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莫
01
維繫家庭關係的良好,就像是在走平衡木一樣,需要認真而謹慎對待,因為感情需要經營,人心也只有人心才能打動。
婆媳之間的感情,就像是共同修築的橋樑,站在兩端的人都願意為之付出努力,橋才可以連通兩端。婆媳之間的感情經營,需要靠兩個女人努力。
彭洋和老公結婚五年,丈夫做生意經常要東來西去,一個家基本就是靠彭洋打理,她自己還要上班,很多心酸只有自己知曉。
一個月,她起碼要去婆婆家三次,因為丈夫叮囑了一個月一定要去婆婆那裡給她三千塊錢生活費,然後幫她整理整理屋子,陪她聊聊天。
彭洋的工作是單休,一個月也就四五天的休息,但這幾天休息的時間基本都是回婆婆家,從沒想過帶她出去玩一下,或者看一場電影。
儘管去婆婆家的次數很頻繁,但是婆婆並不喜歡彭洋,經常埋怨:「一個女人賺再多的錢有什麼用,連個家務都不會做,怎麼照顧好我兒子?」
以前彭洋在娘家,從未做過家務,結婚後她努力在學,可是卻常常得不到婆婆的認可。
也因為婆婆的不接納,彭洋不喜歡去婆婆家,但是每次顧及丈夫的感受,她又不得不妥協和答應。
但是,幾年的時間過去了,她付出了很多,卻沒有建立出良好的婆媳關係。
婆媳之間的感情,如果不能以心換心,很難建立。一廂情願的付出換來的永遠是不被珍惜和肆意揮霍。
02
婆媳之間的感情,如果少了一把助力,就是缺了丈夫的從中調和,婆媳之間的感情維持平衡,還需要靠男人的努力。
彭洋跟丈夫說婆婆總對她帶著偏見,她做什麼也只是徒勞。丈夫卻說,是不是你不用心,所以沒能討媽的歡心?
她只要說起這些事,丈夫總是覺得她不好,覺得婆婆不會這樣說自己兒媳婦,漸漸的,她也不願意多說,一來二去,反倒成了她挑撥離間人家母子情了。
婆婆說自己住無聊,想要搬來和他們一起住,彭洋不願意,覺得婆媳摩擦肯定會增多,而丈夫卻說媽來了,可以幫她乾乾家務,她也輕鬆一點。
最後婆婆搬來了,但並沒有像丈夫說的那樣,婆婆幫著彭洋做家務,減輕她的負擔。
婆婆總是對他們的生活指手畫腳,嫌她不夠照顧丈夫飲食健康,嫌她亂買東西,嫌她買衣服亂花錢……
而每次婆婆挑起了矛盾,丈夫總是先指責她,讓她給婆婆認錯。
在婚姻里,彭洋覺得自己就像是行走在無邊無際的沙漠,沒有人幫助她,她只能沒有安全感的繼續前行。對丈夫的依靠變成了海市蜃樓,可望不可即。
婆媳之間的感情維持平衡,還需要靠男人的努力。如果沒有丈夫的呵護,那麼婆媳矛盾更難被熄滅。
03
婆婆要賣了自己的房子,搬過來長住,彭洋不支持,婆婆就跟兒子告狀,說兒媳婦不孝順她,嫌她麻煩,不想贍養她。
彭洋跟丈夫解釋,可是才開口,丈夫就生氣地吼住了她說:「你怎麼能這麼對我媽?」
所有的委屈都給了妻子,而婆婆還要裝作被惡媳欺負,事後丈夫也沒有安慰她。
她在家裡,就像是伺候婆婆的保姆,丈夫不心疼她有沒有受委屈,只關心婆婆在這裡住得習不習慣。
彭洋的父親生病了,正好彭洋覺得家已經沒有絲毫溫暖了,借著父親生病回娘家。她跟丈夫說:「我爸病了需要人照顧,要回娘家住幾天。」
丈夫想的不是關心岳父的病情,或是岳父有沒有錢看病,或是關心她什麼時候回來,而是對妻子說:「老婆,我媽這月三千元的生活費給了嗎?」
結婚這幾年,丈夫每個月的錢都存起來了,說是將來給孩子做學費。而她賺來的工資,卻用來支付婆婆的生活費了,用來給她養老了。
但是,付出這麼多,並沒有得到丈夫和婆婆的尊重,她心寒了。
彭洋一下子看清了自己丈夫心裡的輕重,她直接說:「你太孝順了,我們離婚吧。」
彭洋收拾行李回了娘家,而彭洋在娘家住了半個月,也沒有等到丈夫的關心。最後,她終於明白,從來沒有維護過她的丈夫,也許早就不愛她了。
不懂得維護小家庭的男人,給不了女人幸福婚姻。男人在婚姻里的角色是多層的,每個家庭角色都應該扛起應有的責任。
04
男人應該孝順父母,但是,也應該維護自己的婚姻,不能忽視自己的妻子。
在婆媳之間,男人不懂得維護妻子,會讓妻子漸漸寒心,失去對婚姻的熱度,會降低婚姻的幸福感。
不懂得維護小家庭的男人,給不了女人想要的幸福。作為妻子的丈夫,應該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及時維護婆媳之間的關係。
婆媳矛盾產生的時候,作為兒子和丈夫,是最好的緩衝劑,能夠在矛盾一觸即發之前及時制止,不懂得維護小家庭的男人,給不了女人幸福婚姻。
孝順父母和愛妻子並不矛盾,男人為了孝順父母而不在意妻子的感受,會讓妻子得不到來自丈夫給予的安全感和愛。
男人在婚姻里,要懂得調節婆媳之間的關係,充分的發揮男人在婆媳間調和的作用。
維護自己的婚姻,就是在妻子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在婆媳矛盾面前懂得維護妻子,護她周全。
男人對妻子好的態度,婆婆都會看在眼裡,從而尊重兒媳,達到家庭和睦,婚姻幸福的目的。
-END-
今日話題:
你覺得女人在婚姻里的地位,與男人的態度有沒有關係?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