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太忙了
杭州西湖,
為什麼總是這麼「忙」?
長久以來,
「西湖」似乎真成了一個「計量單位」,
哪兒哪兒都有它的影子——
比如前些日子,天津泄洪十幾天,
被類比相當於「100多個西湖」水量入海——
再比如,7月的北京超強降雨,
報道里用
「豐臺降下6.37個西湖」去形容雨勢——
圖源:新京報
降雨量、泄洪量、蓄水量、蒸發量,
只要跟水量有關的類比,
經常會提到「西湖」,
「西湖」儼然成了世界上「最多」的湖,
動輒成百上千、滿世界地出現,
「西湖」的水,真的很「累」。
圖源:新華網
圖源:中國政府網
圖源:知乎@量子派
假如西湖真的是計量單位(西)
假如西湖真的是計量單位,那麼:
寧波東錢湖=3.5西
圖源:人民網
武漢東湖=6西
圖源:國家發改委官網
滇池=50西
圖源:初高中地理網
巢湖=130西
圖源:中國氣象局官網
青藏高原湖泊年蒸發量=3570西
圖源:揚子晚報網
滑動圖片查看西湖與其他湖泊大小對比
那麼,
西湖到底適合當計量單位嗎?
別說,還真挺適合的,
它方便直觀,且不大不小。
比如將西湖換算為北京降雨量,
差不多「1西≈1毫米」,剛剛好。
杭州西湖,日落時分的「三潭印月」
西湖表面積為6.39平方千米,平均深度2.27米,水體體積1429萬立方米;
北京全市土地面積16410平方千米,大約是西湖面積的2568倍;如果將西湖的水全部灑在首都,計算可得——降水約為1毫米,即1西≈1毫米,看起來非常直觀。
由此可知,北京1天降下10個以內的西湖,是小雨或陣雨;25個西湖,基本上是中雨;50個,是大雨;100個是暴雨;300個是特大暴雨。
國家氣象局頒布的降水強度等級劃分標準
暴雨預警分為藍、黃、橙、紅四級,
那麼,在北京——
藍色預警:12小時50個西湖,約每小時4個;
黃色預警:6小時50個西湖,約每小時8個;
橙色預警:3小時50個西湖,每小時17個;
紅色預警:3小時100個西湖,每小時33個。
再以2021年曾有極端降雨的河南鄭州為例,鄭州全市土地面積7567平方千米,計算可得:
2西≈1毫米,也很直觀。
憑啥「西湖」適合做計量單位?!
我「太湖」實名表示不服!
其實也行,但太湖,太大了。
44億立方米的水量,是西湖的300多倍;「1太」就相當於在北京降下268毫米雨量,動輒就代表一次罕見特大暴雨,受不起,實在受不起。
太湖
況且,就算用太湖做了「計量單位」,新聞標題大機率也會是這樣——
《北京在24小時內降下」1太」以上雨量,約相當於下了300個西湖》
我可太有名了
西湖文化景觀遙感圖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01期
供圖:西湖博物館
「西湖」作為計量單位,
除了水量較為直觀,
當然也因其足夠有名;
提到中國湖泊,
絕大部分人閃過的第一印象,
那就是「西湖」。
回望今年五一假期
西湖成為遊客量最多景區
這裡曾是南宋御花園
如今杭州能把西湖免費開放給全國遊客
這份氣魄放在全國5A景區也是相當炸裂
圖源:央視新聞
西湖很「小」,
名聲卻很大;
西湖很「土」,
最初確為解決淤塞而逐漸形成;
西湖很「美」,
下場雪就能上熱搜被全國熱議;
雪後楊公堤
楊公堤與蘇堤白堤並稱「西湖三堤」。
西湖很「好吃」,
鯉魚和藕粉名揚天下;
西湖也很「熱血」,
雷峰塔成為魯迅的「鋒利匕首」,
西泠橋成了秋瑾的魂歸之處。
西湖不僅可以是水量方面的「計量單位」,
還是民族之魂的「精神家園」。
1917年,坍塌前的雷峰塔,
原塔於1924年坍塌,僅存遺址。
圖源:Wikipedia,Sidney David Gamble
現在的雷峰塔重建於2002年
此外,西湖還很「多」——
廣東揭陽榕江西湖的九曲橋
清代《冷廬雜識》中說:「天下西湖三十又六,惟杭州最著」。
明代《永樂大典》有記載,浙江有9處西湖;廣東、湖南、四川各4處;福建、江西各3處;河北2處;廣西、雲南、湖北、河南、安徽、山東、陝西各1處。
滑動圖片查看其他「西湖」
及至如今,仍然較為著名的西湖——如圖,依次為揚州瘦西湖、潁州西湖、惠州西湖、北京西湖(昆明湖)、福州西湖、南昌西湖。
西湖太有「文化」——
白居易擔任杭州刺史時,曾去西湖秦望山拜訪鳥窠道林禪師,詢問佛法禪理。
圖源:《中華遺產》2017年06期
唐宋時期,白居易「白市長」和蘇東坡「蘇市長」都為西湖問題操碎了心。
「白市長」修築堤壩、蓄積湖水,以便農業灌溉,改善民生,「蘇市長」則將疏浚和營建合二為一,繼承與創新;
滑動圖片查看更多
一張圖看明白西湖的營建歷史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01期
唐宋之後,疊加了白、蘇兩位大詩人的超強buff,西湖作為人文景觀湖泊的重要地位,再也無法撼動;中國乃至東南亞,沒有一個湖的知名度能超越西湖。
白居易「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蘇軾說「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西湖兼具審美屬性、精神家園屬性和文化意味,本身還要承擔水利民生和生態作用,作為西湖,身兼數職,真的好忙好忙;
如此看來,如果此時仍把西湖作為一種「計量單位」,那不僅可以代表水量,它代表的可就太多了——
一座「西湖」≈半個「杭州」,
這,不為過吧?
畢竟,早在唐朝,「白市長」其實就已經為這個更「大」的「計量單位」背過書了——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春題湖上》)
南宋畫家夏圭的《西湖柳艇圖》
圖源:《中華遺產》2022年08期
比「西湖」更有趣的「計量單位」
在此,羅列了幾個有代表性、大眾喜聞樂見的「計量單位」。
這些「單位」,有的像西湖一樣,是人們出於方便而捏造;有的則是看起來離譜,卻真實存在。總之,越往後看,便會越發吃驚。
地理人文類
珠穆朗瑪初冬的日落
首先,較為常見的,「故宮」、「天安門」、「珠穆朗瑪」、「馬里亞納」…….它們與「西湖」的待遇相近,非常出名,且經常拿出來在面積、海拔與深度層面去類比;諸如此類,由於太常見,就不贅述了。我們著重來看看下面這個「單位」——
「1通遼」
通遼,西遼河與彩虹橋
內蒙古通遼市,常被網友戲稱為未來的「地球首都」和「宇宙之根」,通遼有自己的「宇宙觀」,也有自己的「通遼宇宙」。
當通遼作為「面積單位」時,1通=6萬平方公里;作為「人口單位」時,1通=285萬人(2021年)。
有一個詼諧的例句:「蘇聯作為一個面積不到400通的小國,也有自己的難處。」
日常生活類
「1甩」
這是人們使用蚝油時的計量單位,該單位的基本定義為:一甩甩半瓶,或半瓶甩一年,甩多甩少全是緣,該單位在標定方面具有很強隨機性。
「1鵝」
戰鬥力計量單位,1成年男子≈0.5鵝
這隻大鵝可以吹一輩子
「1 poronkusema」
這是來自芬蘭、一個古老而神秘的長度單位,「poronkusema」,在此姑且簡稱「泡」。
相傳,馴鹿無法邊行走邊小便,所以芬蘭的「泡」,用來計量馴鹿不停下來排泄所能走的最遠距離;通常,1泡≈7.5公里。
美國阿拉斯加德納里國家公園的馴鹿
「1香蕉」
這不是一個人能吃多少香蕉的計量單位,而是——用來計算輻射劑量!
印尼的紅毛猩猩化身」儲糧高手「
該單位正式名稱為香蕉等效劑量(Banana Equivalent Dose,BED),1香蕉等效劑量=0.0778微西弗,也就是人吃一根香蕉所帶來的微小輻射量。
香蕉含有大量鉀元素,天然鉀當中又有0.0117%天然放射性的同位素鉀40。
但完全不必害怕,只要每天吃香蕉的數量不要超過1000根,就完全沒有問題。
受「輻射」影響,香蕉修煉成「狗」
數字數量類
(一些大到恐怖的單位)
印度佛教曾把一些表示大數的詞傳入中國,但日常生活中不會用到,比如,1恆河沙=10的52次方,1不可思議=10的64次方(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居然是個數);
夕陽照在恆河與其支流亞穆納河交匯處
美國人也曾創造出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大數單位,1古戈爾=10的100次方。
《數術記遺》記錄中國古代關於大數的記法
提出了諸如億、兆,京、垓、
秭、穰、溝、澗、正、載等大數。
今年5月,中國引入國際單位制新詞頭,對一些大數的表述會更加簡潔與規範——
容[那],ronna:10的27次方
柔[托],ronto:10的負27次方
昆[它],quetta:10的30次方
虧[科托],quecto:10的負30次方
例如,電子質量僅為0.9柔克;而全地球的質量,只需6個容克就能代表。
這幅明朝的《坤輿萬國全圖》
是當時的「全世界」
該圖由義大利人利瑪竇編繪
圖中在各大洋描畫各種帆船共9艘
15頭鯨、鯊、海獅等海生動物
犀牛、象、獅子、鴕鳥
等8頭陸上動物竟出現在了南極大陸上
圖源:《中華遺產》2008年04期
數據存儲中也有一個單位——
「NB」,更是大到難以想像。
圖源:知乎@分享家丞
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數據時代2025》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產生的數據總量,預計將從2018年的33ZB,增長到2025年的175ZB,舉「世界之力」,依然與「NB」依然差著好幾個數量級。
「NB」,能裝下萬千個世界的所有數據。
最後——
阿根廷藝術家巴勃羅·卡洛斯·布達西(Pablo Carlos Budassi)曾製作了一張插圖,並用它代表了「一切」,也可以看作是本文最大的「計量單位」——1切。
請看下圖
圖源:Wikipedia,Pablo Carlos Budassi
所以,請問上圖能裝下幾個「西湖」?
【參考文獻】
[1] 《有什麼奇怪的單位制?》知乎 Luke LOU
[2] 《「西湖的水」是怎麼成為計量單位的?》知乎 量子派
[3] 《我國西湖有三十六處》山西老年 2003年11期
[4] 《定義中國之美,憑什麼時西湖?》地道風物 2021年1月21日
[5]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國研網 2022年12月19日
[6] 《成都理工大學開設核輻射科普講座闢謠「鹽」 》科學網 2011年3月29日
[7] 《「10的30次方」有簡稱了!國際單位制新詞頭中文名稱發布》人民網 2023年5月20日
[8] 《西湖大規模疏浚工程完成》 杭州市人民政府 2004年12月13日
[9] 《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關於啟用浙江省主要河流長度、流域面積、主要湖泊面積數據的公告》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 2010年10月20日
因微信近期推送規則改版
未加「星標」就無法展示完整封面
將會錯過我們精挑細選的大圖封面
後續精心編輯內容
也很容易被淹沒
若您喜歡我們的文章
請為我們添加愛的「星標」
中國國家地理視頻號
大美中國,山河錦繡
本文創作團隊
編輯:Jubei
設計:巍巍
圖片:視覺中國、圖蟲
話題
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計量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