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必走華容道,關羽下狠手的話,能否為天下斬殺曹操

2023-06-22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如果曹操必走華容道,關羽下狠手的話,能否為天下斬殺曹操

導語:

關羽和曹操本就有奪妻之恩,離開曹操投奔劉備,那也是因為這件事膈應的慌。如果當真給關羽守華容道的話,那曹操還有希望嗎?關羽殺曹操的理由太多:

首先曹操是大漢國賊,關羽作為忠心於漢室江山的將領,當然是要為大漢王朝除掉這個奸賊,從而將大漢江山還給漢獻帝。其次在擊敗呂布之前,關羽曾多次懇求曹操,希望破城後,將呂布帳下將領秦宜祿的妻子杜氏送給他。結果曹操因為好奇看了一眼杜氏,覺得很漂亮就自己享用了。關羽負氣之下,離開曹操。再者曹操多次迫害關羽的大哥劉備,劉備的老婆因為曹操而被殺,劉備的倆女兒也被曹操的手下俘虜虐待,這種私仇,關羽也必須要為劉備報。儘管殺他的理由有這麼多,可是放他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義氣。關羽之所以被人崇拜,主要就是因為他有義氣。

01曹操對關羽不薄,關羽心中不忍。

華容道是曹操逃竄的必經之路,這是發生以後,後人才知道的事情。所以在文學作品中添油加醋地上演了這麼一場關雲長華容道義釋曹操的故事。

其實回頭想想,之所以這麼安排,其實作者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關羽是忠義之人,而曹操對關羽的好,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早在曹操二次攻打徐州的時候,劉備集團不敵。劉備自己跑了,留下倆老婆和關羽被曹操擒獲。本來就是俘虜,沒什麼好驕傲的,可是曹操十分欣賞關羽的英雄氣概。所以曹操不僅沒有虐待關羽,而且對他非常恭敬有禮。將關羽帶回許昌以後,曹操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把關二爺的肚子都給吃圓了一圈。關羽為了報答曹操的恩情,主動幫助曹操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為此曹操大為感動,再次給了關羽莫大的恩賜。曹操向漢獻帝提議,冊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這可是正兒八經的漢朝侯爵,比劉備那個皇叔的招牌要硬的多。所以說曹操對關羽的關照,那是超越了所有其他將領的。可以說,如果這個時候關羽投靠曹操,絕對能夠成為他手下第一猛將。

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三國志》

然而關羽覺得自己不應該背叛劉備,更加不應該背叛大漢。既然心向大漢,那遲早還是要跟曹操鬧掰的,所以斷然離去。

不過曹操對關羽的關照,他是銘記於心的。這回曹操落難到了華容道,身邊的士兵不過幾十個人,關羽要殺他簡直如同探囊取物。而關羽卻想起了許都的點點滴滴,不忍心動手。

02各為其主之下,曹操必然殞命。

當然這是演義里的故事,現實往往比文學作品要殘忍的多。關羽在北伐過程中,曹操可絲毫沒有手下留情。

曹操一邊派遣大軍前去支援樊城,一邊寫信給東吳,唆使東吳孫權對關羽發起偷襲。關羽在腹背受敵之下,兵敗被殺。

曹操和孫權不會對關羽手下留情,那是因為他們明白什麼叫做各為其主。既然都想要爭奪天下,就沒有什麼是非對錯,大家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奮鬥罷了。所以換一個角度來說,華容道上,如果曹操真的碰上了關羽,那麼曹操哪裡還有命回去呢?關羽是劉備手下第一猛將,從這一點上來說,關羽就應該要為劉備集團爭取最大的利益。而殺掉曹操,絕對是給劉備集團立下了汗馬功勞。當然你也可以說是惹下了大禍,會遭到曹操陣營的報復。不過我認為,從劉備集團的角度來說,殺掉曹操絕對是利益大於弊的。因為曹操是人中龍鳳,是曹操集團的核心。如果曹操死了,那麼北方群龍無首,世上再也沒有誰的領導藝術會超過劉備。

除了孫權外,劉備從此不再有任何對手,到時候瓜分中原地區,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北方集團縱然龐大,可惜群龍無首,也就成了一盤散沙。

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三國志》

所以說劉備是絕對不會放過如此重要的機會,關羽作為這件事的執行人,他絕對不會將個人小恩小惠凌駕於家國大義之上。

03劉備集團目標是地盤,而不是曹操。

作為集團領袖,劉備高瞻遠矚,赤壁之戰過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到底是什麼呢?真的是殺掉曹操嗎?我覺得不是。

當時的劉備還不是荊州之主,說到底還是個外來戶。值此混亂之際,劉備最渴望的,那就是奪取地盤和人馬。

劉表當年留下來的所有基業,劉備都想要無縫銜接似的全部收入囊中。所以當曹操兵敗以後,劉備必須要趁著孫權距離遠,來不及拿下荊州的情況下,快速奪取荊州各大城池。

劉備的確是這麼做的,他在最短時間內,拿下了大多數荊州地盤。所以就算他明知道曹操會從哪兒過,他也不會分兵去圍堵曹操,因為來不及。

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三國志》

曹操一路北上,而劉備需要分兵南下。況且東吳有沒有故意放走曹操的嫌疑,這還是未知之數。畢竟誰殺了曹操,誰就是曹操集團的敵人。

不管對方強弱與否,劉備自己還沒有強大起來,沒有必要去得罪這麼多敵人。作為劉備集團的首席大將,關羽是不可能被安排在華容道這裡的,因為關羽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總結:關羽的忠義,需要分開來看待。

關羽對曹操,只存在義氣,並沒有忠心。曹操從始至終都不是關羽的主公,關羽降漢不降曹,這是非常著名的事情。

關羽對劉備,不僅有義氣,更有忠心。從演義的角度來說,關羽是劉備的二弟,對劉備是有兄弟之義的。而現實中,關羽跟隨劉備多年,一直把劉備當成自己唯一的主公,所以關羽對劉備也有君臣之間的忠誠。

所以關羽在曹操和劉備之中,毫無懸念地會選擇劉備。所以如果曹操走到華容道上來,關羽鐵定會把忠義放在義氣之前,將曹操斬殺。

由此可見,關羽不可能出現在華容道上,曹操從這兒逃走,也不會有人事先知道。畢竟當時的定位系統還沒有發明,料事如神也不至於如此準確。

參考資料:

《三國志》

《三國演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2debc4cfcc99e27aa021040b2f10e60.html