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評價滿清歷史上最著名的太監李蓮英?

2023-12-13     千年史館

原標題:如何客觀評價滿清歷史上最著名的太監李蓮英?

談到李蓮英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太監之一,對晚清時期的歷史產生了長期而深遠的影響。現在,我們一同走近李蓮英,試圖還原他所經歷的那段歷史。

李蓮英,原名李進喜,生於1848年11月,於咸豐五年成為太監。隨後,他迅速晉升為內廷總管太監,打破了清廷規定「內監品級四品為限」的傳統。李蓮英的祖籍在河北,家境困難迫使他在9歲時選擇凈身入宮。當時,咸豐皇帝的後宮眾多,因為李蓮英擅長梳頭,並且聰明乖巧,逐漸贏得了懿貴妃慈禧的寵愛。

1860年,面對英法聯軍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昏庸的咸豐帝竟以「外狩」為名逃往熱河避禍。而李蓮英也隨懿貴妃隨駕而行。由於慈禧為咸豐生下唯一的皇子載淳,李蓮英的地位逐漸穩固,成為僅次於皇后鈕祜祿氏的貴妃。

咸豐駕崩後,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聯手發動了「辛酉政變」,開始「垂簾聽政」。在此期間,李蓮英也水漲船高,19歲時升為內廷二總管,僅次於大總管安德海。然而,安德海因為傲慢跋扈,在南下置辦龍袍時被山東巡撫丁寶楨逮捕,最終被慈安太后下令處決。於是,22歲的李蓮英正式接任了內廷大總管一職。

李蓮英本是個謹慎的人,在成為總管太監後,他變得更加小心謹慎。特別是在安德海事件後,他深知只有擺正主僕關係,才能保持穩定,活得長久。雖然影視和文學作品中常常把李蓮英描繪成見風使舵、貪得無厭的勢利小人,但實際的歷史李蓮英並非如此。他的許多行為或許有些諂媚,但更多是為了生存無奈之舉。

舉例來說,在一次慈禧太后聽完京劇後,出現了一個尷尬的場面:慈禧太后獎賞楊小樓一個「福」字,卻因大意將「礻」寫成了「衤」。這使得所有人都感到尷尬,氣氛瞬間緊張。李蓮英巧妙地化解了這種尷尬,對楊小樓說:「還不趕快謝恩?老佛爺賜『福』,比世上所有人都要多『一點』」。這樣的情境在平時也時有發生,慈禧太后確實離不開李蓮英的侍奉。

光緒登基後,他與慈禧太后的關係一度很好,直到「戊戌變法」導致兩人完全決裂,李蓮英甚至被軟禁在瀛台。即便如此,他仍然沒有落井下石,盡力為光緒提供幫助。因此,光緒曾多次感慨:「李俺達從未負過朕」。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去世,統治了中國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也正式安葬。已經60歲的李蓮英在完成主子的安葬後,向隆裕太后請辭並得到了准許,終身享有二品待遇。1909年,李蓮英出宮後在近郊找到了一處隱秘的住所。短短三年後,他離世。由於生前的聲勢太過顯赫,李蓮英的葬禮異常低調,最終安葬在今天北京六一小學附近。

然而,到了1966年,為響應「破除四舊」的政策,李蓮英的墓被人為破壞,甚至連棺槨都被砸毀。令人驚訝的是,棺槨中並沒有完整的軀幹部分,只有一個頭骨。於是,清宮檔案中關於李蓮英死於疾病的記載遭到了所有人的質疑。

至今,關於李蓮英真正的死因仍然是一個謎。他究竟是死於仇殺、鴉片的影響、劫殺還是其他原因,都無法考證。然而,他遠非影視和文學作品中所描繪的那樣不堪,說到底只是封建社會下的一個犧牲品。歷史才是真正精彩的,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風雲變幻的時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6d4af9d86e1a598518c8d8dbbedb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