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淺論舞蹈結構在舞蹈創作中的作用

2019-08-29     音樂生活報

內容摘要

舞蹈結構不僅在創作中是重要的步驟之一,也是體現編導創作能力強弱的重要標準。

結構在舞蹈作品中的展現基本上是以形式和舞蹈肢體語言為主。在舞蹈結構中要把握住舞蹈形式和語言,必須從選材開始就要去發揮每位編導的想像力,去完善作品結構中每一個環節,這樣去完成一個作品雖說不能百分百讓每一位觀眾去認可,但是只要在形式和語言上嚴格的把握就會保留住藝術的唯一審美標準。結構即是舞蹈創作的中心,也是統領舞蹈語言種類和舞蹈作品成敗的方向。

每一個舞蹈作品創作的開始都是由選材開始到立意最後才到結構,有時候一個好的舞蹈結構未必會有好的舞蹈作品,但好的舞蹈結構也必定是好的舞蹈作品的前提,所以成就一個好的作品這就需要編導在選材上就要有一個所謂藝術的靈感,這種藝術的靈感都是來自於生活中的觀察和一些細節的引導,但是在肢體語言上編導必須得嚴格把握主題動作的編排和合理篩選主題動作的發展,然後通過編導在結構中的處理或者說是加入舞蹈形式和語言的新穎之處也會讓作品帶來新鮮感。總的來說只有在結構中重視每一個環節,同時在動作語言上嚴格的把控才能把作品中的敘事、情節、人物形象等等能表現得淋漓盡致。

關鍵詞

舞蹈結構、舞蹈形式、肢體語言、藝術的靈感

引言

在這裡我以自己個人的觀點去分析舞蹈形式和舞蹈語言兩者與舞蹈結構的密切關係。舞蹈是一扇門,是一扇能讓我們感受生活、感受藝術的門。舞蹈藝術本就來自於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事件等等⋯⋯它統領著一個舞蹈的發展。每一位編導都應該知道舞蹈的選材到立意到結構的重要性,但是往往把握不住結構的根本。其實從選材開始到最後結構的成立都是一個作品前期必須準備的工作,只有這樣舞蹈才會有東西去支撐去體現。其中結構的歸納都可說是三者之間的根本,結構是裡面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一部分。有了一個好的舞蹈結構才能體現選材和立意的新穎之處或者說是舞蹈的與眾不同之處。一個好的舞蹈作品背後就必定會有一個好的舞蹈結構。

結構在舞蹈作品中的定義

所謂結構,「結構」這個詞來源於建築語,本是組合連接的意思,但是當把這個詞運用到舞蹈藝術當中的時候我們就賦予了它更豐富的含義。在成立一個舞蹈作品結構之前必須得知道舞蹈結構是由幾個部分組成的,結構的前提是要有好的選材和立意,完了以後再到結構,結構里又包括舞蹈風格、舞段分段、形式表演和語言的主題性這四部分。舞蹈風格是取決於編導在選材立意的時候根據年代性或者意向性所決定的,舞蹈風格是整個舞蹈作品肢體語言的表演前提,不一樣的舞蹈風格有著不一樣的表演和表達方式,就像古典舞、民間舞這樣的舞種區分一樣。舞段分段在結構中也是擔任著很主要的一部分,如果沒有舞段的分段舞蹈作品的內容性和語言性將會變得沒有統一的方向,作品詮釋出來以後從頭到尾都會讓觀眾莫名其妙。在結構中表演形式和語言主題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編導去把握表演形式以及對語言主題性的篩選。一個清晰而又明確的結構既能表現出內容的含量、情感的濃度,又能表現出舞台形象的走向及語言的風格特點。所以可以說明一個明確而又清晰的舞蹈結構是作品的中心也是可以統領舞蹈作品格調、語言、風格、表演的整體方向。結構形成的基礎首先要來自於編導對生活中事物、人物等細節的觀察,還要有全面的知識範疇,例如:(服裝、燈光、音樂)在這些息息相關的藝術領域中都要對這些門類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那我們應該怎麼去選材,怎麼去建立起一個文本形式的舞蹈作品結構呢?我以自己的觀點認為要成功建立起一個舞蹈作品的結構首先要考慮編導選完題材過後能實現或者能成立的可能性,然後再從可能性裡面調整或篩選題材中的一些表現形式以及作品的立意。題材確定以後編導就要開始針對題材確定作品的舞蹈的風格,在確定舞蹈風格的同時就要發揮編導豐富的資源知識進行對舞蹈形式表演做一個篩選,好多作品都沒有連貫性或者說舞蹈從頭至尾都沒有一個中心思想的表達,就是因為編導忽略了選材和立意的重要性。接著就是分段了,舞段分段其實就是讓作品擁有一個層次的遞進,這種層次的遞進能讓作品有起伏感,就像電影中有精彩的部分有平淡的部分(簡單的說就是喜怒哀樂的轉變過程)這樣合理的去運用段和段之間銜接就形成了舞段分段的意義性。舞蹈段分段在創作中一般都能體現編導的創作思維,創作思維常見的2種,一種是「線型思維」還有一種是「塊狀思維」,「線型思維」就是走故事情節發展的路線,段落就是從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尾這樣的一個構思,「塊狀思維」就是發掘故事中人物的內心或者事件的邏輯性進行一個篩選然後展現出來。不管是「線型思維」還是「塊狀思維」都是舞蹈段落或者說舞蹈結構的一種構思。但是到底是用「線型思維」還是「塊狀思維」都要針對編導選題時候所篩選的特性還有表現範圍來決定。這樣慢慢的舞蹈作品的結構就開始建立起來了,一個有樣的舞蹈結構都會讓編導腦海里產生對這個作品未來的概貌,即使不是編導而是演員也能大致的想像出作品未來的形象。所以結構在舞蹈作品中是重中之重是每一個舞蹈作品的根,結構不但是統領舞蹈風格的方向,也統領舞蹈作品成敗的走向。

舞蹈編導在舞蹈結構中的重要性

我個人認為一個好的作品當中不但需要好的舞蹈作品結構也需要編導在舞蹈動作上下功夫,也可以說是舞蹈結構中的動作結構。這些功夫就是編導們平時的積累以及自身身體對舞蹈表演的敏感度,這些應該都是包含在舞蹈結構之中,也是當一位好的舞蹈編導的前提。作品內容的豐富性,能體現編導對作品結構的用心良苦,同時也是動作結構的產生。做為編導首先是要具備較高的個人素養,再是深厚的舞蹈基礎,舞蹈基礎包括舞蹈表演基礎以及舞蹈創作基礎。表演基礎為先,一個較好的舞蹈創作者首先是一位優秀的舞蹈表演者,必須熟悉表演者在舞台上的心態和情景,才能創作出好的符合主題的舞蹈作品。舞蹈創作基礎是關鍵,舞蹈創作需要編導具備全局意識、創新意識和模仿能力,只有具備這些能力,才能更好的理解動作結構,也是營造舞蹈作品良好氛圍的基礎。編導在建立人物性或者時代性的文本結構或動作結構中不僅要如實地反映生活,還應適當地高於生活,在生活的基礎上對於各種素材要進行濃縮和升華,使其成為鮮活、動人的舞蹈藝術,給予觀眾美的享受與薰陶。例如2007年春晚上有一個舞蹈作品《進城》,其中編導借用現實生活中農民工的形象,用舞蹈的形式搬上了舞台。用這種社會狀況凝練了主題展現在觀眾面前。在此同時樸質而又投入的表演把打工者的形象和情感真實地展現了出來。這樣的一個舞蹈結構讓觀眾不僅感受到了藝術的薰陶,更能深層次地體會到舞蹈的含義,感受到在當下農民工們的艱辛和積極進取樂觀的一種精神,還有對新生活的嚮往。通過這樣的形式表現也讓我們去重視這些長期在外打工的一幫農民工們。就這樣的一個舞蹈結構,讓觀眾感受到了舞蹈的內在含義,同時也體會到了編導的用意和作品的意義。在創作中,舞蹈結構與編導之間會形成細節的映射,這種映射就是把對現實時空的重建,然後在這重建的時空里映射出編導想要表達的意義。經過編導重組結構及精心安排。例如按照事物自然的邏輯順序構成因果關係,春夏秋冬,生老病死,按照自然的時間順序展現人生的空間內容。這種空間內容是需要編導對現實時空感知後再造主觀這樣的一種表達。然而這種主觀的表達我個人認為就是細節的表達。細節是一個作品藝術表現力極為重要的創作環節。再例如:塑造人物形象主要是指「性格描寫」,而各種人物形象的「性格描寫」都主要是靠細節來完成的。可以說,沒有細節,便不可能塑造生動鮮活、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也不可能進行細緻入微、個性鮮明的性格描寫。如果編導能夠在創作中成功把握住這樣的一種細節表達,就會把作品體現得淋漓盡致。同時細節也會體現編導在結構中的重要性,在結構中編導必須提前把這種構成事件或塑造人物形象的細節把它安排在結構當中,而且細節也必須需要編導要對生活有感知,對生活有觀察。這樣才能把細節放在結構中來體現出屬於它的一個重要部分。總的來說,細節在創作中起到一個銜接的作用,同時細節也是人物刻畫、場景描繪過程中,使它們達到準確、生動、形象的必要環節。一個成功的作品離不開編導在結構創作中精心設置的準確、鮮明地表達作品內涵的細節。

創作中結構的功能及運用

有時候一個好的舞蹈結構未必會有好的舞蹈作品,但好的舞蹈結構也必定是好的舞蹈作品的前提,所以成就一個好的作品這就需要編導在選材上就要有一個所謂藝術的靈感,這種藝術的靈感都是來自於生活中的觀察和一些細節的引導,但是在肢體語言上編導必須嚴格把握主題動作的編排和合理篩選主題動作的發展,然後通過編導在結構中的處理或者說是加入舞蹈形式和語言的新穎之處也會讓作品帶來新鮮感。總的來說只有在結構中重視每一個環節,同時在動作語言上嚴格把控才能把作品中的敘事、情節、人物形象等等能表現的淋漓盡致。所有的舞蹈作品的主題性、形式的創新以及表現性和審美性都脫離不了舞蹈結構的根本,也是舞蹈藝術的根本。結構也是屬於編導的創作之一,是圍繞作品成敗的前提。作品的完成同樣是結構的成立,但是作品的完善不但需要把結構里的東西篩選再運用,而且需要更好地發展或挖掘結構中好的構思。每一個作品創作都逃離不了結構中功能的篩選以及正確地運用,然後在作品中去提煉這些構思。其中結構的主題性最重要的是主題語彙的篩選和提煉,提煉的前提是務必根據事件以及人物形象準確把握主題動作的創編,這樣的過程是屬於結構在作品中基礎性的一部分,不能忽視這一過程的篩選,因為篩選的過程中有著細節的體現,細節里又決定了作品中人物以及事件建立的表演性基礎。所以結構中的主題性和作品是緊密相連。結構的形態有很多種,最典型的就是戲劇性結構。根據作品的主題思想、戲劇衝突和人物性格來安排戲劇情節的藝術叫做戲劇結構,結構和情節有密切的關係,結構的一切表現手段都和情節有聯繫,我們在分析戲劇結構時,則習慣於分為。引子、開端、戲的發展、高潮、結局。做為情節的要素,並不是每一個舞蹈作品都嚴格地按照這樣的順序,也並不是每一個舞蹈作品都包括所有這些部分,但是其中的開端、發展、高潮這個三個部分則是每一個舞蹈作品所必不可少的。結構必須服從主題思想的需要,圍繞著主題思想進行構思和布局。結構中引子不是開端而是開端的準備,為說明時代背景、時間地點、主要人物的身份等等,總之是為了創造戲劇的規定情境。舞劇中的舞蹈結構布局也是很有講究,編導要按照舞蹈結構的要求編出舞劇中各種各樣的舞蹈、啞劇和場面。舞蹈的手段是很豐富的,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舞劇中的舞蹈結構也是服從於劇情和人物的需要,例如《奧涅金》在處理舞蹈結構上是很成功的。它的基本主題是描寫貴族知識分子由於脫離人民而遭遇的悲劇命運。編導成功塑造了俄國十九世紀初的三個貴族青年的典型形象以及當時真實的社會生活寫照。從而表現在貴族地主統治制度下的俄國的危機。舞蹈結構中的表演性舞蹈,一般用來描述劇情發生的環境,它雖然不能直接推動劇情向前發展,但由編導合理的安排,會增強戲劇的氣氛,也會豐富了舞蹈色彩,加深了生活氣息,無形中成為舞蹈結構中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總而言之結構的功能不僅是舞蹈的一個框架,而是要經過編導家們豐富的構思,準確把握結構中事件、人物的塑造,能夠把豐富的結構構思運用到作品中,只有這樣才能讓作品不斷地完善,不斷地進步,最後讓舞蹈作品或者說舞蹈藝術有一個更好的升華。

結論

舞蹈結構作為是舞蹈作品的前提和根本,需要讓我們每一位編導都要去重視舞蹈結構的重要性。在結構中重視每一個環節,同時在動作語言上嚴格的把控才能把作品中的敘事、情節、人物形象等等能表現得淋漓盡致。所有的舞蹈作品的主題性、形式的創新以及表現性和審美性都脫離不了舞蹈結構的根本,也是舞蹈藝術的根本。結構也是屬於編導的創作之一,是圍繞作品成敗的前提。

聲明:

部分所載內容來源於各大網絡平台,對此觀點我們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學習等非商業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合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PCz3mwBJleJMoPMp5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