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往不利的殺招

2023-11-09     凱恩斯

原標題:無往不利的殺招

11月9日,今天市場表現溫和,但個人對股市流動性改善抱樂觀態度。

10月CPI數據公布,同比下降0.2%,環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2.6%,中國經濟在10月還是繼續收縮中,個人分析原因,表面是豬肉,本質是樓市和美聯儲高利率導致的息差。現如今普通人通縮的感受並不強烈,大家買東西的時候並沒有感覺到明顯的物價下跌,所以我認為不能說是通縮,只能說有些商品正在為前幾年的產能擴張買單,典型的就是豬肉。也有人認為豬肉下跌是「豬周期」下行的標誌,不過我倒認為,隨著美聯儲停止加息以及央行貨幣政策持續發力,CPI很快會回歸上行。

今天,熱點板塊集中在煤炭、光伏、電化學。這裡面煤炭是冬季板塊,因為全國降溫了,今年冬天來得太晚,據說前幾天江浙出現34度高溫,冬天夏天真的「傻傻分不清楚」,冬季來的晚,對煤炭市場是不利的,但我不願意看空煤炭。實際上從能源結構來看,煤電仍然是我國電力的主要來源,光伏和風電還沒有占據主導地位,雖然新能源份額在逐漸增加。

而我國光伏也存在一定問題,今天光伏上漲主要是因為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將召開光伏製造業企業座談會。為什麼要座談會?因為中國的光伏產業太卷了,卷到報價接近1元/W的程度,要知道,年初的報價在1.8元/W,這妥妥的腰斬,且年初實際上也不是光伏的最高點。為什麼會這麼低?原因當然是光伏產業本身門檻太低,光伏組件是資本密集型,各地瘋狂擴產,盲目上馬,自然而然就出現了捲紙機效應(卷自己)。從投資人角度,我們也要從中獲得一點教訓。那就是在上市公司選擇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企業的護城河。什麼是護城河?你可以想像古代城池通過高壘深溝來阻擋外敵入侵,也就是一個產業的進入門檻要很高。如果一個產業阿貓阿狗有點錢就能投產,那麼這個行業的利潤率很快就被吞噬殆盡。

從這個角度看,光伏的確不如我們長期關注的行業,那就是醫藥。而除了醫藥,諸如半導體晶片、頭部網際網路平台等也有一定的護城河,只不過護城河各有不同,醫藥的護城河是技術,而頭部網際網路平台的護城河是規模。很多行業都在重複上演一個過程,那就是行業新興的時候利潤率很高,但由於行業進入門檻太低,退出門檻太高,結果最終行業內人滿為患,利潤率磨平,甚至倒貼賣產品的情況。而醫療行業,是醫不叩門,倒貼給你藥吃,你更害怕。

回過頭來看光伏,光伏的出路在哪裡?我們前段時間在討論什麼BC電池、topcon、HJT等,你說光伏企業不知道行業過剩的現狀?他們知道,他們想要通過技術疊代來甩開競爭對手,抬高行業門檻,也就是深溝高壘,打造新的護城河。而本輪光伏電池競爭的終點,就看誰能夠率先生產處能效高,價格低的光伏產品,繼而成為市場的主角。換句話說,有些創新也是市場倒逼出來的,這也側面說明,中國的光伏產業是非常健康的產業,而未來,中國光伏企業中投資人要關注頭部企業,因為規模化能夠讓光伏成本更低,而規模效應也是護城河的一種。

未來的A股,並非所有的股票都是印鈔機。諸如中國的地產,即便是宏觀面改善,我們也難以樂觀看待。所以,未來在A股要做選擇。而如今最好選的三大板塊,是消費、健康和能源,這三者其實和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無論是俄烏還是巴以,人類所有的衝突、紛爭說到底都是為了生存。所以三者都是很好的投資賽道。只不過,在這些賽道中找到那些有護城河的企業並不容易。

這裡講一段往事,巴菲特投資比亞迪並不是因為比亞迪汽車,而是因為比亞迪的電池,當時比亞迪在鎳鎘電池上全球份額第一,且在積極向鋰電池延伸。你覺得巴菲特當年是買一家車企嗎?不是的,巴菲特是在買能源。巴菲特的投資集中在消費領域和能源領域,因為這些和人類生存息息相關,而這些領域中有護城河的企業,是投資人應當關注的焦點。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c91d4fe3e44243698c04f28004d8d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