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金枝」沒那麼溫馨,它是郭子儀與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滿殺機

2023-04-08     尋根拜祖

原標題:「打金枝」沒那麼溫馨,它是郭子儀與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滿殺機

郭子儀七十大壽的時候,七子八婿攜家帶口都來給老郭拜壽,唯獨第六子郭曖孤零零地一個人給父親行大禮。

郭曖並不是快樂的單身漢,他之所以孤身一人,是因為老婆的譜太大,人家是皇帝的女兒,以「君不能拜臣」為由,拒絕給老公公跪拜。

在兄弟姐妹們面前,郭曖丟盡了面子。於是小伙子喝大了,回到家借著酒興就把老婆昇平公主給打了。

更嚴重的是,小郭不光打老婆,還說了一句掉腦袋的話:「你這麼囂張跋扈,不就是仗著你爹是皇帝嗎?告訴你,我爹是不願意做皇帝而已,要不然還能輪到你爹?」

昇平公主咬牙切齒道:「合著我們家的龍椅是你爹送的唄?你等著瞧!」於是小妮兒梨花帶雨地跑進宮向父皇唐代宗告狀去了

不料唐代宗卻對女兒說:「人家說得對啊,要是郭子儀想當皇帝,天下還能是你老李家的嗎?別鬧了,回家去吧。」

這邊昇平公主剛剛回宮,郭子儀就得到了報信,嚇得一身冷汗。他趕緊將郭曖囚禁起來,然後親自入宮向皇帝請罪。

唐代宗很大氣:「老話說『不痴不聾,不作家翁』,小孩子閨房裡的鬥氣話怎能當真?」

唐代宗的話給這場小摩擦定了性,老郭的心總算放到肚子裡了。皇帝給台階,自己也不能不懂事,老郭回到家,將兒子胖揍一頓,也算是給了皇帝和公主一個面子。

於是,「打金枝」事件以雙方握手言和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今天我們講這個故事很輕鬆,其實這絕不是一場簡單的家長里短,如果您讀懂了歷史背景就會發現,小兩口差一點掀起了足以攪亂天下的驚天大禍。

「打金枝」的故事表面很溫馨

唐代宗有十八個女兒,昇平公主是唯一的嫡女,深得父親和皇兄唐德宗的寵愛,「恩禮冠諸主」

昇平公主金貴,郭曖也絕不含糊,其母出身太原豪族王氏,是唐玄宗的大舅哥王守一的女兒。

郭子儀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他是大唐帝國的擎天一柱,一生兩次再造大唐,在軍界如同神一般的存在,甭管多大譜的人見了他都得跪下叫爺爺。

廣德元年(763年),吐蕃入寇長安,唐代宗的龍椅還沒焐熱就嚇得逃亡陝州,大唐帝國岌岌可危。郭子儀只帶了二十幾名隨從,就踏上了恢復河山的艱難征程。

由於唐代宗得罪軍方太深,各地藩鎮要麼反叛,要麼袖手旁觀,要麼勾結回紇、吐蕃、党項為禍大唐,因此朝廷已經人心渙散了。

有人計劃另立皇帝,更有人對郭子儀直言不諱:如今天下大事,全憑您老一句話。言下之意,只要您發話,皇位都是你的,老李家算個屁。

郭子儀就是在全國一盤散沙的情況下,以一顆赤膽忠心,愣是憑藉個人威望收拾殘兵,進而打退了吐蕃,再度重造大唐。

這就是唐代宗為何對女兒說,「彼欲為天子,天下豈汝家所有邪」的原因。

為了感激郭子儀的忠誠,永泰元年(765年),唐代宗將最寵愛的女兒昇平公主下嫁給了年僅13歲的郭曖。

皇家千金配帝國最牛的家族,這樁婚姻還不得甜膩死了?小兩口咋就這麼不懂事,一個孝道缺失,一個膽大包天呢?

「打金枝」背後的故事不簡單

郭子儀70大壽時,郭曖才14歲,昇平公主年齡相仿,一對小屁孩。雖說古人早慧,但這個年齡閱歷放在那裡呢,說話辦事難免會不辨輕重。

唐朝的公主歷來囂張,嚇得很多豪族都不敢與皇家聯姻。當時民間流傳一句話:「娶婦得公主,平地買官府。」意思是,誰家娶了公主,等於給自家找了個管束自己的官府。

比如公主與公婆的禮儀問題,在唐朝,公主不光不拜見公婆,反過來公婆還要給兒媳行禮。

針對這種人倫顛倒的怪現象,從李世民時期就有大臣表示反對,幾代皇帝也曾經試圖修改規則,但實際的效果並不好,公主與公婆誰拜誰,完全取決於公主個人。

昇平公主是個被寵大的孩子,驕縱慣了,在公公面前耍大牌是完全有可能的。

拿皇帝的龍椅說事,這種禍及滿門的話,14歲的少年應該知道其中的利害了,郭曖真的有這個膽子嗎?

別人不敢,郭曖不缺這份膽氣,因為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郭家人其實很彪悍,老郭又是個護犢子的主。

郭子儀此人一生謹慎,他這輩子遭受大的打擊太多,之所以能化險為夷,除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外,跟他的忠心、謹慎有很大關係。

但郭子儀又有一個毛病,他對部下和子女管束不嚴,甚至很放縱,導致他所在的朔方軍除了他沒人能管得住。

郭子儀的第三子郭晞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當年他在邠州時,就縱容士兵劫掠,把老百姓禍害夠嗆。有個叫段秀實的官員,一怒之下捕殺了郭晞部下17人,差點引發軍隊與官府火併。

段秀實頭鐵,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一般人只要涉及郭家的事都要退避三舍,不敢管。

有一年,唐代宗為了疏通灌溉,下旨清理白渠支流上的碾磑(水力磨坊),別人都老老實實拆掉違章建築,唯獨郭子儀的兩座碾磑無人敢動。

於是唐代宗只好拿女兒開刀,說服昇平公主帶頭拆掉她的兩座碾磑,郭家這才跟著公主,也拆了自己的磨坊。

連皇帝都要對郭子儀禮讓三分,小郭同志說話跑風奇怪嗎?打老婆又如何?小爺我就不信你們老李家能拿我們老郭家如何!

小李和小郭都是少年麻木,哪裡知道成人世界的複雜,他們不清楚唐代宗與郭子儀之間的恩怨有多深,更不知道這次「小彆扭」會帶來怎樣不可預知的災難。

「打金枝」隱藏的重重殺機

其實唐代宗從來就沒有信任過郭子儀,他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剝奪了郭子儀天下兵馬副元帥之職,並將老郭趕去給唐肅宗修皇陵。

等到天下武將盡叛、長安淪陷後,唐代宗才迫不得已,授予了郭子儀一個「關內副元帥」的空頭銜。

老郭費盡心力收復長安後,派人請唐代宗還都,唐代宗居然擔心老郭設套,不敢回京,你可見二人的猜忌有多深。

僕固懷恩和周智光等先後反叛,引回紇、吐蕃騎兵入寇關中,郭子儀不顧個人安危,親入回紇大營談判,又多次率軍擊敗吐蕃人。

老人家殫精竭慮地為大唐帝國賣命,唐代宗卻聽信魚朝恩、程元振這些宦官的讒言,不斷給老郭使絆子。

唐代宗很會表演,他一邊兩眼淚汪汪地向郭子儀表示:「子儀用心,真社稷臣也……用卿晚,故至此……」一邊小動作不斷,甚至刨了郭家的祖墳。

史書將這件事怪罪到魚朝恩頭上,但明眼人都知道,沒有唐代宗的縱容和默許,魚朝恩哪來這個膽子?

昇平公主與郭曖的婚姻能改變唐代宗對郭子儀的猜忌嗎?怎麼可能?刨祖墳的事就發生在二人婚姻之後。

挖墳掘墓,人神共憤,什麼樣的仇恨能讓一個人干出如此喪心病狂的舉動?

這會兒您再回味一下唐代宗對昇平公主的那句,「彼欲為天子,天下豈汝家所有邪」,是不是有一股陰冷的感覺?

其實我們也沒必要太過苛責唐代宗,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哪個皇帝願意將刀把子交到別人的手中?忠心這東西往往靠不住。

在這種形勢下,郭曖卻大放厥詞說「我父薄天子不為」,等於在赤裸裸地警告唐代宗:我爹要是不願意,分分鐘就能將你拉下馬!

如果你是皇帝會怎麼想?一定是惡從膽邊生嘛。好在唐代宗不是個感情用事的莽撞漢,否則郭曖的這句話一定會引發滔天大禍。

郭家與李唐皇室的血脈相連

就這樣,郭子儀與唐代宗又周旋了十幾年,直到唐代宗駕崩。此時郭子儀已經82歲了,實在干不動了,這才光榮退休。

兩年後,郭子儀病逝,唐德宗為郭子儀舉辦了超越禮制的葬禮,並讓他陪葬在唐代宗的身邊。

建中四年,朱泚謀反,唐德宗逃離長安,郭曖兄弟拒絕出任偽官,並逃出長安追隨於德宗身邊。他們的忠誠換來了唐德宗的信任,郭氏與皇室的婚姻關係進一步得到鞏固。

郭曖與昇平公主生了三子二女,其中郭釗娶唐代宗外孫女、長林公主次女沈素,郭鏦娶唐順宗(德宗之子)的女兒漢陽公主,郭銛娶唐順宗之女西河公主。

兩個女兒,一個嫁給許王李昭;一個嫁給唐憲宗(順宗之子)李純,生下一子李恆。李恆,即後來的唐穆宗。

郭曖的後代中,與李唐皇室聯姻的還有好幾位,總之,中唐皇室血脈與郭氏水乳交融了。

郭家沒了兵權,卻從此與皇權和睦相處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c133f332955e4a4082752e3ef899a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