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為何要殺了自己的錢匣子?他不死天理難容,楊國忠乾得漂亮

2023-02-26     尋根拜祖

原標題:唐玄宗為何要殺了自己的錢匣子?他不死天理難容,楊國忠乾得漂亮

唐玄宗時期有個叫王鉷(hóng)的御史中丞,別看他只是個不起眼的五品官,但膽子大得能嚇死人。

有一天,定安公主(唐中宗之女)的兒子韋會聽到一個極其隱秘的消息,回到家後忍不住跟老媽嚼舌頭。這個消息是啥,我們後面會講到,先按下不表。

韋會光顧著嘴上痛快,卻沒留意到被一個婢女聽到了,婢女扭頭就拿這條消息到王鉷那裡換了一大筆賞錢。

當夜,王鉷派長安縣尉闖進定安公主府上抓走了韋會。第二天一早,縣尉將韋會送回了家,不過是一具屍體。

定安公主是唐玄宗的堂姐,韋會就是唐玄宗的外甥,王鉷竟然私自殺害了皇親國戚!但奇怪的是,定安公主居然不敢告狀,捏鼻子認栽了。

不是定安公主不想告,而是根本告不倒王鉷,甚至有可能引來更大的災禍。

如果您覺得不可思議,那我就再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王繇,是定安公主的另一個兒子。

別覺得奇怪,定安公主三嫁,王繇是她與王同皎的兒子,韋會是他與第二任丈夫韋濯的兒子。

王繇還有一個身份,他娶了唐玄宗的長女永穆公主,也就是說,他既是唐玄宗的外甥,又是唐玄宗的女婿。

這個身份夠硬了吧?但在王鉷的兒子面前,王繇就是個奴才。

王繇被同母弟弟的死嚇怕了,決定跟王鉷搭搭關係,於是他想方設法攀上了王鉷的兒子王准。

有一天王繇請王准來府上做客,看見王準的馬車卷著塵土遠遠而來,王繇趕緊望塵而拜。

王准下了車卻掏出彈弓,對著王繇就是「一梭子」,將王繇的帽子打歪了,玉簪打折了,這才哈哈大笑,旁若無人地進了門。

開席的時候,永穆公主不顧公主之尊,親自站在一旁給王准倒酒,而王準則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公主級」服務。

要知道,作為長女,永穆公主還是頗得父皇喜愛的,如今卻低三下四地伺候一個五品官的兒子。

王繇的朋友聽說後憤憤不平:「你們如此掉價地伺候鼠輩,丟的是皇帝的臉,難道就不怕陛下動怒?」

王繇苦笑:「陛下動怒我還能保住命,得罪了王鉷父子,我的小命就沒了。」

王鉷到底是哪路凶神惡煞,如何能左右皇家子弟的生死?

其實倒不是王鉷會咬人,而是他背後站著兩個庇護神,一個是權傾當世的宰相李林甫,另一個就是皇帝唐玄宗。

李林甫相中王鉷,是因為他幫了自己除掉眼中釘楊慎衿。

說起來楊慎衿還是王鉷的表叔,當年在提攜王鉷時楊慎衿也是不遺餘力。只是楊慎衿認為王鉷是自己的侄子輩,用不著對他太尊敬,因此從來對他直呼其名。

這在我們看來理所當然,但王鉷很不爽:你雖然是我表叔,但咱倆年齡差不多,官職也一樣,你咋能對我這麼無理呢?

最讓王鉷不能容忍的是,楊慎衿還拿他的出身開玩笑。原來王鉷是庶出,這是他的一塊傷疤,被隱藏得很深,可是楊慎衿居然跟外人講過。

楊慎衿還仗著對王鉷的提攜之恩,又霸道地奪了他的職田。三件事加在一起,讓心底陰毒的王鉷產生了報復的心理。

這一切都被李林甫看在眼裡,他稍加引誘,王鉷立刻投懷送抱。

而楊慎衿全然不知王鉷的變化,還拿他當自己的心腹,竟然將他與一個和尚交往的事告訴了王鉷。

這個和尚不是個安分的人,經常搞一些占星、讖言之類的事。這種事往往是要掉腦袋的,於是王鉷便與李林甫一起,謀劃了一起所謂的「楊慎衿謀反」事件。

楊慎衿因此被殺,而王鉷則成了李林甫的心腹。

唐玄宗為何喜歡王鉷呢?因為他是唐玄宗摟錢的耙子、大內的錢匣子。

從天寶二載起,王鉷以「和市和糴使」、戶部郎中、「勾戶口色役使」 等身份,參與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事宜,並取得了讓唐玄宗連連稱奇的效果。

先簡單介紹一下「和市和糴使」、「勾戶口色役使」,簡單來說這類職務都叫「使職」,即不接受外朝節制,只聽命於皇帝的官員,俗稱「奉旨辦差」。

這種職務其實破壞了正常的朝廷運行秩序,因此一般只用於特殊狀況,且不常設。但天寶年間唐玄宗卻任命了一大批使臣,高峰期的王鉷,一人就擔任了二十多個使職。

王鉷利用這些使職乾了什麼呢?就一件事——替唐玄宗拚命撈錢。

比如,朝廷曾經頒布停止徵收租庸一年,但王鉷卻提出:租庸停了,朝廷的貨物運輸要往裡搭錢,咱能不能收一點點運費?

唐玄宗覺得運費沒多少錢,於是便同意了,不料王鉷的那「一點點」竟然是正常租庸的好幾倍。

他這一搞,老百姓可遭了殃了,「大扺貲業皆破,督責連年,人不賴生」

如果說徵收「腳力錢」缺德,下面這個斂財的辦法簡直就是給大唐帝國挖墳掘墓。

唐朝府兵有定期戍邊的任務,六年一個周期,期間全家享有免徭役的待遇。王鉷竟然將手伸向了那些犧牲的士兵們,他隱匿士兵們犧牲的消息,將他們列為逃戶。這些士兵家屬被迫一次性繳納六年的賦稅,甚至三十年。

王鉷就是靠各種敲骨吸髓的手段,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史書記載,王鉷家的井口欄杆都鑲了珠寶。他還在家裡修建了一座「自雨亭」,常年不停的「雨」是從山裡引進來的泉水。

後來王鉷被殺,抄家官員用了好幾天時間都不能清點完他家的資產。

當然,進他自己口袋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絕大多數進了唐玄宗的私庫。王鉷的理由很冠冕堂皇:「這些錢跟稅賦無關,不需要進入左右藏庫,咱建一個大盈庫吧。」

左藏庫和右藏庫是國家的稅收存放地,管理權在外朝,皇帝無權動用。可是天寶年間的唐玄宗已經變得奢侈腐化,宮中女人太多,朝廷調撥的那點錢根本不夠花。

王鉷簡直是雪中送炭,於是唐玄宗在宮中建了兩個私庫——百寶大盈庫和瓊林庫,專門用來存放私房錢。

史書記載,王鉷每年可以為唐玄宗搜刮來百萬億錢。有了這些錢,唐玄宗賞賜內眷、外戚變得非常豪氣,自己也用不著向外朝伸手了,多體面。

於是王鉷成了唐玄宗的貼心人,官帽子一頂接一頂地往他頭上戴。誰想扳倒他,那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腦袋值不值百萬億錢。

所以,不光王鉷橫著走路,他的兒子、弟弟也都是一個比一個豪橫,膽氣一個比一個壯。

比如王鉷的弟弟王焊,這傢伙玩得比王准還要離譜。

有一次,王焊請一個叫任海川的相士給他算命,突然問了一句:「我有沒有當皇帝的命?」

任海川頓時嚇尿了,敷衍幾句後趕緊轉身逃命。王焊卻全然不當回事,等王鉷下班還樂滋滋地將這件事告訴了哥哥。

王鉷大吃一驚,這不找死嗎?於是他趕緊讓人找到任海川,殺人滅口了事。不料,這事還是被人傳了出來,被韋會聽到了,於是就發生了開頭的一幕。

王鉷冒了這麼大的風險替王焊平事,而王焊卻絲毫不吸取教訓,繼續沿著作死的路狂奔。

王焊有個朋友叫邢縡,這個傢伙跟王焊一樣不靠譜。天寶十一載四月,邢縡腦子發熱,決定搞一場政B:

「潛構逆謀,引右龍武軍萬騎,刻取十一月殺龍武將軍,因燒諸城地門及市,分數百人殺楊國忠及右相李林甫、左相陳希烈等。」

這段話簡直讓人噴飯,因為你搞不清他究竟想幹什麼,似乎就是為了殺楊國忠、李林甫和陳希烈。就算殺了他們又能怎樣?自己能當皇帝嗎?還是唐玄宗會讓他當宰相?

結果「大業」正在籌劃中就被泄露了,唐玄宗得到舉報,便將這事交給王鉷處理。

王鉷暗暗叫苦,他知道弟弟跟邢縡關係好,說不定此刻二人正在一起。於是他一邊磨蹭時間,一邊派人去打探。

直到派出去的人回來彙報:王焊果然跟邢縡在一起,此刻已經將他叫走了。

王鉷這才放心地和楊國忠一起,帶上人馬去抓捕邢縡。不料邢縡很狡猾,他帶著十幾個持刀就往外闖,一邊闖一邊喊:「千萬別誤傷了王鉷大人。」

這一聲喊如同震雷一般驚呆了王鉷,也嚇住了楊國忠。就在他們愣神的檔口,邢縡逃出了包圍圈。

楊國忠一向嫉恨王鉷,正在四處找茬想除掉他呢,邢縡就給他送上了大禮包,於是回到宮中楊國忠就向唐玄宗做了彙報。

唐玄宗直搖頭:「王鉷不可能幹這種傻事,一定是他跟他弟弟有關,你去找王鉷,暗示他將王焊拋出去,記住,千萬別說是我的意思。」

楊國忠很沮喪,他想不到唐玄宗竟然如此庇護王鉷。沒辦法,只好按皇帝的意思去辦。

他找到王鉷說:「事到如今,你弟弟是保不住了,皇帝對你一定會顧念舊情,舍了王焊,你肯定不會有事。」

沒想到王鉷卻說:「小弟是先父的最愛,我不能這麼做。」

楊國忠差點笑出聲,太好了,皇帝交辦的我做了,是你自己找死!

王鉷為什麼拒絕楊國忠的「好意」呢?原因有兩個,其一,他不知道這個主意出自唐玄宗,否則他哪敢拒絕?其二,他過於自信,認為只要向皇帝辨明是非,弟弟應該還有得救。

王鉷哪裡知道,楊國忠回去一彙報,唐玄宗勃然大怒:我辛辛苦苦替你解脫,你一點都不領情,那就公事公辦吧。

李林甫本想替王鉷求情,一看唐玄宗怒了,也不再吭聲。

當王鉷寫好抗辯書,想要求見唐玄宗時,李林甫搖搖頭:「唉,晚了,皇帝不會見你了。」

就這樣,曾經紅極一時的王鉷,被弟弟活活坑死了,兩大庇護神都沒能保住他的命。

不知道王鉷會不會含冤,但我估計,他在地下碰到那些被他害得家破人亡的老百姓時,想喊也喊不出來了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726ede957078cb3529b36541d0a1a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