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天之驕子,畢業後卻混到底層,這3個原因,太現實了

2020-05-14     雅雅媽媽說育兒

原標題:曾經的天之驕子,畢業後卻混到底層,這3個原因,太現實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是個學霸,就是好事,因為 學霸=成績好=好大學=好工作。但事實上,有很多我們曾經稱為「天之驕子」的孩子,他們在畢業後卻沒有很好的工作,有的人甚至混到了社會底層,有的人甚至一事無成。

這讓我們不禁反思,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

那些曾經是學霸的孩子,畢業後卻一無所成,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小劉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學霸,從小到大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大學畢業後,大家理所當然地認為,小劉會有一個非常體面的工作,工資也會比平常人高。但是,事實卻不盡人意。

小劉畢業後確實進入了一個國企工作,但是由於加班壓力太大,他無法承受,所以選擇了辭職;辭職後的小劉找了一份相對來說輕鬆的工作,但是工資卻比之前縮水了幾乎一半,小劉覺得自己的能力不應該只拿這樣的工資,做了幾個月後,小劉又辭職了。

辭職之後的小劉陷入了一段時間的迷茫,面對大公司的招聘,他動過心,但是一想到曾經的壓力,他就退縮了;而在面對一些小公司時,他又顯得有些傲慢,認為自己作為一個學霸,去到這樣的公司,屬實是屈才了。

就這樣,時間一點點過去,小劉依舊沒有找到自己覺得可以的工作,到後面迫於生活的壓力,小劉選擇到一家小公司做銷售、跑業務,每天日曬雨淋的,相當於一個底層的工作。

小劉的父母想不明白,曾經因為為傲的兒子,怎麼就成了一個一事無成的人?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

那些天之驕子,畢業後卻混到底層,這3個原因,很現實

1. 社會的競爭

社會的競爭是殘酷的,在找工作這件事情上,很多時候時間、能力和職位都對得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並且,個人的能力有時候並不是一個崗位的真正需求,有的崗位並不是說有足夠的能力就能夠競選得上,還有很多人為的因素,這是非常現實的事情。

2. 個人的承受能力問題

有的人確實有足夠的能力,但是在一些崗位上,能力並不是主要的,還需要一定的抗壓力。比如說程式設計師,大家的專業知識能力其實不需要懷疑,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得住沒日沒夜的加班生活,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得住長時間一直待在螢幕前。

3. 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

就像小劉一樣,他覺得自己非常有能力,所以在面對一些小公司時,非常傲慢,也不屑於去應聘;但是,大公司的壓力他又無法承受,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擇業心理,對於這些學霸來說是常有的事情。

父母希望孩子學習好,總的來說還是希望孩子能夠有一份好的工作,進而有一份好的生活。但是,好的成績並不等於一定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很多時候大家追求都是一種舒心的狀態,也就是所謂的「中庸之道」,不必過於強求。當孩子從天之驕子到泯然眾人,家長不必太過於苛責,應該鼓勵孩子,積極與孩子溝通,發現孩子存在問題,就要及時解決。

今日互動話題:你見過哪些這樣的孩子?你認為還有哪些原因呢?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uNoEnIBnkjnB-0zra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