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總是聽到父母說這樣的話,「你要好好表現,下次媽媽就帶你出去玩」,「你乖乖聽話,下次帶你去動物園」,然而,下次是什麼時候呢?很多人的童年就是在父母繁忙的工作中和這樣一次一次的下次中度過的。這不禁讓我想到《逗鳥外傳》中的那個小男孩,家裡總是熱鬧的,而爸爸媽媽卻總是忙於工作,沒有分毫的時間陪伴他,於是他想要一個小弟弟來陪他玩。其實家長為了給孩子創造好的生活物質條件,總是在不停的忙綠工作,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停下來思考過,自己究竟有多少時間來陪自己的孩子呢?其實在孩子人生中的0-3歲間,陪伴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因此別讓家長的繁忙,羈絆對孩子的陪伴,否則可能會成為一輩子的遺憾。
聰聰的童年生活在一個幸福的環境中,但是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幸福的是,聰聰有姐姐,也有弟弟,但是貧窮使生活變得舉步維艱。於是父母在聰聰很小的時候就雙雙外出打工,他們姐弟三人相依為命。後來啊,家裡條件沒有那麼差了,母親也就留在家照顧我們。但是這個時候我們已經開始上大學,上高中,一年相處時間也沒有幾天,更不要提爸爸了,相處時間更是少的可憐,關係也不是特別親近。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長中重要的財富,對孩子興趣的建立,能力的開發,性格的培養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陪伴,就是簡單的和孩子共處一室麼?陪伴就是每天帶孩子奔波於各種補習班興趣班麼?陪伴就是看著孩子寫作業,有了矛盾就大喊大叫麼?陪伴就是孩子玩玩具時,家長玩手機,然後在孩子詢問問題時時敷衍的回應麼?當然不是,這些都不是陪伴。這些都不過是披著陪伴外表的另一種疏離罷了。
陪伴,需要親子雙方的靠近,需要互動,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父母帶領孩子去感受這個世界,需要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下去認知這個世界,需要父母去挖掘孩子的潛能,需要父母來培養孩子的性格和能力。
第一,親子雙方相互靠近,需要相互互動。這不是兩個人單純的坐在那裡大眼瞪小眼,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讀一讀故事書,一起看看動畫片,一起玩一玩玩具。即使是最簡單的交流,在孩子心中也會留下最美好的印記。
第二,適當的誇獎有利於促進孩子技能的培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誇獎來加強孩子的興趣和自信,而具體有針對性的誇獎可能更有力於開發孩子某一方面的潛在才能。
第三,不要過度約束孩子的天性,不過多矯正。很多時候,孩子在玩玩具或是畫畫時,總會出現一些難以理解的作品。但是家長不要過度干涉,不要否認孩子的成果。小孩子需要的世界是一個天馬行空有趣的世界。很多我們不理解的事情,在小孩子眼裡都蘊藏著無窮樂趣,家長不該限制孩子的想像力。
旅行,和你的孩子一起踏上一段行程,讓他感受一下新鮮的世界。
第一,旅行能夠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旅行中沒有手機,電視,電腦,有的只有一家人簡單美好地欣賞秀麗的風景,在草坪或是海灘上嬉戲玩耍,或是在落日的餘暉中享受一天中最恬靜的時光。孩子的世界比較單純,他會覺得,有父母帶著玩耍的時光最是愉快。
第二,旅行能夠讓孩子增長見識,也能提高孩子的交流能力。小孩子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愛問「為什麼」,孩子一旦開始問「為什麼」,那就說明孩子想要接觸這個世界,而認知這個世界最直接最有效地方式就是讓孩子自己親眼見識一下。欣賞不同的風光,體味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風土人情,總有某些東西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第三,旅行的這個過程,開拓孩子視野,讓孩子更能適應新環境。孩子從旅遊中可以獲知,每個地方的環境都有所不同,有所差異,這樣一旦孩子以後獨自面對一個新的環境,因為有見識,所以會比其他人更冷靜,能更快適應環境。
其實陪伴是雙向的,與其說是陪伴孩子,還不如說是孩子陪伴父母。因為總有一天,他們會羽翼豐滿,飛向更加廣闊的天空。因此,不要讓繁忙成為理由,也不要為雙方以後留下遺憾,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