌耐藥方面,武漢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林麗開介紹,近年來真菌感染現象越來越多,真菌感染免疫學檢測項目開展情況依然有待提高,真菌血流感染患者G試驗送檢率為56.3%;隱球菌血流感染患者隱球菌抗原送檢率為45.6%,均較2021年有所升高。白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G試驗陽性率為64.9%,非白念珠菌血流感染的G試驗陽性率低於白念珠菌血流感染,尤其是光滑念珠菌復合體,陽性率不足50%。隱球菌血流感染患者隱球菌抗原的陽性率為98.5%。林麗開提示,熱帶念珠菌對三唑類藥物的耐藥越來越嚴重,有的已經接近50%的耐藥水平,臨床醫生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提升全社會對微生物耐藥認識水平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不同地區間、不同醫療機構間的服務能力、管理水平差異較大等問題仍然較為突出,微生物耐藥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李大川強調,還需要進一步強化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管理,提高醫療衛生和動物衛生專業人員微生物耐藥防控能力,提升全社會對微生物耐藥的認識水平。期待到2025年,我國應對微生物耐藥的能力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人類和動物源主要病原微生物耐藥形勢得到更好的控制。

健康報社總編輯 孫偉

健康報社總編輯孫偉表示,目前抗微生物藥物不合理使用現象依然突出,這就需要多方共同樹立合理用藥意識,提高認知,遏制耐藥。健康報社將持續承擔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主動積極作為,策劃專題報道,為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提供強大的輿論支撐。同時,也呼籲媒體同行持續關注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話題,營造全社會良好的輿論氛圍。

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常務副秘書長 孫忠超

同時,有更多力量加入到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行動中。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常務副秘書長孫忠超介紹,聯盟通過舉辦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大會—動物源細菌耐藥性論壇、走進養殖場、線上知識競賽等活動貫通上下游全產業鏈企業,推進全國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

中國是最早發布和實施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的國家之一,從2011年至今,我國不斷加大抗微生物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力度,著力減少微生物耐藥。2021年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已將應對微生物耐藥作為生物安全的八大領域之一,並對各級政府有關部門都提出明確要求。去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部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遏制微生物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22—2025年)》,和2016年發布的第一版國家行動計劃相比,關注領域已經從遏制細菌耐藥擴大到了遏制微生物耐藥。

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藥物」公益海報優秀作品展示

啟動儀式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委託健康報社面向全社會徵集的「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藥物」公益宣傳海報優秀作品進行了集中展示。據悉,從2016年起,我國已連續8年與世界衛生組織同步舉辦提高抗微生物耐藥認識周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也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據悉,會議還發布了「提高認知,遏制耐藥——共築健康微生態」主題宣傳片,以及2022年三網監測數據動畫視頻。

文:姚常

編輯朱永基

審核:孫夢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0c0e439a04a7bb239a99a85ad017a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