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又是一年中秋國慶小長假。
雖然「調休造長假」在網上被詬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長假。
但是,不妨礙人們對旅遊的期待。
又到旅遊旺季,特別是度過了特殊的三年,很多人都憋壞了。
中秋那天,李麻花突然問我:「放假要不要去哪裡走走?自駕游,我開車,你陪同!」
想了想,算了吧,還有好多茶等著試呢。我們這行,哪有放假一說?
況且,外頭人山人海,即使想去看看外界的美,也只能是走馬觀花,到此一游。
其實,節日存在的意義,對於更多人來講僅僅只是假日。
終於可以好好地休整幾天。
有條件、有精力的,則選擇出門走動。
而出門在外的同時,很多人的背包里,都有水杯的影子,隨行杯、玻璃杯、保溫杯……
絕大部分,還會往裡面抓幾根茶葉,泡上一壺茶。
方便,快捷,還不怕磕壞。
《2》
當然,你不能低估一個福建人的「茶癮」。
只要有條件,隨時隨地都能擺上功夫茶具,開始泡茶。
沒有條件?那也不是問題,還可以人為創造條件。
比如,把動車的桌子放下來,擺上簡單的茶席、蓋碗、公道杯、品茗杯。
拿出保溫杯,按照往常的泡茶習慣,均勻地把沸水澆注在干茶表面,之後,快速出湯。
如果你的行李比較輕便,可以選擇從家裡帶燒開的純凈水。
如果行李已經很重,不想再增加額外的負擔,那就從動車高鐵上取熱水即可。
雖然有些茶客反映,動車高鐵上的開水,不好喝,不適合泡茶。
但我們的前提是,條件有限。
出門在外,儘量少挑剔,利用身邊一切可以用的東西,來滿足自己喝茶的需求,豈不樂哉?
旅行喝茶,喝的是一份心情,一份情趣。
或許味道不如在家泡得好喝,可環境變了,心境不同了,一樣能帶來好味道。
旅途中有一杯好茶相伴,難道不覺得,別有一番風味嗎?
除了在車上,到了戶外,公園、江邊、山林,泡茶都是很愜意地享受。
我們知道,大家出去遊玩,是以放鬆為主。
而在旅行中泡茶,恰恰能讓人得到適度的放鬆和閒適,與天地自然和諧統一。
其實,帶一套功夫茶具出門,並不麻煩。
現在都有專門的旅行茶具,或者自己拿一個便當袋,把茶具打包好。
只要一隻白瓷蓋碗,一隻公道杯,幾隻品茗杯就足夠了。
價格昂貴的蓋碗,就留在家裡吧,帶上最基礎、最便宜的茶具即可。
簡簡單單,亦有好茶喝。
到了選定的地方,擺開茶具,盡興泡茶。
甚至於,還會在當地結交愛喝茶的朋友,一起享受假期的愉快生活。
《3》
覺得麻煩的朋友,那就用杯子吧。
直筒型的杯子,體積不大,塞在背包或者行李的側面角落,基本上不占空間。
現在市面上的杯子,基本上都帶有提繩。
為了減輕行李的重量,我們還可以把它提在手上。
既方便,又輕鬆,還能防止水灑出來。
可攜式泡茶的杯具有很多,最常見的是兩種,一種是保溫杯,一種是耐高溫的塑料隨行杯。
隨行杯的優勢是,輕便。
有的隨行杯還自帶茶濾,能分離茶葉和水裡,讓人在喝茶的時候,不會喝到茶葉。
並且,泡在裡面茶葉不怕被悶壞。
由於不具有保溫的功能,即使用熱水泡茶,帶出門以後,茶湯的溫度也會逐漸下降,直到完全冷卻到常溫。
相對來說,更適合年輕人。
而到了一定年紀後,就會出現一種情況——保溫杯不離手。
有了保溫杯在,就可以隨時喝上一杯溫熱的茶湯,讓身體變得舒服,補充能量。
可是,如果用保溫杯來泡茶,那麼原則上就是燜泡了。
在高溫的環境下,茶葉會被熱水不斷刺激,釋放自己身體里的物質,包括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鹼。
如此一來,泡出來的茶湯,就會又苦又澀,不好喝。
這時候,就要提前考慮到,當不得不用保溫杯泡茶,又擔心茶味濃釅苦澀。
泡茶的時候,必須嚴格控制投茶量。
寧可少投,也不要多投。
例如,當你用一個300-350毫升的保溫杯泡白茶壽眉,頂多只要1克就夠了。
而如果是白牡丹或者白毫銀針,隨手抓幾根芽頭,也完全能浸出飽滿的茶味。
過猶不及,是外出喝茶的宗旨。
《4》
茶具準備好以後,茶葉該如何攜帶?
出門帶的盛茶容器,不能太大,也不能太重,否則會增加自己的負擔。
但也不能太小,否則多喝兩泡茶就沒了,實在掃興。
選擇有很多種,一般會帶小巧的茶葉罐、密封袋,或者泡袋。
茶葉罐的大小要適中,且密封性好,不易跑氣。
正常能裝下50克左右壽眉的罐子,就可以了,放在包里大小適中。
擔心茶葉跑氣的話,就在罐子裡多套兩層食品級保鮮袋,用密封夾夾緊,這樣可以保留原汁原味。
泡袋裝的茶葉就更方便了,已經稱好了重量。
按照自己平時喝茶的頻率和數量,決定帶多少茶葉。
為了避免壓壞,儘量放在靠近衣物的地方,免得到達目的地以後,打開泡袋,裡面全是碎茶,這得多掃興,多鬱悶啊!
現如今,還有一類茶極其適合帶出門,那就是餅乾形態或者巧克力形態的茶。
這種又薄又小的包裝,它的身體結構,就與普通的茶葉不一樣。
因為被壓縮了,也就不占行李的地方。
尤其適合那些隔三差五就出差的人士,或者偶爾要去旅行的朋友。
考慮到出門在外,喝茶時間不定,可選的茶具不定,甚至水質、水溫都不定。
所以,不僅要方便,還要儘量能應對各種方式的沖泡。
就算是稍微悶泡,或者水質條件有限,也能泡出香滑的茶湯。
比如,隨心泡。
原料是2017年的高山春壽眉,在新茶時期,它就以甜美的花香和草藥香吸引人。
再經過壓制後,細胞破壁,增添了甜潤感。
一片2.5克,稱好的重量,泡在保溫杯或者隨行杯里,300-500毫升的杯子,不多也不少。
假如擔心味道太濃,投一半,或者三分之二塊,足矣。
比起泡袋包裝,因為壓縮了葉片與葉片間的縫隙,薄薄一片,更利於攜帶。
如果想要用功夫茶泡法,也可以,110毫升的蓋碗放兩片隨心泡,也就是5克,茶水比例也剛好。
《5》
過去大家總覺得,旅行時不方便喝茶。
後來才發現,辦法總比困難多。
只要選對茶具和茶葉,出門在外,照樣也能舒舒服服地喝茶。
解渴去乏的同時,如果覺得水土不服,腸胃不適,還可以通過一杯清新淡雅的茶湯,調理身體,調整狀態。
放鬆自己疲憊的身心,享受旅行的美好。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