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殼糞等干糞,如何發酵效果好?

2019-11-15     農藥助手

當菜農購買稻殼糞等干糞後,應像糞肥中加入足量的水,讓糞肥濕透,然後按照底寬1.5-2米,上部寬1.2-1.5米,高度1-1.2米建堆,堆的長度不限,然後在堆的頂部使用直徑為6-8厘米的木棒打孔,並且要深到堆底,間隔20-25厘米打一個通氣孔,在糞堆頂部打6-7行通氣孔,這主要是為了保證糞肥在發酵時有充足的氧氣供應,然後覆蓋舊薄膜,進行提溫發酵。

在糞肥發酵時,菜農要注意使用溫度計插到糞表層20厘米以下的測溫,將糞堆的溫度維持60℃左右,維持1-2天時間即進行翻堆。翻堆時將糞堆外層的糞肥翻到糞堆裡邊,將裡層的糞肥翻到外邊,同時還要注意上層的糞肥與下層的糞肥交換位置,然後再次建堆發酵,並注意為糞肥補充水分,這樣經過3-4次的翻堆之後,當糞肥無臭味時表明糞肥發酵腐熟完全,菜農可以放心使用。

在發酵時要注意,糞堆的溫度60-70℃,濕度40%-80%之間,保持1月翻一次的頻率,以防高溫將糞肥中的微生物殺死,嚴重時還會產生悶堆現象,導致發酵失敗。

當糞肥發酵腐熟好時,即可放心使用。當前市面上有很多液體發酵生物菌,如果配合這種生物菌發酵,會大大縮短髮酵時間,而且發酵的更加充分。具體方法很簡單:在翻堆的時候將發酵菌噴施到干糞表面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rlXdm4BMH2_cNUgRdR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