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才是叛逆的必殺技,蛋仔派對親子同游,助力孩子茁壯成長

2023-10-30     有手就行

原標題:陪伴才是叛逆的必殺技,蛋仔派對親子同游,助力孩子茁壯成長

孩子的叛逆源於父母心靈陪伴的缺失,而親子溝通不暢則是有效陪伴的「攔路虎」。在當下,電子遊戲逐漸成為青少年的新式社交空間,但大多數父母對電子遊戲仍抱有「不務正業」的刻板印象,從而時常否定孩子的鐘愛之物。逐漸的,孩子的心裡築起了名為「不聽話」高牆,親子的心靈距離遙不可及,叛逆隨之而生。

但仍有許多父母願意放下「成見」,親身體驗了解孩子喜愛的電子遊戲。最近就有一條讓無數人動容的短視頻,記錄了一位40歲的抖音博主和她的女兒在《蛋仔派對》快樂玩耍的生活故事,這位開明的寶媽通過孩子喜歡的遊戲來靠近、理解彼此的故事,贏得了數萬網友的羨慕與祝福。

讓人驚訝的是,像這種在《蛋仔派對》「與子同樂」的抖音博主其實不在少數,不禁讓小編思考,為何《蛋仔派對》能成為這些寶爸寶媽們首選的親子互動遊戲呢?

在當前的遊戲市場裡,「車槍球」等對抗類遊戲仍占據主流地位,這類遊戲對小孩、青少年而言,感官衝擊是比較強烈的,可見害怕遊戲「教壞」小孩,是父母將電子遊戲視作「洪水猛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以休閒競技為主的《蛋仔派對》則更容易被父母輩的「刻板印象」認可。小編體驗了一段時間,發現《蛋仔派對》競賽玩法的對抗性溫和適中,裡面的人物碰撞與打擊均被設計得很柔軟,就像小孩子用玩偶互相玩鬧一樣,從視覺感受再到玩法屬性上,並沒有家長們最為擔憂的「暴力」元素;可愛柔和的Q版畫風,也很好避免了過度寫實帶來的感官侵略性,像這種卡通風格的遊戲,從視覺到內心都能感到愉悅與安心。

另外《蛋仔派對》濃厚的派對社交氛圍,與家庭娛樂的屬性還是比較契合的,像是主城的摩天輪、搖搖車、步行街等場所,都有著基礎的娛樂功能,可以陪孩子一起在中央噴池蹦極、在廣場合影、坐上摩天輪眺望整座蛋仔島,足不出戶就能輕鬆收穫不一樣的賽博遊園體驗。可以說遊戲品類的合適與否,很大程度影響家長們對遊戲的認可程度與看法,因此在許多父母輩看來,《蛋仔派對》不僅有著相對「溫柔可愛」的遊戲性,還為親子雙方提供了有趣又有愛的互動場所,孩子喜歡玩,父母也能放心「陪玩」,妥妥的雙贏局面。

與此同時,《蛋仔派對》的UGC玩法——樂園工坊還提供了一定的教學意義。在樂園工坊中,可以扮演一個建造構圖小能手,海量的UGC組件就像是用不完的積木,給孩子留有無限的想像與構築空間。像是搭建一個書香氣息的課堂、充滿奇妙幻想的巨人廚房......在滿足孩子遊玩需求的同時,還能通過建築方式提高孩子的審美和幾何結構的認識能力,放飛他們的想像,任其天馬行空。

樂園工坊不僅是一個想像力無邊課堂,還是一個「公益教育的黑板」。在地圖《第四株樹苗》里,孩子可以化身護林人,在闖關的過程中找到植樹公益的真諦。另外還有《關於流浪狗多多》、《海豚灣之戀》等優秀公益地圖,同樣可以讓孩子在充滿寓意的風景中,感悟公益盡善的美,學會如何承擔社會責任。可以說,遊戲也是有成為課堂的潛力的!

甚至還可以像這位名為「羅西瓜」的抖音博主一樣,打破遊戲與線下的時空限制,利用家庭常見的材料,搭建出一個現實版的UGC蛋仔跑酷樂園,在確保有足夠的安全保護下,「趁機」給小朋友上一場妙趣橫生的運動課。這種站在孩子角度的遊戲方式,不僅能建立更深的親子羈絆,還能寓教於樂將遊戲的學習熱情蔓延輻射到線下,教會他們如何熱愛生活,孩子玩得開心,學得也順心,這種陪伴方式簡直酷斃了!

父母的嚴格「管控」,大多是因為愛得深沉,但過度逾越孩子的「底線」,缺乏心靈的溝通,叛逆與隔閡便隨之而生。孩子的人格理應受到尊重,所以若孩子真心喜愛,作為父母不妨放下對電子遊戲的成見,畢竟從孩子的喜好角度出發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在親子的情感交融中,獲得共同的成長。

總的來說,《蛋仔派對》憑著可愛溫柔的「長相」,以及益智有趣的玩法,成為了許多寶爸寶媽首選的親子互動場所,《蛋仔派對》UGC玩法的教學意義,一定程度打破了父母輩對電子遊戲「不務正業」的刻板認識,也驗證了親子遊戲這條賽道的可能性。小編相信,未來的《蛋仔派對》還會推出更多有意義的親子互動玩法,同時也希望其他廠商也能重視親子市場的需求,做出更多像《蛋仔派對》一樣的正能量遊戲,共同守望陪伴我們的下一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3519e393d8d813642016a2340d56b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