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提醒:正處高發期,慎食!

2023-07-19     台州公安

原標題:疾控中心提醒:正處高發期,慎食!

據台州市疾控中心消息,根據近年來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每年6—10月是我市毒蘑菇中毒的高發期。野生蘑菇在雨季大量繁殖,因今年雨水較少,野生蘑菇中毒發生時間較去年有所延後。

「當下,警惕野生蘑菇中毒。」市疾控專家提醒,野生蘑菇味道雖鮮美,但是擅自採摘或者購買食用來歷不明的野生蘑菇非常危險,一旦食用後出現消化道反應或幻覺,應及時就醫。

目前,正處於高溫、降雨的時節,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台州市疾控中心溫馨提醒:

1.不採、不買、不食野生蘑菇。野生蘑菇種類繁多,僅根據形態、氣味、顏色等特徵來鑑別十分困難,極易誤食而引起中毒。不要自采自食野生蘑菇;也不要在路邊移動商販處購買蘑菇,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輕易買來食用;食用蘑菇要到正規市場購買。

2.充分認識毒蘑菇的危害。毒蘑菇所含毒素較複雜,因地區、季節、品種和生長條件的不同而異,中毒潛伏期短則十幾分鐘,長則可達48小時。

毒蘑菇中毒類型按中毒症狀可分為胃腸類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臟損害型、呼吸與循環衰竭型和光過敏性皮炎型等6個類型。最常見的中毒類型是胃腸類型,一般多在食後10分鐘—6小時發病,主要表現為急性噁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或伴有頭昏、頭痛、全身乏力,嚴重者會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昏迷,以及急性肝、腎功能衰竭而死亡。毒磨菇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

3.出現中毒症狀立即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食用蘑菇後如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視物模糊、幻聽幻視等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避免耽誤最佳治療時間。

不能及時就醫的,要馬上採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等處理,如通過刺激咽喉部,儘快排除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毒蘑菇或減緩有毒物質的吸收。同時,保留剩餘毒菇樣品或留存影像資料,從而幫助醫護人員確定毒菇種類並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

下圖為浙江省常見毒蘑菇圖

來源:台州發布綜合台州疾控、望潮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2a8a730ce49bb55a48e65213ab7f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