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三十載 攜手向未來

2024-10-18     搜狐號政務

征途三十載 攜手向未來

——中國加入《專利合作條約》(PCT)三十周年成就綜述

三十載星霜荏苒,三十載歲物豐成。2024年,中國迎來加入《專利合作條約》(PCT)的三十周年。

從1994年中國申請人通過 PCT提交的專利申請僅有98件,至2023年中國申請人提交的 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近7萬件、已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一,三十年來,中國已經成長為名副其實的智慧財產權大國,成為世界創新版圖的重要一極。

三十年間,中國積極參與 PCT等國際規則的修訂完善,不斷完善國內智慧財產權法律制度;三十年間,中國與世界攜手同行,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各國和地區智慧財產權機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不僅為我國創新主體尋求海外專利保護提供了橋樑,同時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合作與交流開闢了新的廣闊空間。

完善制度 立柱架梁

法者,治之端也。作為智慧財產權領域重要的國際條約之一,PCT於1970年締結,對《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1883年)的締約國開放,目前有158個締約國。申請人只需提交一件 PCT國際專利申請,就可以同時在多個締約國中尋求專利保護。

三十年間,中國對標 PCT國際規則,不斷完善國內法律制度,逐步實現與 PCT為代表的眾多智慧財產權國際條約的深度接軌,為融入世界經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是中國加入 PCT體系三十周年,我們將共同慶祝這個對 WIPO與中國的關係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紀念日。」今年4月,WIPO總幹事鄧鴻森在向2024年全國智慧財產權宣傳周活動致辭時表示,短短几十年間,中國已經轉型成為了一個科技創新創造強國,逐步構建了一套高效、現代化的智慧財產權體系。

時間撥回1993年10月,在 WIPO和原中國專利局在北京聯合舉辦「專利合作條約和中國國際研討會」開幕式上,時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華秋向時任 WIPO總幹事鮑格胥遞交了中國加入 PCT的加入書,拉開了中國與PCT深度合作的序幕。

1994年1月1日,《關於中國實施專利合作條約的規定》生效,中國自此走向了向外提交 PCT專利申請之路。這天,中國申請人簇擁於原中國專利局 PCT申請受理辦公室,手裡緊握的,不僅是他們重要的申請材料,更是承載著沉甸甸的創新夢想與開拓海外市場的決心。

彼時,中國在 PCT領域才剛剛起步,PCT在中國的發展仍面臨著諸多挑戰與機遇。為了更好適應 PCT體系,中國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歷經多次修改,為國內外創新主體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法律保障。

——2000年至2001年,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完成第二次修改,新增了關於國際專利申請提交和處理的原則性規定,對 PCT國際專利申請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具體要求作出明確規定。2002年,為配合 PCT制度改革對《專利合作條約》相關條款的修改,我國及時對專利法實施細則進行了特別修改,將國際專利申請進入國家階段的期限修改為自優先權日起30個月,與國際條約保持一致。2010年,專利法實施細則完成第三次修改,進一步優化了國際專利申請在國家階段的審查流程。2020年至2023年,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完成第四次修改,新增優先權恢復和援引加入等制度,給國內外 PCT申請人提供了更寬鬆的期限條件和更多救濟機會。

中國在 PCT領域的智慧財產權制度建設直接促進了中國智慧財產權制度的發展,加速釋放創新活力,同時不斷擴大智慧財產權領域對外開放,營造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在此進程中,一大批中國創新企業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爭得一席之位;眾多國外申請人在華開展商業活動和智慧財產權布局意願不斷增強,外國申請人提交 PCT申請進入中國國家階段數量穩步上升,PCT「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促進作用日益凸顯。

提升能力 對標一流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際檢索完成數量由1995年的118件增長至2023年的7.02萬件」「2023年國際檢索報告和書面意見按期完成率達到98.4%」……數字的飛躍見證了中國PCT審查能力的巨大提升。三十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持續推進作為PCT國際專利申請的受理局、國際檢索單位和初步審查單位的審查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審查效率和審查質量,構建世界一流專利審查機構。

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建立起局級、部級和處級三級質量保障機構的專利審查質量保障體系,並基於計劃—實施—監督評級—持續改進的PDCA質量管理循環模式保障審查質量。此外,國家知識產權局每年向WIPO提供 PCT年度質量報告,專門設立專利審查評議平台,並委託第三方獨立開展專利審查質量用戶滿意度調查,用戶對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供PCT服務的質量滿意度屢創新高。

加強 PCT審查員隊伍建設是保障中國 PCT審查質量和效率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 PCT審查員人數穩步上升,2023年 PCT審查員人數達到4944人。一批批通過檢索能力高級水平測試和 PCT資格認證考試,具備多語種工作能力的國際型、復合型人才構成了中國 PCT審查體系的中堅力量。

「PCT國際檢索和初步審查質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PCT審查員經驗越來越豐富」「審查能力和審查質量顯著提升,在書面審查意見中,審查員對技術問題和法律問題的拿捏更加準確」「更多國外申請人和事務所對我國專利審查作出積極評價,也愈發認可和尊重中國專利審查意見和專利制度」……在近幾年召開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與專利代理交流座談會上,多位專利代理機構負責人持續關注 PCT審查工作並給予充分肯定。這些成績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多年提升審查能力的結果,這些讚譽是社會各界對審查提質增效工作的肯定。

深化合作 惠及世界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三十年來,中國深度參與 WIPO框架下的全球智慧財產權治理,持續深化國際合作,PCT發展迎來新的篇章。

「我們同意由中國牽頭對各國際單位和用戶反饋的 PCT國際階段改進需求進行分析、形成分析報告。」於2021年3月22日至26日在 WIPO召開的 PCT國際單位會議和質量小組會議上,「中國方案」獲得了各方的認可。

這是中國積極參與 PCT體系建設的一個生動實踐。

從2012年7月中國專利文獻正式納入 PCT最低限度文獻,到2021年國家知識產權局與 WIPO簽訂諒解備忘錄,並正式使用人民幣作為 PCT相關國際費用的定價和結算貨幣,進入2023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率先實現了PCT國際階段全流程代碼化文本審查和處理,推動了 PCT國際公布機制的改革……在 PCT發展的坐標上,中國持續為 PCT體系建設貢獻智慧與力量。

在此期間,國家知識產權局也不斷加強與各方在 PCT領域的合作,先後與33個國家或地區的專利審查機構建立了 PPH合作,其中包括與20多個國家或地區相關機構開展了基於PCT國際階段工作結果的國家階段加快審查(PCT-PPH)。不僅如此,國家知識產權局還成為印度、沙特等12個國家的 PCT專利申請國際檢索單位和國際初步審查單位,為相關國家申請人保護專利提供了支持。

「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以國際良法促進全球善治,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的話擲地有聲。

「去年以來,在習近平主席致中國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合作50周年紀念活動賀信精神的指引下,中方與WIPO合作進一步深化。」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以中國加入PCT體系三十周年為契機,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加強同 WIPO和世界各國智慧財產權管理機構的交流合作,深度參與 PCT國際治理,推動完善相關智慧財產權國際規則,為創新主體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推動 PCT體系建設現代化發展,讓創新更多惠及各國人民。(中國智慧財產權報|張彬彬)

編輯:田伊慧,美編:王鎮傑,審讀:蔡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149922865c42b85cb1222ecfca1a7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