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6日0時至24時,山西省本地無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33例,治癒出院133例。無新增疑似病例,現有疑似病例0例。
2020年3月26日0時至24時,山西省無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例。無新增境外輸入疑似病例,現有境外輸入疑似病例0例。
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428人(含境外輸入病例密切接觸者),當日解除醫學觀察9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18人。
單位:例
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建議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情況下普通公眾可不戴口罩。此外,蘇浙滬多地一些領導幹部摘口罩開會。
那麼,上班途中需要戴口罩嗎?什麼情況可以摘掉口罩?上班出行如何做好健康防護?一起來看看。
1 上班途中要不要戴口罩?
3月25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班出行應該如何做好個人健康防護呢?針對公眾關心的問題,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說,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仍是工作重點。在這裡提醒大家,在疫情防控期間,除上班、購買生活必需品以外,應儘量減少外出,以居家生活為主。
上班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比如公交車、地鐵或計程車等,應全程佩戴醫用口罩。儘量避免乘坐廂式電梯,如需乘坐應全程佩戴口罩,減少接觸電梯表面,避免用手揉眼、摳鼻等行為。需要提示的是,有發熱、乾咳等症狀的乘客,不應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開私家車獨自上班,可以不佩戴口罩。
騎車和步行上班,酌情佩戴口罩,儘可能減少與他人近距離接觸,保持與其他人的距離至少在一米以上,避免聚集、扎堆聊天。
要關注權威機構發布的疫情消息,做到心裡有數,安全出行。
進單位後,遵守體溫檢測制度。如需要乘坐電梯,等電梯時也應保持與他人之間的距離,當電梯轎廂人員較多接近滿載時應等待下一班。如用手直接接觸按鈕,需要及時洗手。
進入辦公室後,應先打開窗戶採用自然通風,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
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時,應保證集中空調系統運轉正常,關閉迴風系統,採用全新風運行,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風量。
辦公前,應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將辦公桌擦乾淨,做好滑鼠、鍵盤、門把手的消毒。但是也不必過度消毒,比如用酒精擦拭鞋底或外套等。建議準備一個帶蓋的水杯,多喝水。工作環境在室外的,如果人員分散工作,亦可不戴口罩,工作結束後和入廁前後要用流動水洗手。
2 啥時候可以摘口罩?
3月1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明確指出,對於普通公眾而言,在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建議不戴口罩。
什麼時候可以摘口罩?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曾在3月3日接受媒體採訪時給出了摘口罩時間。張伯禮院士回答:口罩還是慢一點摘比較好,就算全國都「清零」了,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的好習慣,也要保持一段時間。
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多數地方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已經降下來了,降下來是有依據的,發病率下降、本地確診病例幾近零、傳播機率非常低,在這種情況下,周邊的絕大部分人都不太可能是感染者,除了醫院、人多聚集、地鐵等地方,是可以摘口罩了。
張文宏說:「老百姓喜歡有人明確告訴自己要不要戴,其實這和你所處的環境有關。一般情況下,戴的必要性是沒有了。在高危的環境里,最好還是要戴。」
3 這四類人還是繼續戴口罩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專家組成員吳凡表示,若有以下情況人員,依然需要佩戴口罩:
一、有發熱、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者必須佩戴口罩。
二、依據執業規範和有關規定相關從業人員必須佩戴口罩(包括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從事公共服務從業人員;從事疫情相關工作人員)。
三、進入人員密集場所(場合)的人員必須佩戴口罩(包括醫院、福利機構、學校、交通工具及站點、影劇院、室內遊樂場所等)。
四、倡導年老及體弱者,免疫力低下及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時自願佩戴口罩。
同時,吳凡也針對市民在工作生活中的防護給予了建議。首先,要養成並延續良好習慣。她強調,洗手尤其重要。另外,在咳嗽、打噴嚏還是要用手肘捂口鼻,不要隨意用手觸摸眼口鼻等部位。再者,經常開窗通風也很重要。
在日常辦公時,吳凡也表示,要形成良好的制度,尤其是員工健康巡查管理制度,在公共區域應定時消毒。
4 專家:口罩不是一摘了之
截至目前,除了北京、天津、河北、湖北之外,全國其他省份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均已下調。
記者注意到,在一些地方的口罩使用指引中提出,通風良好,能保證人員間隔,並做好消殺措施的室內場所,可以有條件摘口罩。
專家表示,口罩不是一摘了之,摘口罩的背後是社會治理效能的考驗,精準管控、技術賦能、機制保障缺一不可。
比如,在公園、體育場等地可以對容量進行計算從而進行「限流」,做好管控,避免出現人員聚集的情況。
5 口罩變形、污染或潮濕須及時更換
疾控部門提醒:不同人群在不同場所應按照防護需求佩戴相應標準的口罩,但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佩戴N95口罩。
除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到隔離區發熱門診就診者和相關醫務人員要佩戴醫用防護N95口罩外,其他大部分情況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即可滿足防護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口罩佩戴前和脫除後應洗手。佩戴口罩時注意正反和上下位置,口罩應遮蓋口鼻,調整鼻夾至貼合面部。佩戴多個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護效果,可能還會影響防護效果,同時還要做好手衛生。
口罩在變形、受到污染或潮濕時防護性大大降低,須及時更換。
提醒:要因地制宜,摘口罩不能隨意跟風,日常還是要勤洗手,外出注意保持距離。
編輯 | 王燕君
監審 | 梁 艷
來源 | 新華社 山西新聞聯播 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kwbIXEBnkjnB-0zsk4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