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衝鋒號作者:星星
地處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從來就不是一個「安分」的國家。1947年,在印度獨立不久的一次演講中,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透露了他的野心:「印度的對外政策是以國家利益為基礎的,而不是單純的展示國際友誼。」尼赫魯的話為印度的國策定下了基調。那就是對外施展強硬,讓周邊國家服從於印度的國家利益。莫迪上台後,印度對外越加強硬,根本無視地區和平穩定。
據《印度斯坦時報》近日報道稱,印方消息人士稱兩名駐巴基斯坦高級外交官於當天上午失蹤。據了解,這兩名印度外交官於周一上午外出辦事,隨後再未出現。印度方面向新德里和巴方分別通報了此事。另據巴基斯坦ARY新聞網消息稱,兩名印度外交官造成三人重傷,隨後肇事逃逸被巴方逮捕。印度外交部要求巴方不得對印方人員實施騷擾和審訊,並釋放這兩名印方人員。從報道來看,由於印度外交官在巴基斯坦不遵守當地法律,傷害他人,才遭到了逮捕。巴方逮捕他們完全合情合理,印度有什麼理由要求巴方釋放這兩名嫌疑犯呢?
印度和巴基斯坦向來水火不容,兩國在克什米爾地區的衝突更是不斷。據巴基斯坦三軍公共關係處發布近日聲明稱,印度軍隊再次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附近「肆意開槍射擊」,「造成平民傷亡」。根據巴方的披露,印軍開火襲擊的是巴方實控線一側的居民,有兩名兒童倒在了印軍的槍口之下。對此,巴基斯坦外交部立即召見印度外交人員,對印度的「殘忍行為」表達強烈譴責,要求印度停止此類行動。自今年以來,印度多次違反停火協議向巴方居民開槍,已造成上百巴鐵平民死傷。
作為南亞大國和巴基斯坦的重要鄰國,印度為什麼要一再挑釁巴基斯坦呢?實際上,這與莫迪制定的「大國戰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莫迪連任後,就制定了讓印度躋身世界大國俱樂部的戰略目標。按照莫迪的構想,印度應當在經濟、科技、軍事多方面實現突破,最好能夠與美俄並駕齊驅。所謂柿子撿軟的捏,巴基斯坦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實力都不如印度,因此,印度不斷「欺凌」巴基斯坦,展示其「強國形象」。不過,作為擁核國家,巴基斯坦絕不會任由印度胡作非為。
當然,印度也從來沒有忘記將克什米爾全境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克什米爾位於印巴之間,距離新德里和伊斯蘭瑪巴德都非常近,自古以來就是進入南亞的咽喉要道,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一旦印度掌控克什米爾地區,那麼便可直接威脅巴基斯坦核心腹地,迫使巴基斯坦作出戰略讓步。目前,克什米爾五分之二的地區掌控在巴基斯坦手裡,剩下的五分之三地區在印度手裡。在莫迪的推動下,克什米爾已成為印度打壓巴基斯坦的重要砝碼。
需要注意的是,印度近年來和美國走得非常近。這主要是由於特朗普制定了印太戰略計劃,希望拉攏印太國家遏制新興大國崛起。印度一心想衝出印度洋成為安理會常任國,因此積極響應印太戰略計劃。實際上,印度無形中充當了美國的戰略棋子,直接破壞了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美國不可能讓印度做大做強,一旦印度失去利用價值,美國會果斷棄卒保車。作為南亞大國,印度還是應該與周邊國家搞好關係,才有可能獲得世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