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境生物:獲百萬級別政府支持和數百萬元種子投資,用植物合成重組蛋白及疫苗

2022-05-13     35斗

原標題:獵境生物:獲百萬級別政府支持和數百萬元種子投資,用植物合成重組蛋白及疫苗

作為當下的「朝陽產業」,合成生物學的發展可謂是欣欣向榮。根據CB Insights的預測數據,2019年,全球合成生物的市場規模約為53億美元,以28.8%的年復合增長率計算,到2024年,全球合成生物學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90億美元左右。

合成生物學的強大,來源於其底層邏輯的通用性。DNA,是地球上現存的所有生命共用的「代碼」,從理論上來說,通過對DNA進行編輯,合成生物學擁有能夠控制生命體產出特定目標產物的能力。但從理論到實際、從當下到未來,合成生物學仍需要眾多的「趕路人」在這條充滿荊棘的路上開闢出一條「康莊大道」。

作為生物學、材料學、生物信息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等多個學科交叉融合的學科,合成生物學如同一個底層平台,能夠「自下而上」地對產業甚至是行業進行賦能。在「未來」這幅藍圖上,眾多企業和機構正以合成生物學為「畫筆」,擘畫出一個充滿巨大想像力的空間。

近日,35斗採訪了一家以合成生物學為基礎、專注於使用植物和植物無細胞合成重組蛋白的企業——獵境(嘉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獵境生物」),獵境生物聯合創始人/副總經理楊緯經接受了我們的採訪。

一、獵境生物——綜合科研+產業+管理思維創業

近年來,合成生物學站在了「風口上」,其在一級市場備受青睞。但楊緯經表示,在2017-2019這幾年間,合成生物學在市場中還處於「寂寂無名」的狀態,眾多研究成果還處於實驗室研究的早期階段,基於植物的合成生物學公司更是屈指可數,直到2019年-2020年,Beyond Meat(從事人造肉的企業)大放異彩,合成生物學的創業環境才開始如日方升。

明珠蒙塵,不掩其芒。據楊緯經介紹,在合成生物學還未「遇熱」之時,在生物信息學、基因組學、基因測序、蛋白質組學等領域擁有十餘年科研和產業化經驗的獵境生物創始人/總經理相深就已經發現了合成生物學存在的創新潛力,他對於行業的發端、技術路線也有比較全面的認知,彼時的他就已決定要從事基於植物反應器的合成生物學方向的事業。那時,楊緯經還在上海一家小型PE機構擔任合伙人,正在尋求合適的項目,了解到相深的想法後,兩人一拍即合,開始了他們的創業之路。

圖:從左到右依次為獵境生物創始人相深、天使投資人王玉明、聯合創始人楊緯經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核心團隊的組建是擺在他們面前的第一道「難關」,彼時,國內從事植物合成研究的人員,大部分集中在育種領域,擁有豐富植物合成經驗的從業人員更是鳳毛麟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在對眾多植物實驗室的課題和研究方向進行調研後,兩人最終決定與北京農林科學院的李大勇博士課題組和「藏」在淮南師範學院的繆國鵬博士進行合作,就植物合成重組蛋白的穩定轉染、瞬時轉染兩個方向進行實驗。

通過對以植物為底盤進行生物合成的各個產物的市場空間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的充分調研,楊緯經表示,在植物合成困難重組蛋白尤其是疫苗方向上,其市場規模已達千億級別,且植物合成擁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並且種植表達成本遠低於傳統細胞表達成本,綜合成本能降低30%。

圖:全棧自研水培系統煙草生長狀態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選擇重組蛋白賽道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植物反應器在一些小分子化學品的產量上相對微生物產出較低;另一方面,我們非常看好重組蛋白和疫苗賽道未來的行業空間,困難重組蛋白賽道的附加值也更高。」楊緯經說,獵境生物在2021年成立的當月,就已獲得數百萬元種子輪融資和百萬級政府支持,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啟天使輪融資。

二、有技術才有底氣,深耕一方領域才能做出成績

「務實」、「高效」,以及「全流程自研技術」是獵境生物的核心優勢。在研發階段,獵境生物融入工業化量產的思維邏輯,已成功實現以最小成本快速疊代產品和技術,以滿足用戶需求;技術上的全流程自研,並不意味著獵境生物拒絕CDMO(全稱為合同研發生產組織,指的是在醫療領域中定製、研發與生產,是一種在醫療領域新出現的研發外包模式),這種服務,是企業在自主掌握每一項技術流程後,在對外合作上變得更加專業和高效的底氣,更是企業用技術為自身建造的「護城河」。

在用生菜、煙草合成株系的過程中,獵境生物建立了Leti-Syn和Nice-Syn兩大平台,構建了從基因序列設計到病毒納米載體構建再到植物瞬時轉染的全流程體系,憑藉強大的技術和完備的體系,獵境生物產品的產量和周期已跨越一個層級,夠到了工業化量產的門檻,目前,企業已經達到了白蛋白每千克能產出克級的產量。

圖:煙草粗提液中GFP的表達量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圖:真空滲漏煙草整株後的GFP蛋白表達情況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楊緯經為我們介紹了植物瞬時轉染合成平台的四大亮點。

首先,該平台相對微生物底盤合成,能夠接受的目的基因的片段更大,對於一些分子量較大的多肽類以及蛋白類產品具有顯著優勢;其次,瞬時表達無需育種,具有效率高、耗時短、周期快的特點,在眾多重組蛋白類別中表達量能夠明顯提高。

再次,植物作為真核細胞,在翻譯蛋白過程中相對微生物更「占上風」,其間,能夠產生某些有利的蛋白摺疊和修飾等行為;最後,植物源重組蛋白直接表達在植物葉片中,在消除一定安全隱患後,存在直接口服遞送的可能性,這將大大降低產品運輸的條件和提純的成本,給植物源重組蛋白在寵禽領域的應用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儘管合成生物學發展態勢一路向好,但楊緯經還是對此表達了一定的顧慮和擔憂,「目前來說,國家層面對於轉基因或涉基因編輯仍存在政策的不確定性,消費者對轉基因、基因編輯產品的接受度也需要一定時間培育,這對未來我們開發口服疫苗會有影響和挑戰。」

談及企業未來的規劃,楊緯經的思路與邏輯十分清晰。他指出,獵境生物會基於兩大植物合成平台,進行多管線、多類別的實驗和嘗試,形成短、中、長期的發展模式。短期,企業將以非醫用重組蛋白為重點,進行產品的研發和改良;中期,企業將發力藥用重組蛋白、疫苗賽道;遠期,獵境生物將會把重心放在口服遞送重組蛋白、疫苗/保健品等,構成多品類、多方位的產品矩陣。

未來,植物源重組蛋白在化妝品、寵物疫苗、寵物保健、人類保健、人用疫苗等領域仍「大有可為」,國外已經有公司將產品推向了細分品類市場,像加拿大公司medicago推出的植物源新冠疫苗已經被加拿大政府批准上市。「這也是對從事使用植物和植物無細胞合成重組蛋白的企業打的一劑強心針。」楊緯經表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462dcb99656e905eff8f4e5fc659c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